分节阅读 68(1 / 2)

青囊尸衣3残眼 鲁班尺 2321 字 2023-10-06

脉,你可记好了,”古空禅师缓缓道来,“首先,有一个人是必须要了解的,他叫王圆箓,湖北麻城人,自幼家贫,为讨生计于清光绪初年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后来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其人远游新疆,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敦煌莫高窟。他在窟区清理砂石,供奉香火,收受布施,小有积蓄后于莫高窟16窟东侧建太清宫道观,并雇敦煌贫士杨某抄写道经发售赚钱以修缮莫高窟。光绪二十六年初夏,杨某于16窟甬道内吸烟,反身磕烟灰时,发觉北壁有空洞回音,疑有密室,遂告王圆箓。两人半夜凿墙破壁果然发现了一间密室,堆满了写卷、印本等佛教经卷以及各种世俗典籍文书五万余件,这便是后来蜚声中外的莫高窟藏经洞敦煌遗书了。”

有良静静的听着,感觉很是新奇。

“此后英国、法国、俄国和日本的文物贩子闻讯纷至沓来,其中也包括有清政府的一些官员,这些珍贵的文物于是开始大量流失于民间以及世界各地,统称为敦煌残卷。残卷中记载有东汉至元代一千三百多年间的官私档案尤为珍贵,里面有很多秘史是历朝正史和野史都不曾见到过的。薛先生博览群书,记忆超群,他说你们在古墓中看到的那幅敦煌梦魇图在敦煌残卷中有过记载,那就断然不会错的。眼下,薛先生等人在图中暂时还不会有事儿,你要抓紧时间去找到该图的密匙,之后老僧与你一道前去解救他们。”

有良闻言愁道:“可是俺也不知道那密匙究竟是什么东西啊”

“可能是密咒,也可能是某种器物,具体的老僧也不清楚。”古空禅师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

有良一听可犯了难,原本以为敦煌残卷就是一本残破的书而已,只要找到以后从里面翻出密匙就可以了,哪知有数万卷之多,而且还散失于民间和世界各地,这不就等同于大海捞针一样么

“俺先要从哪里下手呢”有良问。

“你先去敦煌莫高窟找王道士的徒弟或是徒孙,应该还有健在的,薛先生曾在九一八事变的前一年见过王圆箓和那位发现藏经洞的杨某,既然他看到过有关敦煌梦魇图的记载,就说明在1931年之前,翻阅过的那本残卷还仍在敦煌并没有流失。”古空禅师回忆说。

“那薛先生年龄得有多大呀”有良惊讶道。

古空禅师微微一笑:“比你想像的要大得多。”

次日,有良辞别了古空禅师,带着媚娘下衡山,在山脚下的摄影部冲洗了憨叔的胶卷,里面只有这一张敦煌梦魇图照片,随即登上火车直奔甘肃而去。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与新疆三省区交汇处,为一望无际的戈壁所包围,称之为“沙漠中的绿洲。”

黄昏时,夕阳殷红,大漠孤烟,旅人思乡,荒凉如斯。

古城东南数十里有座鸣沙山,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悬崖峭壁上开凿了大大小小的洞窟735个,有禅窟、柱窟、龛窟、坛窟、像窟、佛窟以及瘗窟等。

北面的一些洞窟有僧侣们在此修行,远远的便可听见木鱼诵经之声。

有良举目望去,鳞次栉比、重重叠叠的洞窟犹如蜂巢似的镶嵌在刀削斧劈的崖壁上,窟前栈道蜿蜒曲折,阁楼巍峨兀立,铁马风铎悬响,与清东陵相比又是一番景致,同样的恢弘壮观,令人自心底里发出震撼。

东面有一座小庙,那里大概就是古空禅师所说的太清宫道观了,当年由王道士所建,1930年的某个时候,薛道禅曾经到过这里。

“福生无量天尊,施主从何而来”太清宫门口一位年轻道士问道。

“俺是来找人的。”有良答道。

“不知施主所寻何人”

“这个”有良也不知从何说起,“大约六十年前,此地有个叫王圆箓的道长,不知现在可否有徒弟还在”

“那位王道长贫道也听说过,就是他发现的藏经洞,不过他好像并没有传人啊。”那道士答道。

“没有”有良闻言心里凉了半截儿,一开始就出师就不利啊。

那道士见有良失望的样子,想了想说道:“天色已晚,施主可以随贫道入观暂住一宿,明日再走不迟。”

“那就有劳道长了。”有良望着暮色中的戈壁滩,确实也无处可去。

“只是我们观里过午不食,施主若带有干粮请自便。”

“少一顿没关系。”有良心情沮丧,反正也没什么胃口。

“喵呜。”媚娘在背囊里委屈的叫了一声。

“咦,施主还带着猫”道士诧异道。

“嗯,牠一直跟着俺。”

“请随贫道来吧。”道士领着有良走进了太清宫,名义是“宫”,其实就是几间破房子而已。

有良解开背囊放出媚娘,说道:“你自己去找吃的吧。”

媚娘伸了伸懒腰,一瘸一拐的出去了。

观内还有一老道士,正在蒲团上闭目打坐。

“小施主,远道而来的吧。”老道士睁开了眼睛。

“俺是从衡山来此地寻人的。”

“哦,不知所寻何人”

有良重复了一遍对年轻道士说的话。

“王圆箓道长,他在1931年就去世了,葬在前面不远的那座道士塔内,后来因战乱不休他的徒弟们也都各散东西不知所踪。孩子,这些都是五六十年前的旧事了,你何故要打听呢”老道士不解的问道。

“俺是受人之托来此地的。”

“这么多年了,请问是受何人之托”

“是一位薛老先生,他当年曾经与王道长有过一面之缘,现在年纪太大了,所以让俺来跑一趟。”有良回答。

“怪不得呢,只可惜岁月不再,早已物是人非了。”老道士唏嘘不已。

有良走出道观,清凉的月光下,依稀可见远处有一座高大的道士塔,于是踏着月光朝塔走去。

第一百章敦煌梦魇图

这是一座青砖砌就的喇嘛塔,孤零零矗立在荒凉的夜色里,塔身券门内镶嵌了一块青石板,上面密密麻麻的刻了许多字。

有良借着月光看清写的是:“太清宫大方丈道会司王师法真墓志,民国廿年古七月卅日为吾师王法真仙游之百日,门弟子咸愿碑记行略,请命耆众,皆曰可。何幸如之夫吾师姓王氏,名圆箓,湖北麻城县人也”后面记载着当年发现藏经洞的经过以及褒奖之词。

有良阅毕禁不住感叹道:“此人身为一个道士竟然发现了佛教的千年之秘,真的是旷世奇缘。”

“喵呜”耳边突然传来媚娘愤怒的咆哮,间或有小狗的哀鸣以及奇怪的“沙沙”声。

有良赶紧跑了过去,远远望见月光下的沙漠中站立着一位手足无措的少女,身后背着一只皮水囊,怀里紧紧抱着一条黄色小狗,四周围拢着三四条凶恶的响尾蛇,个个尾巴竖起颤抖着发出那种怪声。

媚娘就在姑娘的脚下与那些响尾蛇对峙着,地上躺着一条被其利爪割死的蛇尸,但其他毒蛇仍旧在周边不停的发起偷袭,媚娘一瘸一拐的围着女孩儿转圈抵挡着毒蛇的进攻,不过早已经汗流浃背疲惫不堪,明显的有些力不从心了。

有良跑到跟前才看清那些响尾蛇竟然个头都有手臂般粗细,一丈多长的褐色身躯在月光下泛着鳞光,尾巴尖像是个拨浪鼓似的,发出的“沙沙”声极为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