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醉三天”
堂上顿时欢声雷动,大院外很快传来“谢过主上、贺喜主上”的欢呼声。
刘存哈哈一笑,叫来笑得满脸皱纹的吕安吩咐几句,拉着王杞一块到后院喝酒,喝得兴起还给王杞和二十余名弟子表演了一套刚柔相济威力逼人的拳术,看得弟子们心旌摇动,如痴如醉。
刘存在充满喜庆气氛的珠山整整停留了十天,才告别愈发娇媚的妻子和可爱孩子,带着一群徒弟满脸春风地返回夏河城,再次迎来众同僚和乡老们的衷心祝福。
又是大醉两天之后,自告奋勇担负琅琊书院修造总监的刘晔把刘存拉到琅琊台下建设工地。
进入刚刚竣工权当办公室的独立院落,刘晔指着桌面上的大幅主楼设计图询问刘存:“三十六根支撑圆柱已经浇筑到图纸要求的五丈高度,下去就是搭起模板,以不间断施工方式,连续浇筑十二根主梁和四十二根承重梁只是,匠师们都没干过这么大的工程,对于预制钢筋龙骨如何整体衔接拿不定主意,都想听听你的意见。”
刘存挠挠头:“工匠们是什么意见”
黑了一圈的刘晔介绍:“有两种意见,一是请铁器工坊制作一批钢制连接件,形状为井字形,与三十六根圆柱正房预留的钢筋竖龙骨紧密连接,然后支撑模板模具,实施整体浇筑;二是直接将各交接口的横竖钢筋龙骨用熟铁丝紧紧捆扎,然后整体浇铸,按照规定程序养护十昼夜,即可进行二层主体施工。”
“贤弟的看法呢”
刘存也没造过如此大型的楼宇,依据记忆按最稳妥的估算拿出主体框架设计,再经过数十名经验丰富的工匠集体讨论修改,最后才确定下来的,但具体如何施工,刘存也不知道,只能交给非常有天赋的刘晔和工匠们了。
刘晔考虑片刻,如实说出自己的选择:“小弟前一段才算真正了解钢筋混泥土的施工方法和效果,在经验上无法与造过四座桥梁和数十栋高台的工匠们相比,为稳妥起见,小弟倾向于第一种方案,但该方案需要额外增加不低于十五金的支出。”
刘存当即拍板:“多花些钱没关系,这是百年大计”
刘晔欣慰地笑了:“能追随兄长身边学习,小弟无比幸运,仿佛已看到来自我大汉各地成百上千的名士学子,站在这栋天下独一无二雄伟壮丽的重檐式高台面前,心潮澎湃,欢喜雀跃,哈哈兄长,小弟已拿定主意,这栋高台建成之后,立即返回淮南寿县老家,将妻子和孩子接来,今后就定居琅琊了,在书院当个教授度过余生也是极为幸福的,不知兄长是否愿意赐予小弟一座小院”
刘存非常高兴:“小院没有,大院倒可以为你建一座,就在碧湖北面的卧虎石下。”
刘晔大喜:“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刘存忽然想起来:“你和弟妹侄子侄女搬来了,令尊大人怎么办要不一起把老人家请来安居”
刘晔遗憾地解释:“家父不会离开老家的,再者小弟长兄如今境况不错,去年刚升任寿县县令,而且百年来都是父随嫡子,随他吧。”
刘存沉思片刻:“还是为你建一座大点的院子才好,淮南是鱼米之乡,大汉的粮仓,将来要是发生战乱,定是兵家必争之地,届时你少不得要把伯父接来相对偏僻安稳的琅琊避祸,哪怕不来,你也要考虑两个儿女会长大的,还有,房子大点也方便朋友和学生们登门啊”
“谢谢兄长”刘晔眼珠发红了。
刘存轻拍他的手臂:“走,一起到工地看看,和工匠们再商量一下,兼听则明嘛。”
“好”
第二十二章扩张续
两人在工地上与工匠们忙了一天,刘存看到五千多建筑劳力非常辛苦,吩咐大家休息两日,加餐加肉,强调如今距离雨季还有一个月左右,慢慢干也来得及,不需要累坏身体,说完拉着疲惫的刘晔一同返回县衙后院的住所。
刚进入衙门中院,县丞孟焕乐哈哈拦住刘存:“子鉴,有人给你送来十五辆马车的厚礼,堆满了你院子里的两侧厢房,还有十二名美如天仙的歌妓和五匹千金难求的骏马。”
刘存大为吃惊:“真的”
“真的,礼物是糜大先生派人送来的,这是信函,我替你谢过来人了。”孟焕很认真地回答。
“走老孟一起进去,除了骏马,你看上什么尽管拿回去。”刘存接过信函转身入内。
孟焕一把拉住刘存:“说话算数”
刘存哭笑不得:“我说老孟,你今天才认识我啊”
孟焕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那就送我两个歌妓吧。”
“自己去挑”
gu903();孟焕立刻跑进后院,根本不怕刘存和刘晔笑话他急色,很快就领着两名婀娜多姿的白皙歌女离开,临走前还指派长随扛走五匹漂亮的锦缎,真真是半点客气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