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3(1 / 2)

暗夜行者 老螃蟹 2361 字 2023-10-05

创的内河舰队,而是海盗们所使用的船只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吃水很深的大海船,到了遍布障碍物的内河水域,总免不了感觉束手束脚,根本施展不开本领。

内河舰队虽然初学乍练,可舰队内的所有船只都是完全按照河流水战的特性与需求设计制造出来的。

形势此消彼长,万一再被内河舰队堵在狭窄的内河水道里面,这些安装了撞角和大量划桨的战舰近身施展冲撞战术。不用说,那肯定是海盗们最害怕的噩梦,若是再来上一次阴沟里翻船的战例,可叫白海海盗的脸面往哪里放啊

于是,无力再次发动狙击作战的罗斯人,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十几万特兰斯瓦尼亚援军和狐假虎威的摩尔多瓦军开赴到北方前线。

经过了二十多天的平安跋涉,远征军在持续行军接近两个月之后,总算是进入了预定的主战场沙巴尔王国境内。

奉维多利亚女王之命赶来迎接援军的几位王国大臣,也早早就等候在了王国南部边境城市格罗德诺的城外。

格罗德诺城位于维尔纽斯西南方两百公里之外,这座修筑在基利亚河岸边的城市,与对面的摩尔多瓦公国仅有一水之隔。

在陈无咎的内河舰队和后续抵达的大量驳船花费了一整天时间,把十几万人的远征军全数运到基利亚河北岸,大军进入沙巴尔王国境内时,天色已然昏暗下来,指挥官科尔比夏默下令全军在格罗德诺城外扎营休息。

沙巴尔王国的礼宾部大臣和次官闻讯,立刻从格罗德诺城前往驻军的营地,递上公文后,要求拜见远征军的统帅。

第八十六章前景第二节

更新时间2009101723:18:55字数:4017

位于次大陆东北角的沙巴尔王国,地理位置非常理想,水量充沛的基利亚河就是从这个土地面积并非很大的国家汇入了半封闭的寒冷白海。

占据着沙巴尔王国近八成国土面积的基利亚河三角洲,无疑是一片插下根筷子都能长成繁茂森林的沃土,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既不会遭到旱灾的威胁,也不会受到水灾的困扰,堪称是一块福地。

虽然沙巴尔王国的国土因为过于靠近寒冷的极地,每年长达半年的严寒气候致使王国大部分的耕地只能耕种一季。

可是这个面积与摩达维亚公国不相上下的国家,却凭借着土地丰饶的大三角洲地区,养活了数量多达七百五十万的国民。这个人口数字甚至比灾荒发生前,特兰斯瓦尼亚公国的人口统计数字还要多了三成。

作为主大陆货物销往白海周边地区,以及风暴洋海域几个岛屿国家的主要商路,沙巴尔王国可说是坐地分利的典型范例,光是每年向通过基利亚河水道转运货物的商队和船舶所收取的通关税一项,便能抵得上一个中等国家全年的财政收入。

北方的罗斯公国情况则大大不同,拥有辽阔荒芜而又无比寒冷的国土,并没有使罗斯人获得什么实际收益,罗斯公国最大笔的进项反而是奴隶贸易。

普通罗斯人传统的半农半牧生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也是异常辛苦,农业和牧业基本都属于靠天吃饭,年景不好的时候,大面积的饥荒更是家常便饭。

罗斯人之所以如此看重沙巴尔王国,或许就是因为他们饿怕了吧

土地贫瘠的罗斯公国,差不多每一年都要为了熬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而苦恼。如果夺取了沙巴尔王国的领地,不仅能得到一个稳定安全的粮食供应基地,同时通向南方温暖亚速尔海的大门也就此向他们敞开了。

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的确是沙巴尔王国的巨大悲哀。

从罗斯人入侵开始,沙巴尔王国北部的世袭贵族便纷纷主动投敌,以便在侵略者的铁蹄下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家产。

这个战前拥有数十万大军的国家,竟然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便丢失了大半的国土,军队也损失过半。新即位的维多利亚女王被迫将所有的军力都集中在首都维尔纽斯一线,但也只能暂时阻挡住罗斯人进攻的锋芒,亡国的危机也并未就此解除。

若非担心腹背受敌的奥匈帝国,特地指令“达契亚联盟”的四大公国驰援沙巴尔王国,同时奥匈帝国自己也老着脸皮,在背地里不遗余力地扯罗斯人后腿,恐怕风雨飘摇的沙巴尔王国早已被罗斯人打成历史的尘埃了。

十多万人的特兰斯瓦尼亚远征军是四大公国出兵最多的一家,病急乱投医的沙巴尔人又怎么敢怠慢呢

接到传令兵的通传,沙巴尔王国的两位大臣被客气地请到一间帐篷里,这是科尔比夏默准备的作战会议室,现在就先改成会客室来用一下了。

走进帐篷,两位大臣一抬头,却看见了两个并肩而立的军官,他们顿时一愣,到底谁才是这支军队的指挥官啊

面相看起来年长一些的军官,身穿一身半新不旧的特兰斯瓦尼亚皇家骑士团制式扳金铠,而且总是保持着一副面容严肃不苟言笑的姿态,神情甚是威严。

在这位中年军官的旁边,那名外貌特征与北地人相似的年轻人,身着一套华丽奢侈到可以跟求偶的孔雀相比美的藏蓝色全身扳金铠,腰间的那柄长剑粗大厚重,更像是重装步兵用来斩开对手铠甲的利器。

这套做工精巧的铠甲,每个细节都装饰有镏金的复杂花纹和繁复的花边纹饰,随便一个外行也看得出这套铠甲绝对不是什么便宜货色。

悬在黑发年轻人腰间的长剑,无论是厚度还是尺寸,都可以证明这位军官不是承袭祖荫到军队里混吃等死的闲人。

两位大臣一时间有些为难起来,按照一般的年龄来估算,远征军的指挥官应该是这位比较年长的军官,可是他旁边这个年轻人的装束,也实在很难叫人和跟班这种角色联系起来,真是叫人头疼啊

见此情景,陈无咎爽朗地一笑,说道:

“两位不用猜了,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军的最高指挥官科尔比夏默子爵,在下是远征军的后勤官达斯维德子爵。”

两位大臣连忙给科尔比夏默施礼,心里却禁不住开始嘀咕,陈无咎这位后勤官到底从中贪墨了多少军饷,才能穿戴得起如此奢华的铠甲,莫非他还能把这十几万人的军饷都揣进自己兜里

科尔比夏默是一个正统派的职业军人,一见面没有走寒暄客套过场的兴趣,直截了当地说道:

“我军今天才到前线,对眼下的情况不太了解,两位都是沙巴尔王国的重臣,既然正好来访,能不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的战况”

大约是没见过象科尔比夏默这么古板严肃的家伙,两位礼宾部大臣面面相觑之余,也只得赶鸭子上架开始给他介绍情况。

两名大臣的确是沙巴尔王国国内上得了台面的人物,但他们终究不是直接参与谋划作战的军方人士,所讲述的许多内幕也是道听途说居多。但是即便如此,他们所介绍的态势发展,依旧让科尔比和陈无咎感到大为惊愕。

蓄谋已久的罗斯人为了这次能够抓住天赐良机,一举消灭掉宿敌沙巴尔王国,已然是罄尽了全国之力。

gu903();根据沙巴尔王国间谍探知的消息可以断定,罗斯公国到目前为止,总计出动兵员达七十五万人以上,另有相等数目的人员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虽说这个兵员数字里面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战斗力低下的奴隶兵和罗斯人从业已臣服的北地人部落抽调的仆从军,却也足以称得上是军容鼎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