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7(1 / 2)

暗夜行者 老螃蟹 2368 字 2023-10-05

近,相信大后方遭到威胁的叛军,士气会遭到重创,我们最好还是耐心的等待下去,时间拖延对我方有利。”

阿利斯无奈地苦笑着摇了摇头,他不想去指摘陈无咎在拉森伯爵领屯兵不进的做法。

谁都知道东阿拉德军的核心嫡系部队仅有区区几千人的常备军,现在陈无咎麾下的三万大军虽然看似兵强马壮,不过考虑到其中三分之二强的士兵都是新近整编补充到军队中的奥拉迪亚军和拉森军俘虏,也能不能对他们的战斗力报太大期望了。

一支军心不稳的部队只能打顺风仗,一旦遭遇强敌与其发生苦战,极易引发士气全面崩溃。

贵族同盟军方面敢于这样疯狂攻城,应当也是考虑到了陈无咎短时间无力北上驰援。

道理归道理,但眼下贵族同盟军发疯一样驱赶士兵昼夜不息地猛攻巴亚马雷城,阿利斯这边眼见已经是火烧眉毛的危局,说他心里丝毫没有对陈无咎不满的意思,那也是不可能的。

拉凡迪诺三世临终选定给阿利斯保驾护航的骑士科尔比夏默是一个思想正统古板的军人,虽然与陈无咎相交不深,不过出于一个职业军人的战术素养,科尔比夏默还是比较倾向于陈无咎采用的这种步步为营的缓进策略,毕竟考虑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追求稳妥才是保皇派最终取胜的不二法门。

等到阿利斯的情绪稍稍冷静下来,科尔比夏默进言说道:

“殿下,以达斯维德勋爵掌握的兵力,不足以正面制衡叛军的攻势,应该派出信使督促维德勋爵尽快派出小股骑兵部队袭扰叛军的运输队,至少可以缓解巴亚马雷方向承受的压力。”

思量一下利弊,阿利斯点点头,说道:

“现在看来也也只有这个办法可行,那就你派人催促一下维德勋爵吧”

这封来自巴亚马雷的书信经过艰难辗转来到陈无咎手上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八月初,这个时候战争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焦头烂额的陈无咎对着阿利斯的这封信也只能报以一阵苦笑,不过他还是尽其所能调派了一支生力军北上。

这个时候最令陈无咎担心的事情,早已不是敌军部队的阻击,而是这些士兵能否在疫区熬过病魔的考验。

就在阿利斯这封信在特兰斯瓦尼亚境内进行长途旅行的时候,仲夏时节,一场百年罕见的酷热天气袭击了挣扎在战火中的山地国家特兰斯瓦尼亚。

持续半个多月的高温天气促使那些暴尸荒野的战死者,以及被草草埋葬,挖掘深度不够的墓穴,在高温的作用下来发生深度腐败,滋生出大量的病菌和蚊蝇,迅速引发了一场可怕瘟疫的大流行。

陈无咎所占据的特兰斯瓦尼亚西南部几个边境省份,由于前期的战事结束迅速,双方短促的交锋造成的士兵伤亡情况也不严重,因此本地并没有发现瘟疫的传染源。

而外来难民却携带着危险的瘟疫,在对瘟疫这件事感到极度恐惧的陈无咎,使用出诸如强行将感染者与家人隔离,一并焚烧死者尸体与所有财物,对没有在隔离区居住足够时间便擅自离开的难民采取死刑等等铁腕手段的镇压下,这场瘟疫在西南部三个省份的传播速度迅速趋于缓和。

然而,特兰斯瓦尼亚的其他地区却没有这么好的运道,在这种不知名的瘟疫袭击下,平均每十个感染者中就会有五个人死于瘟疫。

在恐怖的天灾面前,无论内战的双方有着何等不共戴天之仇,也无法再继续坚持战斗下去了。

随着八月中旬,陈无咎派出的一支三千人的先头部队抵达巴尔克伯爵领与当地守军会师的消息传出,一直在巴亚马雷城下苦苦支撑的两支交战部队,暂时宣告脱离直接接触,开始了非正式的停战谈判。

第六十六章战祸第二节

更新时间200922023:35:44字数:4691

突发的大瘟疫让特兰斯瓦尼亚内战双方都都为之元气大伤,全国近半数的省份沦为严重疫区,其中在人烟最为稠密的大湖区一地,因感染了瘟疫而不治身亡的平民已经是不计其数,由各地领主组织火葬或掩埋的死者,总数便达三十万人以上。

焚烧尸体的火堆随处可见,道路上撒满了生石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死于病魔之手,象征着瘟疫流行的黄色旗帜飘荡在特兰斯瓦尼亚的城市与乡村上空。

特兰斯瓦尼亚全国因病死亡的总人数,即使按照目前最乐观的估计,恐怕也要突破百万大关。

乡村中大量青壮年被家人送进深山以躲避瘟疫的袭击,致使连绵千里的农田被人为大面积抛荒。

当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促使土地干裂,农作物枯萎之时,又没能及时得到人工的补水灌溉,这对于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度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这个时代的战争主要是以常备军和私兵为主,顶多额外雇佣一些战斗经验丰富的雇佣兵作为补充。在战争进行过程中,领主一般都不会大量征调农夫入伍,因此惨烈的内战对于农牧业生产的破坏实际还是比较有限的。

可是这一次的瘟疫虽然最初是因战争而起,但患病死亡的人却并不是以军人居多,而且随着疫情的蔓延,特兰斯瓦尼亚境内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和患病,没有患病的人许多也逃避到荒无人烟的深山中,加上高温和旱灾的推波助澜,毫无疑问将会导致本年度的农业出现大面积减产,甚至是绝收的情况。

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在这场瘟疫随着天气转冷趋于平息的时候,紧接着便将迎来一场更为恐怖的大饥荒,已然为期不远的冬季怕是很难熬了。

没有足够越冬食物的民众到时揭竿而起,那时无论是大公,还是反对大公的贵族门阀,都难以幸免于难。

这种可以预期的恐怖景象,足以使得那些曾经发誓不共戴天的仇人们坐在同一张桌子前面笑脸相对。

在真正的利益面前,政治家心中的衡量标准只有得与失的算计,没有对与错的界限。

假如为了获取足够多的利益,即便是杀父仇人也会聚首在一块,然后斩鸡头,烧黄纸,结拜为异姓兄弟。一切政治活动的终极本质,都是设法去最大限度地攫取关乎利益分配的权力。

眼看奥匈帝国插手的期限时日已近,千疮百孔的巴亚马雷城却犹自巍然不动,领地经济遭到瘟疫严重打击的贵族门阀们纷纷放低了身架,不再提及诸如阿利斯继承权的合法性等等具有明显挑衅性质的问题,转而语气委婉地请求大公颁布特赦令。

清楚几乎永远没有可能彻底铲除这些国内保守势力,现任大公阿利斯反常地摆出一副无比强硬的姿态,力排众议派出保皇派的两大干将,同时也是坚定的鹰派人物,保皇军总司令科尔比夏默子爵和新近从公国财政大臣一职被提拔起来的内政参议大臣西比尔斯勃朗克伯爵,一同参与到本次停战谈判中。

至于在台面上几乎输光了全部筹码的贵族长老会,此时已经彻底失声。

参与谈判的贵族门阀都是以各自领主的名义参加谈判,只是这场本该是双方心平气和的停战谈判,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和谐的火yao味道。

“不可能想要得到无条件的赦免,这绝对办不到,你们也未免想得太美了吧”

胀红了脸孔的骑士科尔比夏默用拳头狠狠敲打着谈判桌,以他沉稳坚韧的性格居然暴怒到这个地步,谈判看来的确是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