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5(2 / 2)

玉人不淑 怪兽路过 2249 字 2023-10-05

苏念语得知沁竹居那边这一闹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刻。

她手里捏着一只枇杷,听得元秋如此一说,这才扬了扬眉,“哦,真有这事”

元香道:“千真万确,是绿枝寻了机会悄悄把一切亲自告知的。”

苏念语放下了手中的东西,又接过了丫鬟递过来的湿毛巾,默默地把手擦干净了之后,才道:“刘姨娘倒是长了双利眼,不过一瞧,就瞧出了问题来。”

顿了顿,又道:“好在蹦出来了个丫鬟帮她解了围,否则,以刘姨娘那般的手段,定会查到绿枝身上。”想了想,觉得奇怪,“按理说,好端端的,那丫鬟怎么会自我暴露呢”

元秋这才接了话,“所以,绿枝觉得那丫鬟并不是被吓着了,故而自己主动承认,而是故意而为之。”

苏念语这才看了看元秋,“你的意思是说,那丫鬟是特意帮绿枝的”

元秋嗯了一声,又道:“那丫鬟说是因为担心被发现自己偷拿了七巧玫瑰糕,才买了两只老鼠放进了屋子里,可绿枝说,沁竹居这几日的糕点里并没有七巧玫瑰糕。”

这下,苏念语才信了,却又忍不住琢磨,“那会是谁在背后帮我们”

陪在身侧的元香元秋自是更不清楚,又听得坐在桌几旁的少女问道:“你说那丫鬟的名字叫什么”

“雨桐。”

苏念语却是觉得十分陌生。

应该说,除了她玉兰苑里的丫鬟婆子及各院的几个大丫鬟,她勉强记得住之外,其他的小丫鬟及婆子她就半点印象都没有。

只记得沁竹居里的丫鬟婆子都是经过刘姨娘严关把守,一个一个挑选进去的。任是谁想混进沁竹居,几乎都是不大可能的事。

即便这些日子,沁竹居折损了大丫鬟琉璃及宁嬷嬷,补上去的自然也是一名丫鬟和一名嬷嬷,绿枝她是知道的,嬷嬷暂且不讲。

遂,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这个雨桐也是前几年被刘姨娘挑进沁竹居伺候二庶妹的。

却是不知。到底是何人放的长线,竟放到了刘姨娘的眼皮底下去了。

能在那当口保下了绿枝,不正好也说明了。那人不仅知道绿枝是她的人,而且还清楚沁竹居里头的一举一动而愿意冒着舍弃自己人的风险只为不让刘姨娘怀疑到绿枝身上,是不是说明,那人不会对自己不利。是和自己一边的

苏念语想着府中的那几房姨娘。

刘姨娘就不多说了,三妹妹苏映月的生母肖姨娘为富家之女。这些年却是过得十分平静,素日里也难得走动,看着并不像是有那般深心思的人儿;而生养了六妹妹的方姨娘,小家小户出身。性子显得怯弱,成日里只会围着六妹妹转,更不像是会有大心机的人。

至于通房。碧水八成已经遇害,另一位胆子小。甚至都不敢留父亲在她屋里过夜,生怕刘姨娘因此为难她,怎么想,她都不可能是那位敢把主意打到刘姨娘及二庶妹身上的那人。

祖母就更不可能的了,她宝贝二庶妹还来不及,又怎么舍得让她受了惊吓

苏念语想了一圈下来,竟连个怀疑的人选都没有。

委实也觉得头疼。

好在那人似乎并不想与她为敌,就算不知道那人是谁,苏念语也不至于担忧到睡不着觉。

索性就先放弃找出那人是谁的念头。

那厢,揉着额头又想起今早二庶妹做的好事,面色不由越发凝重了。

这刘昭群,果真是不简单。

自她撇下二庶妹、庶弟及刘昭群,先回了院子之后,苏念语便关起房门在屋子里头想了半日,终是理清了所有的思绪。

刘昭群是以乡试第二名的好名次成为了亚元无疑,却也真的是打着会试的幌子上苏府来,想来也是和刘姨娘商量好的。

自己是苏府嫡女,又和刘姨娘不对盘,刘姨娘在苏府里头便不能称心如意;正好她有个还未婚娶的胞弟,若是能促成他与她的好处,等她嫁了,自就管不到苏府里头来了。

到时候,刘姨娘想横着走竖着走,还不是看她心情

而刘昭群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沉得住气。

按理说,刘昭群这般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之时,本身虽只是个小小举人,可他的未来几乎是可以预见的,若是没摊上什么事,乡试定能顺利过了,更何况,他是有真才实学,完全有自傲的资本。

可偏偏,他在苏府住的这几日,表现得十分谦虚,举止得体,面上含笑,不仅没给人留下自恃过高的印象,反而显得越发温润和善。

就连祖母都被他糊弄了过去。

而父亲,则更不用说,连上千藏书都让刘昭群查阅,若不是真的欣赏他看好他,又如何愿意让他碰自己珍藏的书籍

想来,刘姨娘早就告知刘昭群她们之间是不合的,也知道就算他的胞弟长得再好再有学问,她均不会有所动心。故刘昭群眼下虽住在苏府,却并不算计着和她相遇或讨她欢心,而是从府中的长辈入手。

只要长辈看好他,他便成功了一半;到时,若由长辈做主把他们二人凑成一对,那就晚了。

苏念语知晓其中的厉害关系,眼见着外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父亲也应该是下朝归来了,便想着去寻他一寻,探探他的口风。

起身披了件外裳,又让元香提上了大灯笼,便步履匆匆地出了院子。

这厢,苏然已经在回自己院子的路上。

比起平日里抵家的时辰,今日算是早了些,以往回来之时天色都暗沉沉的,如今不过是黄昏将过,他便回来了。

他默默走着,并不说话。

身边伺候的小厮轻声道:“爷,是否去唤刘姨娘过来陪您用膳”

苏然摇了摇头,“不用。”

不自觉就想起了已经亡故四五年的爱妻董氏。

董氏长得极美,很是爱笑,不似一般温婉的大家闺秀,她却是个爽朗的性子。母亲却因此待她不冷不热,偶尔还会在他跟前埋汰董氏的言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