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9(2 / 2)

秦皇纪 殷扬 2300 字 2023-10-05

“如此甚好,朕也是如此想的。”秦异人冲王翦,道:“大秦锐士重新部署,就由上将军和李牧共同处置。”

王翦是上将军,位高权重,此事是他份内事。至于李牧,有着杰出的才干,虽不是上将军,也是令人心服,他也应当参与。

对这事没人有异议,尽皆称善。

“击破匈奴这事就交由李牧谋划,平定北越之事就由上将军谋划。”秦异人冲二人道。

李牧久在北地,对匈奴最是熟悉了,由他牵头来谋划此事最好不过了。

“陛下,臣以为平定百越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保证后勤辎重。”王翦道出紧要事务。

百越虽大,包括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越南和浙江一部分,就是现在整个华南之地。然而,百越内部却是四分五裂,而且还没有中原那么强大的经济实力,秦国要平定岭南并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能不能保证秦军的后勤辎重。

历史上,秦始皇发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一开始秦军打得非常顺利,很快就攻占了现在的桂林。然后,问题也就来了,后勤补给不上了,通过五岭那险恶的道路难以供应足够的粮草,令秦军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秦军几乎是饿着肚子在作战,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战力低下。

更可痛者,秦军的统帅屠睢,更是在一次百越的偷袭者丧生了。

后勤不解决,南越难以平定。王翦不愧是杰出的军事天才,一语切中要害。

历史上,秦始皇平定岭南之时,王翦已经病逝了。若是他还健在,说不定以他敏锐的洞察力,会先一步发现这问题,秦军就不会打得那么艰苦。

“上将军所言极是在理,只是这后勤辎重要如何解决呢”范睢也犯愁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是个人都能明白。

五岭道路难行,要想通过五岭运输足够的粮草,那是痴人做梦,众人无不是拧着眉头,大为焦虑。

“无妨。此事朕早就部署。”秦异人道:“把郑国叫来。”

孟昭领命,忙去带人。

没过几多时间,郑国带着他的学生史禄进来了。二人冲秦异人见过礼,秦异人冲郑国,道:“郑国,上次在长沙之地,朕要你勘察之事如何了”

“陛下,这事臣是有愧于陛下之托,无计可施。然,臣的学生史禄却有妙想,还是让他来说吧。”郑国冲秦异人一抱拳道。

第十三章提倡商业

“先生大才,修得郑国渠,你的这个学生史禄如此得你高看,想必非凡呐。”范睢已经从郑国的话语中读出了不同一般的韵味。

郑国是绝世水工,他都没有办法的事儿,他的学生史禄却有办法,可想这个史禄是何等的了得。

众人大为惊奇,目光炯炯,集中在史禄身上。

史禄虽然年轻,不过二十余岁,却是镇定自若,并没有丝毫异样。要知道,在座之人个个都是非凡了得之辈,只要他们跺跺脚,就会风云失色,要是换个人,要么激动难已,要么惊恐不安,史禄平静异常,实是不凡。

“好”范睢他们齐声赞好。

“史禄,你说。”秦异人当然知道这个灵渠的设计和修建者非凡了得,要不然的话,不会修成灵渠。

“诺。”史禄应一声,开始陈述起来。

“史禄与老师奉陛下之命,查勘把湘水和漓水连接之事,经过实地勘察,颇有些想法,要是不妥,还请陛下训诲。”史禄不卑不亢,先是来一句开场白,然后就切入正题,道:“湘水高而漓水低,若是要把两水相连,实为不易。然,并非没有办法。以史禄之见,可以在山上环绕,以减缓水流,就能通航。”

历史上,秦国一共修了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这三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在这三大水利工程中,最有名的要数郑国渠了,因为这事引发了“逐客”风波,秦始皇差点犯下最为严重的错误。这也是后世谈论的好题材,是以被渲染得很是出名。

然而,平心而论,在这三大水利工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应该是灵渠。

灵渠的设计思路本身就是一奇,象修盘山公路那样,在山上建渠,进行环绕,减缓水流速度,就可以达到通航的目的。

“善”众人齐声称善,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构想,令人有醍醐灌顶般的感觉。

“先生想法虽好,然,要想通航有两难。一是湘水有不足十里高低起伏,不便于通航。二是一到枯水期,无水可用时,又是难以通航。”王翦却是眉头一挑,提出了两个问题。

秦异人的目光落在王翦身上,大为诧异,这个王翦的洞察力真是了得,这也知道。

湘水比漓水高出数百米,即使修通了,也不能通航,为解决此事,就得把运河象盘山公路那般修。

不过,湘水有四公里长的落差太大,不能通航,王翦的第一问题就是针对此点。

“这事不难办。”

史禄却是信心十足,道:“湘水那不足十里处不能通航,却可以改变河道,只需要如此修便成。”

一边说,史禄划出一个“s”形。

湘水本身不便通航的这四公里,就这样被史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