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1(2 / 2)

秦皇纪 殷扬 2274 字 2023-10-05

秦国八十万大军压境,楚国处在生死存亡关头,若是此时朝中再发生大混乱的话,楚国必败无疑。不需要多高的才智,只要是个人都能看得明白的事儿,楚考烈王不会不明白此点。

即使相信了春申君篡国之事,楚考烈王也会尽可能的缩小此事的影响,不会闹得太大。如此一来,就难达到秦国的目的。

正是看到此点,秦异人这才决定这事儿要闹大,不能由楚考烈王说了算,要由秦国说了算。要想把这事儿闹大,只需要秦国派出刺客,进行一场暗杀就行了。

暗杀一起的话,必然会令人猜测多端,你指责我,我指责你,越来越乱,甚至于有可能楚国陷入内斗之中,这正是秦国需要的。

“君上此计虽狠,却是非常高明”姚贾也是赞不绝口,笑道:“君上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呀,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要做成这事,我想得先派人去散布流言,令楚人都知道,然后,再把我们手中的铁证巧妙的转交给屈景昭三氏就行了。”顿弱眼中掠过一抹讥嘲,道:“屈景昭三氏早就对令尹一职垂涎三尺了,只是春申君与楚王共过患难,甚得楚王信任,他们没有机会罢了。若是得到这些铁证,他们一定不会放过春申君,到那时,即使楚王想息事宁人也不成。”

楚国的五大世家相互制衡,又彼此争斗,只要有了机会,他们是绝不会错过。

“顿兄在楚地日久,对这等事儿最是熟悉,我之意,你去办这事,我准备行刺一事。”姚贾微微点头,大为赞成顿弱的剖析。

“如此甚好。”顿弱当即同意。

顿弱自从领秘兵之事后,就在楚国活动,对楚国最是了解,而且他建立了很多门路。而姚贾最初是在魏国活动,来到楚国的时间不算太长。这般分派是最好。

就这样,秦国的细作在顿弱的指挥下,四处活动,到处散布流言。很快的,茶坊酒肆中就是流言四起。

“你知道吗黄歇篡国呢。他狼子野心,竟然先把王后睡了,让王后怀孕了,又把王后献给君上,如此豺狼心性,枉自君上以国士待他呀。”

“真的假的你不会是胡说吧这等事儿可大了,会引发大乱,你千万莫要胡说。”

“你呀,真不知道如何说你了。宫中早就有流言传出,说太子象黄歇,不象君上呢。只是君上晚年得子,太过宠溺,没有往坏里想呢。”

“还有,众所周知,王后进宫不过七个月多一点时间就生了太子,这是小月”

“小月很正常的事儿呢,这有何稀奇的”

“小月的话,婴儿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会太过瘦弱。然而,太子一个白胖大小子,很是敦实呢,没有一点小月的征候呢。”

“如此说来,太子还真是有问题呢。”

“没错,太子很有问题。王后是国舅的妹妹,在进宫之前,跟随黄歇一段时间,这其中的猫腻,你懂的。”

流言四起,一开始,楚人不太相信。可是,随着关注的人多了,楚国太子负刍的事儿也就一点一滴的被挖了出来,人们这才发现负刍很有问题。一是他的容貌一点也不象楚考烈王,倒是和春申君颇为神似。二是他出生时并无小月的征候,这太令人怀起了。

就这样,相信春申君篡国的楚人越来越多了。

xxxxxx

屈氏府中,屈氏族长正与一众核心子弟议事。

“近来,郢中流言大起,说黄歇狼子野心,竟然行篡国之事,你们如何看”族长扫视一众核心子弟问道。

“族长,依我看,这些流言不过是捕风捉影罢了,不可信。”

“有道是无风不起浪,若没有这等事儿,就不会有这等流言。为何不是别人,偏偏就是黄歇呢依我看,这是真的。”

一众核心子弟忙发表见解,有人赞成,有人不屑一顾。

“不管是真是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对我们屈氏有何好处。黄歇仗着与君上共过患难,在秦国为质过,一直窃居令尹之位,他是该滚开的时候了。”

“还有,黄歇当上令尹后,作威作福,把江东富饶之地划入黄氏。他更是在姑苏大治宫室,富丽堂皇,比起大楚的王宫还要气派呢。”

“要是把黄歇弄掉,黄氏就失去了支柱,我们再加把劲,从黄氏手中抢到不少好处。”

屈氏核心子弟中不乏精明人物,敏锐的意识到这是对付春申君的良机,可以让屈氏捞到不少好处。

“你们说得在理,可是,苦无证据,光凭流言,难以对付黄歇。”族长当然明白此时对付黄歇于屈氏有着天大的好处,只是苦于没有证据,无法扳倒他罢了。

“族长,这是铁证,铁证呀。”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屈氏子弟手里捧着一卷羊皮纸,飞也似的冲了过来,满脸的兴奋:“黄歇篡国这事竟然是真的。”

“当真”一片惊呼声响起,一众屈氏子弟一脸的难信。

春申君篡国一事,无异于天方夜谭,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屈氏子弟不太相信,乍闻此言,谁能不惊讶

“千真万确。”这个屈氏子弟忙把羊皮纸递给族长。

族长接在手里一瞧,手一抖,羊皮纸差点掉在地上,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震惊之色,如同见到恶魔似的。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族长过了好半天这才清醒过来,抚着额头,感慨道:“黄歇丧心病狂若斯真是令人想不到呀”

历史上,春申君篡国,给楚考烈王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可以说这是丧心病狂了,千夫所指之事。然而,后世却有不少人为他背书,大赞春申君如何如何贤德,纯粹胡说。

楚考烈王与春申君一起质秦,被秦国刁难过,两人共过患难,楚考烈王一直把春申君视为最好的朋友。然而,春申君竟然背叛了楚考烈王,用自己的骨肉篡了楚国,仅此一事,春申君就与“贤德”二字不挨边了。

这事也说明,“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和春申君的“贤名”全是吹出来的,是用金砸出来的,水份很大。

“我自认为我屈氏也不算好人,可是,与黄歇比起来,我是大好人了。”屈氏族长感觉一句感慨之词不够,再度感叹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