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会留下后患。若是楚军不能全部集中在淮水之地的话,秦国就要面临着追击的问题。楚军熟悉楚国地形,若是利用险要地形与秦军周旋的话,这对秦国不利。
“对于此事,大可不必担心。”王翦却是云淡风轻。
“不担心”范睢差点一头栽到地上。
紧接着,范睢就是扯起嗓子,声音有些尖细高亢,质问道:“长平之战,赵国出动五十万大军与大秦相抗,大秦与之相持三载,耗光了钱粮。以楚国之地广人众,莫说五十万之众,就是百万之众也能调集,如此之多的军队,岂能不担忧”
这番质问非常在理,黄石公、尉缭、蒙武、李斯他们无不是点头赞成。
就是秦异人也是微微颔首。
“长平之战,赵国出动五十万大军,皆是精锐,有不少是打过匈奴的老卒。赵军号称劲卒,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其战力不比大秦锐士差,是以,大秦艰难取胜。”王翦却是一脸的平静,平静得如同没有听见范睢的质问似的,缓缓道:“楚国之军,无论是国府的军队也好,还是各世家大族的子弟兵也好,装备低劣,训练不精,号令不严,其战力极为低下,即使百万大军,亦不见得能比赵国五十万之军强。此其一也。”
楚国虽然地广人众,是七大战国中地域最为广阔的战国,然而,楚国是最为落后的战国。到了战国时代,还在使用春秋时的车战。到了战国时,战车早就为骑兵取代了,而楚国没有改变,大量使用战车,由此可见楚国的落后了。
至于训练、号令之事,对于一个落后,而朝政又为各世家大族把持的国家来说,能好到哪里去
“其二,各大世家有各自的利益,他们虽是迫于大秦而不得不出兵,却一定会留一手,不会甘于把子弟兵交于国府,这就使得楚军不能有统一的号令,会各自为战,各行其是,楚军即使百万之众云集,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王翦的剖析更加深入。
楚国的朝政由屈景昭黄项五大世家把持,这些世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斗得你死我活,要他们心甘情愿的把军队交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虽是迫于秦国的巨大压力,各大世家不得不派出子弟兵参战,必然会留一手,苦差事你上,好事我上,不可能有真诚合作,不可能有统一的号令,不可能拧成一股绳,说到底,不过是一盘散沙,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有理,有理”众人齐声赞同。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君上早就布下了一着妙棋,到时,只需要君上轻轻一拨,楚国说不定就会内乱。即使不内乱,也会乱上好一阵子,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就会令楚国军心大乱,士气低落,大秦再趁势进攻,焉有不胜之理”王翦眼中精光一闪,声调转高,大声道。
王翦说的是春申君篡国之事,春申君先是把李嫣睡了,等到李嫣怀孕之后,再把李嫣进献给楚考烈王。楚考烈王不知此事,还以为负刍是他的骨肉,大为欢喜,并立为太子,要把楚国江山传给他。
若是秦国在紧要关头把此事揭穿,楚国一定会发生内乱。这是关系到楚国江山的传承,楚考烈王焉能不怒他一怒之下说不定就会大杀一通,春申君惧罪,必然要自保。要知道,春申君是楚国大世家黄氏子弟,他这一有动静,就是黄氏有动静了。
黄氏一有动静,屈景昭项四大世家焉能坐视不理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一定会扑上来狠咬一口黄氏,就这样,楚国必然会动荡。
楚国这一动荡起来,必然使得楚国的军心不稳,士气低落,秦军抓住机会进攻的话,楚国一定会大败。
若是更进一步,楚国发生宫变,或是内战的话,那对秦国的好处就更大了。
“呵呵”众人发出一阵畅笑声,无不是大喜过望。
“范睢言辞过激,多有得罪,还请上将军见谅。”范睢站起身,冲王翦赔罪。
范睢适才是以质问的语气说话,的确是有些过了,他知错就改,立时请罪。
“丞相言重了,王翦不敢当。”王翦忙还礼。
“君上,上将军的谋划甚好,臣大为佩服。”范睢冲秦异人见礼,道:“只是,若要灭楚的话,大秦还需再练新军。臣之意,眼下的韩魏齐三地初步稳定,可以用其力了,这练兵一事,当从韩齐魏三地招蓦。”
韩魏齐三地虽是新得,并且时间不长,不过一年多。不过,由于秦国推行秦法得力,让国人庶民尝到了甜头,这三地已经初步稳定下来了,招蓦士卒不是问题了。
得其地可以耕,得其民可以战,如此方能越战越强,不能什么事儿都靠原先的秦国撑着。
“臣等赞成。”王翦、黄石公他们大是附和。
“好这事就这么办”秦异人重重点头,道:“练兵这事就委于上将军。王绾、李斯、黄石、范增,你们要全力协助。”
“诺”众人欣然领诺。
秦异人这道旨意传出后,发生了一件令秦异人没有想到的事,那就是韩魏齐三地之民踊跃投军,尉为风潮。
第四十六章出兵灭楚
韩地,新郑,秦国招蓦新军处,一片热闹,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自从秦国灭了韩国后,在韩地推行秦法,“国无隶身,一体国人;不分贵贱,一体同法”,韩地再也没有了奴隶,没有了特权,贵族世家豪强再也不敢为所欲为了,这令国人庶民大是欢喜。
秦国还免赋,分给国人庶民田地耕牛铁制农具,教导他们如何种地,如何养牛。虽然时间短暂,只有一两年时间,然而,韩人已经切切实实得到了好处,这两年的收获比起往昔哪一年都多,终于可以吃上饱饭了。
而且,贵族世家豪强颤颤兢兢过日子,生怕触犯律法,来个连坐,全家抵罪,他们再也不敢欺负国人庶民。国人庶民的腰杆终于挺起来了,可以堂堂正正做人了,这是何等的令人欢喜。
秦国要招收新军的消息一传开,韩地的国人庶民蜂涌而来,无不愿一睹究竟。
“大兄弟,你也是来观看招蓦士卒的吧”
“是呀,不仅我来了,我爹我娘,还有我媳妇都来了呢。老哥,你呢”
“和你一个样啊,我们全家都来了。我们合计着,若是从军真的能立功,能得爵的话,我就从军了,立些战功,捞个爵位来当当,倍儿风光呢。”
“老哥,你可说到我心里去了,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韩人,祖祖辈辈都只有被欺压的份,就没有出头的日子。如今,要是能得爵的话,我一定从军去。”
韩人男子一见面,就是议论纷纷,梦想得爵,风光一回。
爵位,这种事儿对于韩人来说,那是传说,是天方夜谭,压根儿就不可能的事儿。因为在往昔,这是贵族世家豪强的特权,只有贵族世家豪强才能得爵,至于寻常国人庶民,想得爵,做梦吧。
如今,秦国推行秦法,不问出身,不管你是贵族也好,是国人庶民也罢,只要你立了功,就能得爵。乍闻这消息,要韩人不心动都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