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1(1 / 2)

秦皇纪 殷扬 2252 字 2023-10-05

指挥下,如同海潮一般冲进齐军营地,解除了齐军的武装。

失去了主帅,齐军就失去了主心骨,再失去了一众将领,齐军不过是一盘散沙,还能做什么呢唯有乖乖投降的份。

控制了齐军之后,王翦对这些齐军洗脑,先是声讨齐王建的罪过,其罪有管不住自己的嘴,泄露秦国的机密,秦军不能不问罪。还有齐王只知吃喝玩乐,游猎无度,无心理政,不顾国人庶民死活。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罪过,齐军无法反驳。

紧接着,就是宣扬秦国的国策,大说特说秦国的好处,尤其是秦国推行“国无隶身,一体国人;不分贵贱,一体同法”,这令齐军士卒大是赞赏。因为他们中就有不少人是奴隶,谁不想翻身

洗脑的效果非常好,齐军士卒纷纷表示,他们愿成为大秦子民。

达到目的之后,王翦这才把这些齐军士卒遣散。

就这样,数十万齐军风流云散,齐国这才真正掌握在秦国手里。

齐国的历史可以分为两段,一段为“姜齐”,一段为“田齐”。

姜齐者,是指姜子牙及其后人的齐国。齐国本是姜子牙的封国,在当时,姜子的封地并不大,很小的一块,周围有很多东夷之族。当姜子来到齐地后,就遭到东夷的攻击,不过,以姜子牙之才,要对付这些东夷自然是不在话。姜子牙率领齐军东征西讨,打败了一个又一个东夷之族,夺取了不少土地,齐国的国土越来越广,遂成大国。

姜齐传承了数百年,出了几个著名的国君,诸如齐桓公,齐景公。

田齐者,就是田氏齐国,国君是田氏。

田氏本姓陈,是陈国陈厉公之子陈完的后人。陈国发生内乱,陈完为了避祸来到齐国定居,后改姓田。

田氏在齐国扎根后,势力越来越大,积累了雄厚的财力,就开始收买民心,用大斗借出粮,用小斗收粮。就这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齐人归心于田氏,最后,田氏取代了姜子牙的后人,成了齐国的王族。

田齐也有几个不错的国君,最有名的当数齐威王了。

当然,也有一个差点令齐国灭亡的暴君,那就是齐闵王了。齐闵王是出了名的骄横之君,他四面出击,最终是弄得天怒人怨,乐毅趁势合纵,联合秦韩魏楚赵五国,再加上燕国,一共六国联兵伐齐,差点灭了齐国。

齐国地处东海之滨,得渔盐之利,财赋充足,国力极盛,曾经雄视天下,在齐威王时硬是把当时天下霸主魏国打败,使得魏国由盛转衰,一蹶不振。在当时,天下人一致认为,齐国具有一统天下的实力,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了。

然而,没过几多时间,齐国就开始衰败了,令无数人慨叹。

齐国之亡,就在于“偏安”二字,因为齐国没有积极进取。齐国自以为地处东海之滨,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左右天下大势,能够左右逢源,从中捞取好处。

从邦交上来说,利用齐国有利的地理位置,左右逢源,大捞好处,这没有错。可是,齐国只是坐等机会送上门,并没有积极进取,没有做到“没有机会去创造机会”,最后错失大好良机,最终亡国。

秦国和齐国有些类似,只不过秦国地处西边罢了。秦国因为有不错的地理位置,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东进,争霸天下。当然,秦国采取的措施与齐国截然不同,秦国是积极进取,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绝不坐等机会上门。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国最后成功了,而齐国却是失败了。

如果齐国不是偏安,而是象秦国那样积极进取的话,天下大势未可知也

第三十九章上大当了

齐国灭亡的消息象风一般传遍天下,又引起不少人议论。

燕国都城,蓟城,燕国王宫。

燕王僖正与一众大臣饮宴作乐,得到齐国灭亡的消息,燕王僖端起酒爵,喜滋滋的冲群臣,道:“来,诸卿,共饮此爵。齐国是大燕的生死之敌,昔年,乐毅伐齐,几致成功,最终却是功亏一篑,惜乎哉。如今,齐国终于灭亡,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齐国也有今日,罪该应得也”

燕国一直很弱小,没少受齐国的欺负。诸如,两国争水,齐国在上游筑起堤坝,不给燕国放水。哪里想得到,堤坝竟然垮了,致使洪水涌向燕国境内,淹死数万人。按理说,齐国理亏,燕国占理的事儿,结果却是燕国还不得不遣使向齐国赔罪,因为齐国强大,燕国惹不起来。

还有,齐国趁着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出兵燕国,想要吞并燕国,虽然最终没能成功,却是使得燕国更弱。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燕国的奇耻大辱,燕人最恨齐国,乍闻齐国灭亡的消息,燕王僖能不欢喜吗

“好灭得好齐国之灭,天理昭昭是也”一众大臣也是欢喜难言,举起酒爵,一饮而尽。

燕王僖饮干爵中酒,道:“秦国建此大功,代大燕复仇,大燕不能不贺。嗯,遣一使携重礼入咸阳,向秦帝道贺吧。””

“君上,不可,万万不可。”有大臣忙阻止,道:“虽说齐国可恨,然而齐地富饶,秦国得到齐地,更加富强,其势更炽,若是要攻燕的话,大燕如何应对”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秦国灭掉齐国后,得到齐地的渔盐之利,这会让原本就很富强的秦国更加富饶,实力更加强大,一旦对燕国用兵的话,燕国没法抵挡。

“是呀,君上。”一片附和声响起。

山东六国,已被秦国灭掉四个了,只剩下楚国和燕国了,不用想也知道,秦国会对这两国用兵,这事不得不虑了。

“这”燕王僖拧着眉头,沉吟一阵,道:“没事,大燕不是还有辽东吗一旦情势不利,大燕就往辽东撤,不用怕。这遣使庆贺还是要做的,大燕势弱,不得不如此。”

就这样,燕国在明知秦国要对燕国动手的情形下,还不得不遣使入咸阳道贺。

xxxxxx

楚国都城,郢,楚国王宫。

楚考烈王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一双眼睛死盯着地图,眉头紧拧着,忧心忡忡。

楚考烈王是个玩乐主,一有空就要与群臣痛饮,今儿没有饮宴,堪称一奇了。他之所以没有饮宴,那是因为他没有兴致,因为秦齐联兵伐楚,这令他忧虑不已。

在得到秦异人亲征的消息后,楚考烈王就认定秦国这次不是要灭齐,而是要伐楚。光是一个秦国就够让楚国受的了,再有一个齐国,那么,楚国前景堪忧啊,楚国还能不能再存在,谁也说不清楚,他不得不忧虑。

楚考烈王召集君臣,商议如何应对,却是没人有办法。就是他很是倚重的项燕,除了提出出兵应战的办法外,再也没有好办法。

若秦齐两国真的联手,从东、西两个方向打过来,这会极大的压缩楚国的战略空间,让楚国穷于应付。集中全力先打齐国嘛,这会给秦国良机,秦军一定会长驱直入,深入楚国腹地,等到楚国解决了齐国之后,楚国已经占领了大片大片的楚国土地城池。

先集中兵力对付秦国,楚国一定打不过秦国,一定会败军覆师,其结果一定是丢土失地。再者,还会给齐国以可乘之机,令齐国占领不少土地城池。

派兵同时对付两国,那更加不行了。以秦军之善战,就算楚国集中全力,也没有胜算,更何况分兵了。

gu903();就这样,商议来商议去,都没有好办法,楚考烈王唯有在宫中盯着地图生闷气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