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鲁仲连犯不着与信陵君争夺这一位置,只是他心里还是有些不爽。
“呵呵。”信陵君发出一阵畅笑声,道:“这都是千里驹的盛意,无忌受之有愧呀。以后,还得借重千里驹。”
他这是在拉拢鲁仲连,意思是说他若能当上魏王,自然少不了鲁仲连的好处,鲁仲连不由得大喜,忙笑道:“信陵君言重了,不敢当,不敢当。”
“弟兄们:你们知道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吗我,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要告诉你们的是,我们这是去打虎狼秦国。”安抚了鲁仲连,信陵君扯起嗓子为联军鼓劲了,道:“虎狼秦国罪恶累累,恶行无数,不被上天所容,上天降下警示,虎狼秦国三日里连丧两君”
“上天惩罚虎狼秦国”一片欢呼声响起,联军无不是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秦国在三天里连丧两君这事早就传开了,各种各样不利于秦国的谣言都有,这令联国格外欢喜,连上天都不放过虎狼秦国,他们这次一定能打个大胜仗。
“这次,我们要打到函谷关要攻破函谷关要打进关中要攻入咸阳要把虎狼秦国给灭了”信陵君听着联军的欢呼声,大是振奋,红光满面,扯起嗓子大吼。
“灭虎狼秦国”联军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人人眼里射出兴奋的光芒,仿佛联军已经灭了秦国似的。
“嗯。不错,不错。”几句话就激励起军心士气了,信陵君大是满意,眼中冒着红光,得意非凡,仿佛他已经建立不世功勋似的。
“禀信陵君,大事不好了。”然而,信陵君的得意之情刚刚升起,就被急匆匆而来的侯嬴给搅了。
“哼”信陵君冷哼一声,自从被秦异人伏击,丧失二十万魏军之后,信陵君从未有今日这般欢喜,侯嬴竟然搅了他的兴致,他还真的很不爽,尽管侯嬴是他倚重的心腹门客。
“有何事”信陵君细细一打量,只见侯嬴满头大汗,一脸的惶急,必是有天大的事儿,只得忍着不爽问道。
“信陵君,秦军来了秦军来了”侯嬴急得额头上直冒冷汗,忙着禀报。
“哈哈”信陵君先是皱着眉头打量着侯嬴,很是不爽。紧接着,就是仰首向天,放声狂笑,嘴角都快裂到耳根了,一脸的不信与不屑。
“侯嬴,你好大的狗胆你竟敢谎报军情”信陵君脸色一沉,都快拧出水来了。
“信陵君,我说的是实话呀,如此大事,我哪敢谎报。”侯嬴把信陵君不愉的神情看在眼里,忙肯定一句。
“秦军来了”信陵君摇头晃脑,一脸的讥嘲之色,道:“眼下的秦国连丧两君,军心士气不稳,哪敢前来虎狼秦国最好的法子就是紧守函谷关,祈祷不被我攻破,秦军敢出函谷关一步吗”
说得倒也在理,正常情况下,是这样的。可是,秦异人是按常理出牌的人吗
更别说,还有一种东西叫“哀兵必胜”。
“秦军要是敢出函谷关,除非日头从西边升”信陵君一句话没有说完,就觉得这话有些耳熟。猛然想起,当初秦异人从他手里夺走抡材大典的举办权时,他就说过这话,他可是吃了大亏呀。这句话再也说不下去了,只得戛然而止。
“信陵君,是真是假,你可以去瞧瞧呀。”侯嬴知道这事太难以让人置信了。不要说信陵君不信,就是侯嬴接报时,他也不信,直到亲眼瞧见,这才不得不信。
“瞧就瞧。等我瞧过之后,再找你算帐。”信陵君冷冷的道。一拍马背,驰了出去。
侯嬴打马跟上,鲁仲连自然是要跟来。
没过多久,来到前方,信陵君放眼一瞧,差点一头从马背上栽下来。
第三十六章哀兵必胜中
前方是一个巨大的军阵,黑压压的一片,一眼望不到头。
这军阵是由一身黑色军服,黑色盔甲,黑色旗帜的秦军组成,这是秦军的方阵。
这军阵横成行,竖成列,极为整肃,杀气腾腾,令人不敢逼视。
“这这”信陵君张大了嘴巴,想要说话,硬是说不出来。
他太过震惊了,不仅说不出话来,还一脸见鬼的表情,就是打死他也不会相信秦军会出现在这里。
按照信陵君的设想,秦国三日里连丧两君,军心士气不稳,无力与山东之地争锋,秦国最好的处置之道就是紧守函谷关,耗下去,直到耗得联军的粮草用尽,联军不得不退走为止。
他就是做梦也不会想到,秦军不仅离开了函谷关不说,还在半道上拦截联军。拦截联军不说,还在前面摆开堂堂之阵,要与联军硬撼。
对于信陵君来说,他宁愿相信太阳从西边升起,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可是,事实俱在,由不得他不信。
“咕咕”信陵君喉头发出一阵怪异的声响,终于清醒过来了,道:“秦军怎会来来到这里秦军怎会有胆离开函谷关”
尽管已经不得不信这是真的,信陵君依然一脑子的迷糊,不可思议。
不仅他如此难以置信,就是鲁仲连也是睁大眼睛,死盯着秦军方阵,一脸见鬼的表情。
“信陵君,这事太难以让人置信了,我得到禀报时也是不信,赶来一瞧,不得不信啊。”侯嬴把信陵君那迷糊样儿看在眼里,忙提醒一句。
“哼”得到侯嬴提醒的信陵君立时清醒过来,冷哼一声,极为不屑,道:“虎狼秦人既然要送死,我就成全他们,把他们赶尽杀绝,一个不留。”
右手一挥,信心十足的道:“本公子手握五十五万大军,就不信还杀不了区区几个虎狼秦人”
虽然历史上的信陵君大名鼎鼎,多次打败秦军,是战国四公子中最有才华的一个,然而眼下的信陵君还没有打过一个胜仗,以他的眼光看来,他一定能够取胜,谁叫他手里有五十五万大军呢
信陵君真的如后人赞颂的那般了得,那般富有才华吗这事还值得推敲。
他却忘了,这可是四十万秦国锐士,无论装备、训练、军纪、号令、战术、战法,远非他手中的五十五万联军可以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