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烈王万般无奈,只得割地,冲春申君道:“这道贺一事,就有劳令尹走一趟了。”
“我”春申君差点吓尿了。
秦国是虎狼之国,他曾经陪还是太子的楚考烈王入质于秦。楚王死后,秦国扣留了楚考烈王,不放他回国。经历一番波折,秦昭王这才改了主意,放楚考烈王回国,要不然的话,他与楚考烈王眼下还在秦国呢。
如今,又要他去秦国,他还真没那胆。
“你不去,难道要寡人去”楚考烈王很没好气的道。
“诺。”春申君只得硬着头皮答应。
xxxxxxx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昭王头戴王冠,身着王袍,一脸的笑容,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跟个开心果似的。
白起、范睢、乐毅、王翦、蔡泽、太子嬴柱在座,个个满脸的笑容,如同大过年似的。
秦异人迁九鼎的消息传来了,九鼎之重谁个不知,哪个不晓由不得他们不欢喜。
“呵呵。”秦昭王未语先笑,笑声特别畅快,笑得鼻子眼睛挤作一团了。
“呵呵”范睢、白起、乐毅他们也是发出一阵畅笑声,个个笑得眼睛只剩一条小缝了。
九鼎之重,他们都清楚。自从周室政衰以来,问鼎重的人不知几多,就未有一人能把九鼎迁走,即使强横而莽撞的秦武王也没有迁走九鼎。秦异人竟然成功了,要把华夏传国圣器迁到秦国来,要他们不欢喜都不成。
秦昭王、白起、范睢、乐毅四人这辈子经历的大喜之事不知几多,就未有一件能如迁九鼎让他们欢喜的。
白起征战一生,打的胜仗不知几多,其中还有长平大胜这样的天大胜仗,然而,与迁九鼎比起来,就要逊色多了。
长平大战固然是难得的胜利,毕竟那是一胜之仗,而迁九鼎就意味着传国圣器到手了,秦国可以称帝了,秦国的“帝业”已成,还有比这更让白起欢喜的吗
乐毅治理燕国,一举扭转燕国的局势,燕国一举而成为一流战国,差点灭了老牌诸侯齐国,乐毅之功可以说比天高。然而,乍闻秦异人迁九鼎之事,乐毅同样是兴奋莫铭。治理燕国,伐齐固然是天大的功劳,然而,与九鼎之重比起来仍是不足。
齐国虽是老牌诸侯,毕竟只是一个诸侯,即使燕国灭了齐国,还无法问鼎天下。而秦国得九鼎,就意味着秦国大势已成,即将一天下。
范睢自从入秦以来,给秦昭王出了很多主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远交近攻”奇策了,这一计策的出世,让秦国从中受益无穷,自此以后,秦国不用再象以前那般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针。
然而,与得九鼎比起来,仍是有所不如。远交近攻虽好,却不过是一条计策罢了,得九鼎是由无数奇计追求的结果,范睢不能不兴奋。
秦昭王十六岁登基为秦王,一生经历的大事太多了,就没有一件能有得九鼎让他欢喜的了。因为得到九鼎,就意味着他可以称帝了,秦国帝业已成,他的人生就达到了最巅峰,从此以后,再无遗憾。
“异人了得呢,竟然真的迁九鼎了。”秦昭王笑过之后,眼睛一眯一眯的,冲众人道。
“恭喜君上,贺喜君上,有此贤孙”范睢、白起、乐毅他们齐声向秦昭王道贺。
“哈哈”这话说到秦昭王心坎上了,仰首向天,一颗雪白的头颅不住晃动,放声大笑,畅快无比。
“得孙若此,夫复何憾”笑过之后,秦昭王极是满足。
能有秦异人这样能迁九鼎的贤孙,此生何憾
不要说秦昭王欢喜莫铭,就太子赢柱也是欢喜不已,虽然他与秦异人的关系不太好,毕竟秦异人是他的亲子,他也有荣焉。
“异人即将回咸阳,大秦一定要做好迎接之事。一定要以隆重盛大的庆典,迎接九鼎”秦昭王道。
第三章迎九鼎
迁九鼎是天大的事儿,到了秦异人回咸阳这天,秦昭王起了个绝早,洗漱完成,用过早点,就去咸阳城门口,准备迎接九鼎的到来。
一向节俭的秦昭王特的命人做了一身新衣,穿在身上,整个人喜气洋洋,仿佛年轻了二十岁,见到人就呵呵直笑,仿佛这是他这辈子最为欢喜的一天似的。
刚出上书房,就遇到范睢、白起、乐毅、王翦这些重臣,秦昭王未语先笑,道:“寡人以为起得够早的了,没想到你们也不慢嘛。呵呵”说到后来,就是一阵畅笑。
“呵呵”范睢、白起、乐毅和王翦就是一阵畅笑声。
尤其是白起,生性严谨,为人严肃,绝大部分时间就是板着一张脸,冷冰冰的,如同万载玄冰似的,很少有笑的时候,今儿不仅笑了,还笑得特别欢快。
“白起,你这一辈子就知道板着一张脸,就没见你笑过,你怎么也会笑”秦昭王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冲白起道。
这番说笑引来范睢他们一阵畅笑,极是舒心。
“君上,往昔臣要领军,不得不严谨。如今嘛,王太孙迁九鼎归来,臣欢喜。”白起忙解释一句。
“寡人还以为你这辈子就没有欢喜的事儿呢,没成想,还是有让你欢喜的事儿。”秦昭王笑笑,袍袖一甩,道:“走,去城门口迎九鼎。”
大步一迈,率先走了出去。
范睢、白起、乐毅、王翦他们跟上。
出了王宫,秦昭王就被吓了一大跳,只见咸阳街瞿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欢天喜地的秦人,个个脸上泛着笑容,眼中光芒闪烁,比起大过年还要兴奋。
一向珍惜时间的秦人,今儿见了面,不再是“道路以目”,而是相互之间议论纷纷,说说笑笑,叫嚷个不停,仿佛他们不再惜时似的。
“这”秦昭王看在眼里,大为诧异。
“君上有所不知,迁九鼎的消息传来,国人庶民欢喜难言,放炮竹庆贺,奔走相告。”范睢忙为秦昭王解释一句。
“九鼎之重,谁个不知,哪个不晓既然如此,就传寡人旨意,今儿举国欢庆一日。”秦昭王也是欢喜,特的开恩,允许秦人庆贺一天。
秦国惜时,重视效率,除非天大的事情,不会给“假期”,不会让国人庶民欢庆。最有名的莫过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人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自发的组织起来,要庆祝这一天大的胜利。事情报到秦始皇那里,秦始皇只得顺应民心,下旨让秦人庆祝三日。
秦昭王这旨意一传下,秦人更加欢喜了,无不是扯起嗓子大吼:“大秦万岁君上万岁”
惊天的吼声响彻天际,直贯九霄。
秦昭王率领文武百官,朝咸阳城门口行去,路上听着国人庶民的议论声,更加欢喜了。
gu903();“大秦终于迁九鼎了,这是九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