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1(2 / 2)

秦皇纪 殷扬 2245 字 2023-10-05

gu903();“谢君上谢王太孙”司马梗一张嘴都裂到耳根了,声音很高,如同雷鸣似的。

此时的司马梗红光满面,兴奋莫铭,不住晃着拳头,瞧他那兴奋样儿,比起新婚之夜还要让他欢喜,还要让他激动。

“国尉,你以为需兵几多”秦昭王把司马梗那副兴奋样儿看在眼里,不由得莞尔。

“小小周室,不堪一击,五万足矣”司马梗微一凝思

“没错,我也只准备了五万人马。”秦异人重重点头,大是赞成司马梗的判断。

周室衰弱不堪,哪里禁受得住五万秦国锐士的攻击,要不灭都不成,众人没有异议。

“灭周的准备已经完成了,只差一个籍口了。”秦昭王白眉一挑,道:“这个西周公一直叫嚣着要讨秦,他怎生还没动静呢”

灭周是铁定了,有没有籍口都要灭掉周室。不过,有一个籍口更好,那样的话,秦国就能做到“师出有名”,得到的好处更大。此时的秦昭王一个劲的盼望西周公闹得越大越好,那样的话,秦国出兵更加顺理成章。

“禀君上,洛阳消息。”秦昭王一语刚落音,只见长史桓兴快步而来。

“洛阳可是西周公有动静了”秦昭王白眉一掀,如同出剑的利剑,一股杀伐之气陡然而生。

“正是。”长史桓兴忙道:“不仅西周公有动静了,就是周天子也有动静了。周天子命西周公讨秦,其兵不过九万,却是号称七十万。”

“周天子”一片哄笑声响起,众人直翻白眼。

周室已经衰弱成那样了,只需要稍有头脑之人都知道,周室要想保全,就要低调低调再低调,绝不能跳出来。这下倒好了,西周公跳出来不说,连周天子也跳出来了,这是给磨刀霍霍的秦国以口实。

“太好了寡人刚想打瞌睡,周天子就给寡人递枕头,这周天子不错,不错,很不错”秦昭王眉开眼笑,笑得眼睛都眯到一起了,道:“还等什么立时出兵呀。”

“且慢”秦异人、范睢、乐毅和王翦四个齐声阻止。

“嗯。为何”秦昭王颇有些意外。

秦异人、乐毅、范睢三人互视一眼,秦异人道:“王翦,你来说。”

王翦很年轻,却是具有过人的政治眼光,他也看到了秦异人、范睢和乐毅看到的问题,这让范睢和乐毅既是惊讶,又是欣赏。对秦异人的提议,没有异议。

“好,王翦你说。”秦昭王微一颔首,冲王翦道。

“诺。”王翦领命,道:“君上,周天子也跳出来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大秦正好借此机会写一篇讨周檄文。”

“哦。有理,有理”众人恍然,齐声赞赏。

周天子也卷进来了,秦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灭周了。当然,若是再有一篇檄文的话,对秦国就更加有利了。

“这檄文要多数落周室的无能,天下大乱,诸侯力征,周室是罪魁祸首。”王翦眼里一片火热,开始出主意,道:“对大秦一定要大力宣扬,大秦的国策,大秦全歼匈奴百万之众都要写,要大书特书”

“如此一来,天下谁敢不服秦谁敢说秦灭周不对”秦昭王接过话头,一语道破玄机,大是欢畅道:“有请荀子和公孙龙子。”

荀子和公孙龙子赶来,得知情形后,二话不说,立时写就一篇檄文。

合二人之力写就的檄文太有说服力了,秦昭王命人传遍天下。

同时,秦异人和司马梗一道,率领五万秦军直奔洛阳。

第三十七章乌合之众

洛阳城外,一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是因为小诸侯率领的军队集结在这里。

小诸侯东拼西凑,一共集结了九万人马,使得原本冷清了数百年的洛阳一下子热闹起来。

自从周平王东迁洛阳以后,周室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到最后,天子已经不是天子了,只不过是称呼罢了,没有丝毫号令诸侯的权力。不仅没有号令诸侯的权力不说,还得夹紧尾巴过日子,要是一个不好,冒犯了某一个诸侯,就那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不灭亡也不会差得太远。

“列国纷纷问鼎重”,谁都想把九鼎迁走,只是需要一个籍口罢了,要周天子不小心翼翼都不成。

尽管周天子小心翼翼,夹着尾巴过日子,还是惹来无端之祸,那就是秦武王入洛阳,放言要把九鼎迁走。当时,周天子已经绝望了,以为周室灭定了。让他想不到的是,事情的发展大出他的意料,秦武王与人赛举鼎,砸断胫骨,活活痛死。

这一意外事件保住了周室不说,还让周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这对于战国时的古人来说,他们非常相信神明,以为秦武王这是逆天了,周室气数未尽,还未到灭亡之时。自此以后,再也没人敢问鼎重,更不要说迁走九鼎了,就是强横如秦昭王也是不敢。

虽然周室还在苟言残喘,其治下子民却是逃国成风,能逃的都逃走了,不能逃走的也就是那些老弱罢了。

国民之所以如此喜欢逃走,不是因为周天子有什么苛政暴行,相反,为了收拢人心,不让国民外逃,周天子绞尽脑汁,一而再,再而三的减免各种赋税。可惜的是,周天子的努力白费了,国人要逃还是要逃。

因为周室仍在沿用周公那一套所谓的“仁政”,仍在实行著名的“井田制”,这极大的束缚了周室国民的积极性,要不逃都不成。

井田制在周公时代是切合实际的措置,很好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很得国民的爱戴。可是,从周公时代到眼下,已经过了七八百年了,沧海桑田,山河巨变,井田制早就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而周室还在拘泥于成法,谨守祖宗之法,没有进行改革,在这样的情形下,要让国民不逃国都不成。

这一逃国就不得了,持续了数百载,一年接一年的逃国下来,洛阳周室的子民不过三万人了,而且还分布在各个地方。是以,洛阳特别冷清,整个气派宏大的周天子宫殿如同一口活棺材。

小诸侯的军队集结在这里,还吸引了不少国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凑热闹,洛阳要不热闹都不成。

“好多的人啊洛阳数百载未有如此之多的人了吧”

“是啊。自从天子平王东迁以来,洛阳曾经热闹过一段时间,天下诸侯来朝。可惜的是,这种盛况并未持续几多时间,周室衰微,诸侯再也不朝天子了,洛阳就再不复当年的盛况,越来越冷清,跟口棺材似的。”

“今儿这么热闹,想必天子也会坐不住了,会前来凑热闹吧”

这些国民议论纷纷,说着说着就扯到周赧王身上了。

这些国民久在洛阳,对周赧王的脾气极为了解,一语说中了,周赧王果然来了。

周赧王在西周公、东周公与一众大臣和小诸侯的簇拥下,快步而来。

此时的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