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9(1 / 2)

秦皇纪 殷扬 2258 字 2023-10-05

学馆的操持之人,是吧你们一定想不到。”乐毅脸上泛着笑容,抚着额头道:“当初,我也没有想到。”

乐毅的才干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就是连他都没有想到,这特别能激起生员的好奇心,个个瞪圆了眼睛,竖起耳朵,想要弄个明白。

“兵道学馆由上将军操持”乐毅的话被一片叫嚷声打断了。

“啊”

“真的”

“没说假话”

“真的是上将军操持兵道学馆”

“这种事儿,怎能说假话呢应该是真的。”

一众生员个个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愣怔了好一阵,这才叫嚷议论起来,个个一脸的难以置信。

上将军白起虽是被山东之地骂为屠夫、刽子手、杀神,把白起贬成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然而,谁都明白,白起是一员天才的将领,放眼天下间,能与他在战场较量者唯有乐毅了。白起来操持兵道学馆,这消息太惊人了,要生员们不震惊都不成。

更重要的是,生员们知道,白起来操持兵道学馆,岂不是说白起会教授兵法白起对兵法的理解那是不用说的,放眼天下间,又有几人能与之比若是能习得白起的兵法,当会受益终生。不要说得白起衣钵,只需要学得一些皮毛,也是受用无穷之事。

“我要去兵道学馆,我要学兵法。”

“对上将军操持兵道学馆,一定会教授兵法,我也要去。”

震惊过后,一众生员就是叫嚷起来,要去兵道学馆,向白起学兵法。

“你们叫嚷着要去兵道学馆,要向上将军习兵道,你们慢做决断,不然的话,你们会后悔。”乐毅把生员的叫嚷声听在耳里,调侃一句,道:“政道学院由荀子操持。”

这次,生员只是略有惊讶之情,没有听说白起操持兵道学馆那般热烈。尽管荀子是名动天下的学术泰斗,可是,论名声,论功业,他远远不如白起。

在战国时代,就是男儿建功立业的时代,光有名气,没有功业,就逊色多了。

“丞相善政道,有时间的话,也会前来政道学馆授课”乐毅的话如同火星溅到火药桶里,立时引爆了。

“什么丞相要授课”

“天啊我是不是耳朵有毛病,听错了”

“没听错,的确是丞相要来授课呢。”

一众生员热情高涨,纷纷叫嚷,无是不兴奋莫铭,眼里精光闪烁,有不少人叫嚷着要去政道学馆。

范睢本是魏国人,还是出身低下的布衣士子,这与生员们的出身是相同的,很能激起生员们的共鸣。范睢是秦国的丞相,是布衣士子取高位的代表,这些生员在心目中就是以他为榜样,想象学范睢那样,成功一番功业。

听说范睢要来授课,他们能不激动吗

秦昭王把生员的热情看在眼里,不由得大是满意,冲秦异人道:“异人,你这主意真的不错,你瞧瞧,这些生员个个激动难已,热切之极,他们一定会用心学,一定会成为栋梁。”

学馆,对于秦昭王来说并不陌生,可是,如此振奋人心,让生员激动的学馆好象还没有听说过。就是著名的隐士鬼谷子的学馆,也不过如此吧。

“工匠技巧学馆由公孙龙子操持。”乐毅笑着道。

“公孙龙子”生员只是一阵讶异。

公孙龙子虽是名气大,也只是名气,没有实实在在的功业支掌,让他的号召力不如白起和范睢。

公孙龙子是“名家”的代表,集大成者。名家在物理学上有着独到的见解,虽然不为当时的时代所理解。秦异人针对名家说得多,做得少的缺点,对公孙龙子进行理物学辅导,让公孙龙子的风格大变。

往昔,公孙龙子是只说不做,如今是又说又做,要把他的推断进行证明,要让人相信,这点让秦异人非常满意。

特别让秦异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天,公孙龙子突然来见他,问秦异人若是两面铜鉴相对,铜鉴里会有几多铜鉴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不过,就是现代人一个不小心也会出错。公孙龙子竟然问出这个问题,秦异人有些讶然。

公孙龙子笑着说,你一定猜不到。秦异人当知道有无穷多个铜鉴,把公孙龙子的热情看在眼里,并没有道破。

公孙龙子当即命人拿来两面铜鉴,对着一放,只见铜鉴里有着无数多个铜鉴。然后,公孙龙子赞叹不已,秦异人说得对,不能光想光说,还要去证明。若他不是用铜鉴对照,一定会以为每面铜鉴里只有一面呢。

如今,公孙龙子在物理学方面的进步极大,隐隐有成为一代宗师的可能,让他来主持这工匠技巧学馆再合适不过了。

“炼铁由铸剑大师徐夫人操持。”乐毅的话引来一片尖叫声。

“徐夫人”

“天啊,铸剑大师我没听错吧”

“真的真的呢。的确是徐夫人。”

生员们又是好一阵兴奋,个个激动难已。

徐夫人虽是工匠,却是名满天下,可抗王侯的人物。他铸得一手好剑,想要求他铸剑的人不知几多。谁也没有想到,徐夫人竟然要来操持炼铁学馆,这太让生员们振奋了。

要知道,战国时代谁不练武谁不想拥有一把利剑这就是徐夫人的号召力比起荀子和公孙龙子还要大的原委所在。

“我去炼铁学馆,我要随徐夫人铸剑。”一众生员叫嚷不停,眼里尽是美妙的小星星,仿佛他们已经拥有神兵利器似的。

“经济学馆就由计然名士蔡泽操持。”乐毅见生员们的热情不高,接着解释一句道:“陶朱公用计然学,成天下巨富。”

gu903();“范蠡”陶朱公就是越国名臣范蠡,先是佐越王句践复仇,后来离开越国,在定陶隐居,因为他善计然学,并以此而成为一代巨富,这是春秋时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