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去陈仓陈家村瞧瞧。”
“哦。可有说法”许负特的提起,必是有见地,秦异人忙问道。
“商君当年入秦,就在陈仓陈家村住过。”许负一脸的崇敬之情,笑道:“那里我也去过,至今乡亲们还在传颂商君的一些轶事。若商君不在陈家村居住过,就不会有移风易俗一事了。”
“移风易俗”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竟然与陈家村有关,秦异人的好奇心大起,问道:“许兄能否细说”
“这赵兄去亲眼瞧瞧更好。”许负想了想,没有为秦异人解释,道:“商君的移风易俗非同小可,这对秦国影响深远。商君变法之际的秦国,秦国处在亡国的边缘,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国人庶民吃不饱,穿不暖,盗贼蜂起,械斗成风。经过商君移风易俗,秦人民风古朴,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不可能吧”赵姬大为不信。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王道气象,只存在于诗、书中,现实中哪会有,秦异人也有些不信。前任在这方面真的没有多少记忆。
“这事千真万确。”许负重重点头,大是笃定。
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民风淳朴,道不拾贵,夜不闭户,史书记载得明白。这点,即使那些骂秦国为虎狼、残暴不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比如冯梦龙,难得的在东周列国志里感叹了一句,这是王道气象。
正说着,来到一家门前,这家的家主早已在等候了。
秦异人放眼一瞧,只见这是瓦舍,房屋不多,就三间,却是窗明几净,干燥,通风条件好,很适合住人。
进入屋里,只见屋里很是整洁,清扫得很干净,没有灰尘杂物,没有臭味,有着一股清新之气。
“这要是在山东之地,定是大户人家的居所。”赵姬打量一阵,大是惊讶。
“没错。”秦异人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
“呵呵。”家主大是欢喜,很是自豪,道:“山东之地骂我们秦国为蛮夷,他们才是蛮夷。哦,不,蛮夷都是高看他们了,他们那是猪,他们住着猪圈,他们能有我们这么好的居所么”
这是自吹之言,却是很有道理。
在秦异人的印象中,山东之地饿殍遍地,穷人多如牛毛,如眼前这样的居所,在山东之地已经是很难得的住处了,非大富人家莫想。而在秦国,这是寻常国人布衣的居所,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秦异人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秦之富足,由此可见。”秦异人大是感慨。
这家查看完,没什么问题,又去了另一家。这家是茅草屋,家中情形不如适才那家,不过,仍是整理得很是干净,很是舒适,完全没有茅草屋那种猪圈的感觉。
“老伯,瞧你家情形,不象是盖不起瓦舍之家,为何还住着茅草屋”秦异人的眼光不错,发现这家其实挺殷实的。
“呵呵。”家主笑道:“公子好眼力呢。并非我盖不起瓦舍,而是我没打算盖呢。我家人丁兴旺,我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二战死沙场,还剩下老三老四。我把家中余粮捐给了国府,为他们谋得爵位。等他们得爵之后,我再盖瓦舍也不迟。”
“原来如此。”秦异人恍然。
爵位,那是身份的象征,在山东之地,爵位是贵族专有的,国人庶民布衣想都别想了,就算你立下天大的功劳也莫想得爵。
而在秦国,人人可以得爵,没有战功,可以捐粮。正是因为如此,秦人很是努力,打仗拼命,种庄稼同样拼命,是以秦国很富足。
“秦国就是不一样,人人可以得爵。”鲁句践很是艳慕,一双眼里全是美妙的小星星。
他原本是奴隶,莫说得爵,能不能拥有自由都成问题。他早就听过传闻,秦国是奴隶的天堂,如今亲眼得见,果是如此,由不得他不大为感慨。
“小娃娃,你莫要艳慕我,只要你肯努力,得爵算什么,做大官都不是问题呢。”这家家主鼓励一句。
“我一定努力。”鲁句践重重点头。
一家接一家查看下去,居所不一样,有瓦舍有茅草屋,不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整洁,很干净,宜于家居。
“后世那些骂秦国为虎狼的人,应该亲眼来看看,就会知道他们是多么的无知了”秦异人大是感慨。
以前,他对秦国的印象多是前任的记忆,不甚了解。如今,他亲眼见证,方知传言误人,史书误人,秦人富足,安居乐业,如此国度,竟然被骂为“暴秦”、“残暴不仁”,真是苍天无眼。
这应该叫仁政
什么叫仁政不是读书人吹出来的圣贤之道,而是让国人庶民布衣黔首有饭吃,有衣穿,安居乐业,这就是最好的仁政
查看完之后,秦异人作别,带着一行人,再度踏上了了解秦国国情的道路。
来到大路上,赵姬俏媚眼一转,道:“我就不信真的是道不拾遗,我来试试。”说着,她取出一块上等美玉扔在道路上,道:“若是真的道不拾遗,就会有人给我送来。”
许负说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还真的有些难以让人相信。
财帛动人心,哪有见了如此美玉不爱的人。
“夫人,你不是秦人,不了解秦人,我敢打赌,这美玉不出三天就会回到你手上。”孟昭冲赵姬道。
“没错。”马盖和范通齐声附和。
“三天我不信。”赵姬摇头。
秦异人摇摇头,赵姬还真的没事找事,不过,他也想借此机会测试一番,没有阻止。
当天晚上,他们借住在一户人家。到了晚上,秦异人特的留意了一番,只见这附近的人家很少有关门的。结果,这晚上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一切风平浪静。
第二天,秦异人更加留意,所到之处,只见秦人很是忙碌,忙着打柴禾,收拾家里,为来年春种做着准备。那些没人在家的人户,开着门,一点也不担心。
“难道真的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了”赵姬的信心有些动摇了。
这天下午,许负的话被证实了。两个吏员骑马赶来,把赵姬的美玉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