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1(1 / 2)

秦皇纪 殷扬 2280 字 2023-10-05

特权,都得遵守相同的律法,谁能不服气

要是在秦国,有人敢说“我爸是李刚”,他试试看,包证他一家人都会被治罪。

按照秦法,人人可以得爵,只要你立功。这立功又分为两途,一途是上阵杀敌,斩首立功,杀的人越多,得的爵越高。另一途就是捐粮,把自己吃不完的粮捐给国府,就可以得爵。

当然,这有限制,捐粮最高只能得八等爵。

尽管有这种限制,仍是让秦人趋之若鹜,愿意把吃不完的粮捐给国府,为何因为这很荣耀每人得爵,视其爵位大小不同,会有相应的官员前来授爵,非常隆重,能不荣耀吗

“原来是位爵爷,失敬失敬。”秦异人把这人自豪的模样儿看在眼里,顺嘴奉承一句。

“爵爷”是个敬称,是指有爵位的人。

“哈哈。”这话说到中年男子心坎上了,发出一阵畅笑声,道:“年轻人,你来到秦国,就是弃暗投明,到了秦国,只要你肯努力,一定会得爵的。你的爵位一定会超过我的。”

这人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有些收不住了,指着函谷关的房屋,很是自豪:“年轻人,你瞧见没函谷关里尽是瓦舍呢。没给你说,我随军出征,多次去过山东之地,见识还算可以,只见山东之地那叫城池么那叫猪圈牛栏,脏、臭、乱”

以秦异人质赵数年的见识,不得不承认此人说得很对,山东之地真的是脏、臭、乱,乱倒垃圾,乱扔脏物,建筑没有秩序,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有些地方连走路都不方便。

“哪象我们秦国,街矍整洁,瓦舍成片,连草屋都不多。”中年男子的声调有些高,道:“函谷关如此,你可能不信,你若是去到城郊一瞧,便知我所言不虚。一庄之间,瓦舍七八成,间间宽敞,亮堂堂。”

说到后来,是扯起嗓子在唱了:“山东之人忌妒我们秦人富饶,就骂我们为虎狼,说我们残暴不仁,那是他们的无能之言。我们秦人富饶,那是我们秦人用汗水挣来的,没偷没抢,堂堂正正嘛。”

山东之地打不过秦国,借口很多,比如说秦国富饶,甲于天下。山东之地却没有扪心自问:关中之地固然富饶,然而,中原就差吗

中原之地是华夏的核心,形势之地,处处沃土,山东六国却是守着宝山哭穷,活该

在这个中年男子的指点下,秦异人睁大眼睛四下里打量,果如他所言,入眼的全是瓦舍,没有草屋。

瓦舍,就是用瓦盖的房屋,比起茅草屋干燥、洁净。茅草屋因为漏水,总是阴暗潮湿,一到下雨天那跟猪圈没差别。在山东之地,茅草屋随处可见,瓦舍很少见。即使在城池中,茅草屋也不少。就是邯郸这样的重地,也有不少茅草屋。

象函谷关这样,没有茅草屋,全是瓦舍的城池,在山东之地不多见,而在秦国却是处处皆是。

“我们住着亮堂堂的瓦舍,吃着美味的肉食,吃得饱饱的,山东之地吃不饱,穿不暖,能打得过大秦吗从这里就能看明白”这个中年男子特别自豪,昂昂而言。

这话很有道理,一国之强,可从细微处见证。瓦舍、吃饱、穿暖,看似很寻常的事儿,寻常得不能再寻常了,然而,却是透着大道理,可以见证一国之富强。

秦异人重重点头,大是赞许。

“年轻人,你要去求官,我就不担误你时间了。祝你好运。”这个中年男子彬彬有礼,抱拳一礼,与秦异人作别。

“秦国真的不一样,真的不样呢。”赵姬很是兴奋,很是好奇,一双妙目四下里乱瞧,道:“要是能去他处瞧瞧就好了。”

“我也有此意。”前任虽是秦国王孙,对秦国的国情却是不怎么了解,秦异人对秦国的情形不太清楚,很有必要四处走走瞧瞧。

秦异人把这想法一说,蒙骜和桓齮对视一眼,大是欢喜。

“公子,你可知商君为何治秦成功”桓齮笑眯眯的,冲秦异人问道。

“商君才智绝世,他治秦,秦当然强盛。”秦异人深知商君之能。

“这话没错,却不全对。”桓齮摇头,道:“商君入秦之后,用了三月时间,踏遍秦国的山山水水,遍访民间细情,深知秦国之弊端,是以,商君的强秦九策切中了秦国的要害,一举成功。公子要去民间察访,应当应当”

“我们秦国,从孝公开始,历经惠文王、武王、君上,共计四代国君,无不是对民间了若指掌。公子要察访民情,实是应当,我就叫蒙武随你一同前去吧。”蒙骜也是大加赞成。

第二章不一样的秦国三

秦国雄视天下,大战山东六国,以一敌六,越战越强,打出一个灿烂的明天。

论土地城池,山东六国比秦国大得多;论人口,山东六国比秦国多得多;论财赋,山东六国不知比秦国多多少倍就是这样巨大的差距,秦国仍然是胜了,最后统一了中国。

为何

就在于四个字:政治清明

秦国之所以能保持政治清明,就在于从秦孝公开始,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王这四代国君都是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了解民间疾苦,深知秦国政治的得与失,他们采取的治国方略很对症。

这是秦国一直能保持强盛的的重要原因。从秦孝公变法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止,秦国一共经历了七代君主,没有吃过苦头,没有经历九死一生的,只有秦异人的老爹赢柱。

赢柱之所没能吃过苦头,没有经历九死一生的磨难,就在于他的身体太弱了,是当时有名的病夫,哪敢去经受磨难,那还不要了他的小命

秦异人质赵数载,经受的折磨不需要有说的,他没有崩溃,没有精神错乱,没有疯掉,这已经很不得了。

秦始皇自小在赵国生活,因为秦异人离开赵国,偷偷回国,他没少受赵国的刁难,这同样磨练了他。

在秦国七代国君中,最有代表性的,不是秦孝公,而是秦惠文王。因为他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商鞅变法的人,并因此而被商鞅治罪,他被秦孝公赶出去,在秦国民间自生自灭了十几年。要说恨,他对商鞅是恨之入骨,要是没有商鞅,他不会吃那么多苦,不会受那么多难。

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只是车裂了商鞅,并没有废商君之法。

他不仅没有废商君之法,还强化了商鞅变法:一是把那些反对商鞅变法的守旧势力连根拔起,彻底铲除。车裂商鞅之后,那些守旧势力欢天喜地,以为秦惠文王一定会废除商君之法,秦国会回到过去,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这些守旧势力忍不住跳出来,令他们想不到的是,等待他们的是秦惠文王无情的屠刀,把他们杀得干干净净。

二是,秦惠文王把陇西、河西之地这些商鞅并没有推行新法的地方全面推开新法,把商君之法推向全国。

gu903();秦惠文王由一个商君之法的坚决反对者,最终成了商君之法的坚定拥护者,为何因为他在秦国民间的十几年,亲眼目睹了秦国的巨大变化,亲眼看见了秦国由一个“一穷二白”,随时会被魏国灭掉的弱国,一举而成为一流战国,雄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