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项燕这一意外搅局,完全打乱了秦军的谋划。若是六国之兵联结在一起,声势浩大,即使以秦军之善战,也是没有机会。不仅没有机会,反而对秦军不利,早日撤退,回到函谷关坚守,不失为上上之策。
“我赞成”桓齮大声附和。
“我也是如此想。”王陵也赞成。
秦异人沉吟不语。
“公子,你之意呢”王陵问道。
蒙骜和桓齮死盯着秦异人,很是期待。
若是在邯郸之败以前,他们是绝对不会把秦异人放在眼里,如今嘛,他们是有事就要听取秦异人的意见,这是大好事。
“我在想,即使项燕知兵善谋,他也无可奈何。”秦异人沉吟着道:“你们要知道,六国联军看上去很是了得,声势浩大,实则对大秦没多大威胁。六国之间必然会生事,只要我们与之对峙便成。即使不会生事,我们也可以制造事端,让他们窝里斗。”
“公子,这要如何制造事端”桓齮忙问道。
“有两个机会。一个是这纵约长之争,历来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都想当纵约长。往昔,楚国出兵多,皆为楚人担任纵约长,别国虽是艳慕,却是无可奈何。这次不同了,信陵君也会瞄上,他与春申君之间必然会有一场争斗,这是我们的机会。”秦异人思索着道。
众人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
信陵君暗藏雄心,想当魏王这事天下皆知,有如此捞声望的机会,他绝不能错过,这纵约长之争就是必然了。这一争,往往要争出事,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
“即使他们不争,我们还可以在六国之间制造不和嘛。我想,后胜对于建功立业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秦异人脸上泛着微笑,怎么瞧怎么象狐狸的笑容,透着狡猾。
后胜盯着丞相位置,却是没有资本,若是有机会建功立业,他一定不会错失,这事值得利用。
“公子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先不退兵,与六国联军对峙一番,再视情形而定。我赞成。”王翦率先赞同。
“我也是此意。”黄石公和尉缭齐声赞同。
“公子所言透彻,我也赞成。”王陵、蒙骜、桓齮三人对视一眼,达成一致。
于是乎,秦军按兵不动,准备与六国联军对峙。
这天,秦异人接到一个消息。
“公子,信陵君按兵不动,还在邯郸城外。”黄石公忙向秦异人禀报。
“什么信陵君不动哈哈信陵君,你这次死定了”秦异人猛的站起来,一双眼睛瞪得滚圆,精光暴射。
第八十八章异人定计
“公子,这的确是干掉信陵君的一个好机会,绝不能错失”黄石公很是振奋,眼中精光暴射。
以他的眼光,哪会看不出来,信陵君迟迟不与另外五国军队汇合,那是自寻死路。
“信陵君自高自大之辈,这次他怕是再劫难逃了。”尉缭也是明白这消息的重要性。
“走,去见王将军。”秦异人大是振奋,带着二人直奔王陵的中军大帐。
王陵正在公干,见到秦异人进来,抬起头来,笑道:“公子,又有重要军情了。”
若无重要军情的话,秦异人不会前来,更别说,还把黄石公和尉缭二人带来了。
“信陵君在邯郸城外,按兵不动。”秦异人笑道。
“太好了”王陵猛的站起来,一双眼睛精光四射,杀气腾腾,大笑:“信陵君,你这是自寻死路。本将正愁没机会报仇呢,你就把机会送给本将,本将要是错失了,我就不叫王陵。”
王陵是宿将,以他的眼光自然是看得出这是报仇雪恨的良机。
这消息太重要了,立时把蒙骜、桓齮和王翦他们找来,他们得知这消息后,异常振奋。
“信陵君啊信陵君,这次要是让你逃过此劫,我就不叫桓齮”桓齮双手紧握成拳,死命的晃着,牙齿咬得格格响。
“报仇雪恨的时候终于到了。”蒙骜亦是振奋,却是颇有些不解,道:“不与五国大军汇合,按兵不动,信陵君这是为何呀”
与五国大军汇合在一起,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信陵君却是不动,他此举还真是让人费解。
“是呀。”王陵、桓齮、王翦都是一脸的迷糊。
“这有何奇怪”秦异人笑道:“依我对他的了解,此人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却又自高自大,自视极高。集中六国联军之事,出自项燕之手,是以春申君的名义发出书信,要他赶去汇合。而信陵君此次对纵约长是志在必得,他岂能乖乖听从他是想以此来告诉春申君,这纵约长该当归他。”
众人齐齐点头,大是赞同这话。
这些人中,若论谁对信陵君最是熟悉,舍秦异人其谁乎秦异人与信陵君交手的次数太多了,秦异人对信陵君最是了解。
“既然如此,我们就好好谋划谋划,如何全歼信陵君。这一次,我们一定不能让信陵君逃掉了,一定要活捉信陵君”王陵信誓旦旦。
“走去写放山水那里说。”桓齮心直嘴快,大步一迈,直奔“写放山水”所在的帐幕。
写放山水,类似于现在的沙盘,把山川地理按照一定比例做成模型,这对于行军打仗极为重要,秦国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现代考古发现这方面的资料,让人赞叹。
存放写放水山的地方在中军大帐旁边,是一个巨大的帐幕,由铁鹰锐士镇守。
众人到来,进入帐幕,只见占地好大一块地方,以屯留为中心,周围千里之地的山川地理可以一眼尽览。而且,这些模型做得非常好,让人一目了然。
秦国就是秦国,虽然被后人骂为暴秦,然而,秦国在很多方面取得的成就,就是以我们现代的眼光去看,仍是让人震惊。诸如,秦国粮仓散落的谷物到了两千多年后仍是完好无损,兵马俑里的箭簇误差不超过002毫米这是何等的惊人。
王陵拿起一根棍子,在写放山水上指点着,道:“信陵君在这里,他要赶去与五国之军汇合,要从这里经过,行军近五百里。我们就有机会了,在半道上邀击他。”
一边说,一边用手中的棍子在写放山水上划动,一条行军路线就出现了。
不愧是宿将,他选择的路线让人赞同,没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