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赵孝成王特的挑选了一批奇珍异宝,远远优于其他使臣带走的宝货。
“平原君,你这是做什么万万不可,万万不可。”春申君心里美得冒泡,嘴上却是一副不能接受的样儿,他这是假意推辞。
“胜此来有求于春申君,若春申君执意不受,胜无颜相求,只得转回邯郸。”平原君一脸的诚挚,生怕春申君不受似的。
以他对春申君的了解,当然知道春申君早已心动,断不会不受,他只是在给春申君面子,谁叫他是有求于人呢
“既然如此,那就暂时留着,若平原君有需要,说上一声便是。”春申君既得了实惠,又有面子,大是欢喜,命人把珍货抬走。
“平原君,请。”春申君请平原君入座,问道:“邯郸战后,赵国情形如何”
作为令尹,他有很多细作为他打探情报,他早就了解得很清楚了,不过是例话罢了。
“春申君有所不知,邯郸虽然解围,却是危机仍存,秦军并未退走,迟早会大度兵临邯郸,大赵生死难知啊。”平原君冲春申君深深一躬,言词恳切,道:“还请春申君教我。”
“依我之见,该当合纵抗秦。”春申君眉头一挑。
“正是,正是。”平原君要的就是他这话,忙接过话头,道:“若是楚国出兵,这合纵一定成,还请春申君从中斡旋,大赵一定记住春申君这恩情。”
这是“空头支票”,春申君才不会感兴趣,眉头拧着,沉吟一阵,叹口气,道:“平原君,你是知道的,我虽有出兵之意,奈何朝中群臣惧秦啊。他们一提到秦国,就会变色,哪敢起兵抗秦。”
秦国威名在外,谁不惧秦何止楚国大臣惧秦,就是他这个令尹也是惧秦。
“春申君若是玉成此事,大赵愿以一县之地相谢。”平原君当然知道春申君的意思,他这是故意如此说,还要捞好处。
“一县”春申君眉头舒开了,脸上泛着笑容,双手乱摇:“不敢不敢存赵是大义所在嘛,我一定尽力。”
一县之地不少了,要知道,在战国时代的七大战国,除了楚国很大以外,另外六国的土地都不是很广。赵国也就相当于现在三两个省那么大,拿出一县相谢,这是厚礼。
“若是春申君玉成此事,在楚赵边境上的县任由春申君挑选。”平原君抛出的诱饵更加让人难以拒绝了。
任由春申君挑选,他一定会挑对他最有利的城池,最为富饶之地,这好处就大了。
之所以选在楚赵边境,那是因为这对春申君更有利。若不是选在两国边境,而是选在赵国腹地,就成了飞地,不好管理。
“今儿君上正好有空,我们这就去见君上。”春申君捞够了好处,就很热情。
“好。”平原君自是没有异议,命门客带着礼物前去楚国王宫。
很快来到楚国王宫,只见楚国王宫占地极大,宫殿成群,很是气派,极尽奢华之能事。
“楚人真是了得”平原君大声赞叹:“不入楚国王宫,不知楚国之富厚饶给。”
楚国现在的都城虽然仍是叫“郢”,却是新建之都,并非原来那个都城。原先那个都城,早就被白起攻破,更是一把火把楚国王陵烧了,屈原因此而跳了汩罗江。
在短短时间内,新都尽复旧都气象,这着实让人震惊。
也由此可见楚国的国力是多么的雄厚,即使以秦国之善战,也只能重创楚国,不能给予致命一击。
“呵呵。”这话春申君很是受用,笑得很是舒畅:“今儿这礼物可以让你的门客抬进去。”
“多谢春申君。”平原君大喜。
即使以平原君之尊贵,他送给楚王的礼物最多只能抬到楚国王宫门口,自有楚国杂役抬进去,他的门客没有这资格,春申君这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
“不过,你最好挑选一些机灵的门客。”春申君忙提醒一句。
这是要把礼物抬到楚王面前,门客一定要机灵,不能有丝毫失礼。不然的话,后果难以预料,要知道,平原君是来求援的,一旦出了差错,一切都完了。
“你你你随我进去。”平原君把他的门客一打量,挑选了十来个门客。
“平原君,我也要去。”毛遂没有被挑中,上前一步,大声道。
“你”平原君摇头,道:“你机灵倒是机灵,就是有些胆大妄为,还是不要了。”
毛遂是平原君的心腹门客,其才智没得说的,就是胆子不小,不敢干的事儿他也敢干。要是把他带进去,天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儿
“平原君放心,我一定不会乱来。”毛遂忙道。
“不。”平原君仍是摇头。
毛遂坚执要进去。
“毛遂,我虽器重你,你却无才无识,不堪重用。”平原君仍是不愿毛遂进去,找籍口。
“平原君何出此言”毛遂昂昂而言,道:“毛遂少有才名,四岁能识字,五岁能读诗,六岁能言善辩,就是郡中博学者亦不能及,何来无才无识之说”
毛遂的才学其实挺不错的,平原君只是想打消他的念头罢了,毛遂这一自我吹嘘,弄得平原君有些没办法,想了想,道:“既如此,你就随我进去吧。”
“谢平原君。”毛遂喜滋滋的,与一众门客抬着礼物进入楚国王宫。
楚考烈王得报,立时召见平原君。
平原君命人送上礼物,楚考烈叫人收了,接下来就是讨价还价了。
楚考烈王先是吱吱唔唔,一副不太愿意出兵的样儿,平原君只得加大筹码,一直加到二十城,楚考烈王这才有些意动。
不过,他仍是不满足,想要趁此机会,好好敲赵国一笔,故意找些话来说,弄得平原君没办法,与他力争。
这一争辩就是半天时间,仍是没有结果。
毛遂与一众门客站在远处,听得真切,不住皱眉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毛遂越来越不耐烦了,眉头拧得更紧了。
“平原君,出兵事大,寡人得再三思谋,还请你谅解。”楚考烈王算准了赵国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大价钱请他出兵,是以咬定青山不松口。
“这大王,大赵确是难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