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畅笑声,不住点头:“异人这家伙,还是有点小聪明一点点小聪明呵呵”
他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这哪里是小聪明,应该是聪明绝顶才对。
作为爷爷,对自己孙子的聪明举动自然是欢喜不已。不过,也不能太让他翘尾巴了,绝顶聪明也就是小聪明。
“君上,异人公子这一手固然是妙棋,可是,眼下却是没甚大用。”范睢眉头一拧,眼睛转动,透着睿智。
“没用”秦昭王大摇期头,笑道:“丞相,此言差矣。异人此计大妙,让山东不能合纵,大秦应当趁机猛攻邯郸,一定能灭了赵国。”
在这种时候,山东内乱,对于秦国是大好事,秦异人这手棋太妙了,大有用处。
“君上可知,明智如田单和剧辛,他们焉能不知眼下并非内乱之时,为何他们大举进攻”范睢反问一句。
田单和剧辛都是名动天下的名臣,二人皆是明智之士,以二人的眼光,自然是能看得明白,眼下不是山东内乱的时候。而二人却偏偏率军猛攻,夺取大片大片的土地城池,这着实让人想不明白。
“为何”秦昭王眉头紧拧着,沉吟一阵问道。
“他们意在合纵。”范睢的话很惊人,也很绕。
果然,秦昭王被绕糊涂了,脱口问道:“此话怎讲他们挑起事端,只能让山东更乱,为何又成了合纵”
“邯郸之战,大秦败退,大秦必然不会罢休,一定会再度派军攻赵。”范睢大声剖析,道:“大秦再度兵临邯郸,邯郸还能再守否大秦攻下邯郸是必然,赵国必然灭亡。赵国一灭,天下大势剧变,山东剧震,大秦之强前所未有,这会令山东之地倍感威胁,田单和剧辛不会看不到此点。”
“嗯。”秦昭王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秦国不会罢休,一定会增兵,若是田单和剧辛连这都看不明白了,何以称名臣
“那么,他们为何会在此时出兵呢”秦昭王对此事还真的有些想不明白。
“那是他们为了在合纵之际多捞好处,多要土地城池。”范睢明智之士,一语切中要害。
秦国攻赵,令山东大为担心,即使惧秦如魏王,却不得不单独发兵,这就是一个警兆。若秦国增兵,邯郸必然守不住,赵国必然灭亡,天下大势剧变,变得对秦国更加有利。秦国的土地城池、口众、赋税将会更多,更加强大,山东之地更加弱小,这对山东之地是致命的威胁,山东之地绝不会坐视不理。
合纵也就成了必然,只是要经过一通讨价还价罢了。
此时,齐国和燕国占领的土地城池越多,得到的好处越大,谈判时才更有筹码。
“有理。”秦昭王恍然,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道:“丞相,以你之见,大秦该当如何处置”
“臣之意,大秦该当退兵。”范睢沉吟一阵,语出惊人。
“退兵”秦昭王如同火烧了屁股似的,一双眼睛瞪得滚圆,大是不解,问道:“适才,你赞成增兵,为何仅仅片时,你却要退兵”
范睢赞成增兵还不到一盏茶时分,哪有变得这么快的,要秦昭王不惊奇都不行。
“君上,容臣一言。”范睢却是不慌不忙,道:“大秦若灭赵,山东之地固然惊惧难安,真正要合纵,却是费时良多,难以在短时间内成功,大秦增兵完全来得及,很可能在山东来不及合纵之时就灭掉赵国。”
略一停顿,叹口气,道:“然而,齐燕两国合纵之心已明。魏国不用说,二十万魏军在信陵君手里,魏王不合纵也得合纵。韩国不用说,巴不得合纵。就剩下一个楚国,楚国一直以纵约长自居,与大秦有死仇,一定会响应。”
山东六国中,燕齐两国一直是秦国的“盟友”,是秦国联横的首选之国。连这两国都有合纵之心,其他四国不需要说了,肯定能成。
“合纵”秦昭王一裂嘴角,颇有些不屑,冷笑道:“自苏秦合纵之后,历时数十载,又能奈何得了大秦哪一次合纵,山东不是血流成河,尸积如山,被大秦打得溃不成军要打就打寡人无惧”
自从苏秦提出合纵之后,山东之地一共成功合纵数次,每次都是数十万大军齐压函谷关,都给秦国打得大败,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真要打起来,秦国还真不怕。
真正在合纵中打败秦国的,最有名的就是信陵君。信陵君因此而成为“战国四公子”之首,为后人称道。
“更别说,关中大熟,大秦粮草充足,就是打上三年五载,又有何惧此事,就这么定了”秦昭王一挥手,阻止范睢再说。
范睢暗叹一口气,只得把一肚子话咽回肚里。
“哦。对了。”秦昭王猛的想起了什么,道:“异人抡材大典这事办得不错,寡人甚是欣慰,不过,这事眩耀居多,不切实用,寡人一直未封赏异人。散合纵这事干得好,埋了这么妙一手妙棋,虽然情势变化,没多大用处,却是无碍其高妙。寡人之意,就让异人做中军司马,丞相以为如何”
中军司马,就是王陵的助手,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这是一个高位了。
第七十六章赢政
屯留,秦军营地。
秦军人喊马嘶,正在进行训练,极是认真,人人挥汗如雨。邯郸之败,对于秦军来说,那是耻辱,秦军不会认输,人人欲要报复,要打个大胜仗,以此来洗雪耻辱。是以,秦军一整顿好,就开始训练,秦军无不是刻苦认真,不惧苦,不惧累,就是流血受伤也是小菜一碟。
秦人“闻战则喜”,把上战场打仗拼命当作吃肉喝酒这等乐事,区区训练之苦他们压根儿就不会放在心上。
中军大帐,王陵、蒙骜、桓齮、秦异人、黄石公、尉缭,以及一众将领皆在。
“可恶可恨的信陵君,他竟然如此胆小,不敢前来,哼。”王陵紧握着拳头,一双眼里如欲喷出火来,大声咒骂信陵君。
“魏人的胆子一向很小,信陵君也不例外,枉为贤公子。”桓齮扯起嗓子大损特损信陵君。
“他那叫贤公子他那是沽名钓誉,欺世盗名。”蒙骜也加入了咒骂的行列。
听着众将的咒骂声,秦异人不住摇头,在心里暗叹一声:“郭开一番好意,却是白费了,信陵君的胆子也太小了。”
为了防止魏军来个雀占鸠巢,把邯郸占领了,赵孝成王采纳了郭开的建议,要信陵君率军前来攻打秦军。这是一石二鸟之计,既可以防范魏军的为逆之心,又可以牵制秦军,为赵国增加一道门户。
然而,信陵君也有对策,他离开邯郸后,不到三十里,就安营下寨,命令魏军驻守。赵孝成王三番五次催促他进军,信陵君总是有籍口,推三阻四,就是不进军。
击退秦军,解除秦军的威胁一直是压在赵孝成王心头的巨石,只要秦军一日不离境,他就一日不宁,不停的催。更叫人放出风声,说信陵君惧秦,不敢战。
信陵君就以马服君赵奢之事回应,说他这是谋略,为了更好的击败秦军。
马服君赵奢奉赵王之命领军去攻打秦军,他离开邯郸后就安营扎寨,不再进军了,这让人很是不解。赵王再三派人催促,他总是找理由搪塞,赵王也拿他没办法。直到赵奢认为完全麻痹住了秦军,这才突然拔营而起,轻兵急进,突袭秦军,一举打败秦军。
这是赵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是山东之地的一件大事,这是秦国的一件大事,因为秦国锐士第一次吃了败仗。
gu903();信陵君以马服之事为说,赵孝成王还真拿他没辙,信陵君就心安理得的驻扎在离邯郸城不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