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就是荀子、公孙龙子、乐毅、廉颇、司马梗这些名动天下的人物,也是个个张口结舌,震惊无已。
秦异人提出的一之道与流传数百年的统一言论截然不同,大为不同。
流传数百年的统一言论,主要是主张回到周室的框架内,实行分封制。秦异人一来就提出废分封,立郡县,谁能不震惊
“狂妄”
“闭嘴”
公孙丑和万章这些儒生如同火烧了屁股似的,一蹦老高,指着秦异人,口水乱溅,大声喝斥:“秦人狂悖无行,不奉圣人,不遵圣人之教,不行分封,此为国贼也,我等当诛之”
儒家为何总是能得到历朝历代的推崇说到底,儒家最适合为既得利益者鼓吹,维护既得利益者。秦异人提出废分封,立郡县,这与他们的理念背道而驰,公孙丑、万章这些儒生能忍受吗他们能不跳出来吗
“哈哈”一片轰笑声响起,出自观战之人之口。
在当时,儒家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为诸子百家所不容,他们如此跳脚,人们岂能不喜在人们的眼里,公孙丑和万章之辈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肃静。”公孙龙子沉喝一声,轰笑声立时停歇。
“异人公子,据我所知,分封乃是三代之治,行之两千余年了,行之有效,天下大治,为何要废分封”公孙龙子发问了。
这并不是刁难,而是论战必须的过程,唯有通过这种诘难,方能把一个主张真实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分封是三代旧治,行之两千余,真的是行之有效”秦异人却是针锋相对,提出相反的主张:“分封之下年年大乱,少康中兴、宣王中兴,皆是因此而生。天子分封诸侯,而诸侯治民,天子做什么了天子只不过收贡物,收礼物,谁的贡物送得多,谁的礼物送得丰厚,谁就是忠臣,谁就能得到天子的褒奖,他们把天下当作了什么他们把天下当作了礼物,赠来赠去,这就象盗贼抢劫。”
三代实行分封制,天子根本就不管国人的死活,只管收礼收贡物,谁送的贡物礼物丰厚,谁就是忠臣。至于这些礼物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巧取豪夺,是不是横征暴敛,天子是不管的。
即使天子要管也管不了,因为诸侯有兵有粮有土地,惹急了,反了就是,天子也不敢太过份了。
“好”这是三代通病,战国古人再清楚不过了,因为他们就生活在这种残酷的当中,大起共鸣,齐声叫好。
“郡县制,就是要由天子亲自治理天下,法有定式,依法行事,赋税有定,不得随意更改;国无隶身,一体国人;不分贵贱,一体同法”秦异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片喝采声淹没。
“好采”人们爆发出惊天的喝采声,欣喜若狂。
山东之地,法无定式,有法不依,横行不法之事哪天没有哪时哪刻没有观战人们不少人亲身经历,秦异人提出的主张说到他们心坎上了,要不叫好喝采都不成。
当然,也有人不爽,这就是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这些贵族了,他们就是特权阶层,若是依法行事,他们就失去了特权,他们还能是贵族
第一一三章第一名士
山东之地是一锅夹生饭,半封建制度,半奴隶社会,这本就充斥着众多的矛盾。更别说,山东之地法式不健全,有法不依,特权横行,贵族不顾国人死活、穷奢极欲,引发的矛盾就更多了,但凡山东国人,谁个没有被欺凌过谁没有仇恨
秦异人描绘的蓝图,他们做梦都想拥有,人人扯起嗓子大声叫好,声浪直贯霄汉,良久难久。
过了良久,喝采声终于停歇,乐毅眉头一掀,问道:“异人公子,书同文又何解”
秦异人提出的一之道太过新颖,听所未听,闻所未闻,要乐毅他们不好奇都不成,不得不一一解析。
“七大战国,各有各的文字,再加上小诸侯亦有各自的文字,放眼天下,文字何其多也”秦异人先来一句感慨之言,这才接着剖析,道:“一个马字,就有近十种写法;一个敢字,竟然多达二十余种写法,行走于列国间,光是花费在文字上的时间就让人难受的,若是不能一文字,还有方便之可言吗”
“极是极是”荀子、公孙龙子轻轻击掌,大声赞好。
对于寻常国人来说,兴许他们不了解文字过多造成的不便,不过,对于荀子和公孙龙子这等游学天下的大家来说,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正是因为各国有各国的文字,在战国时代拥有的文字多达数十种,这造成的不便可想而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感到极为不便。举个例来说,秦始皇要了解齐国的情况,他必然要看齐国呈上来的奏章,而这些奏章多数用齐国文字写成;他要了解赵国情况,有不少奏章是用赵国文字写成。
秦始皇决心统一文字,一个国家只准有一种文字,大家都来使用这种文字,如此一来,很是方便。
“异人公子,你以为哪国文字可适用于天下是秦国的籀文”乐毅接着发问。
这问题为人关注,观战的人们个个睁大了眼睛,死盯着秦异人。
“本公子以为,何种文字最为适用,这不是由本公子说了算,也不是由乐毅先生说了算,也不是由荀子、公孙龙子说了算,应当集中一批大家,进行考证,哪种文字最能代表华夏文明,哪种文字便可通行天下。”秦异人缓缓道来。
“好”一片叫好声响起。
七大战国各有各的文字,并不是凭空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华夏文明而来,哪种文字最符合华夏文明,哪种文字就该通行天下,这话谁也不能有异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秦国的籀文推行到全国,并非秦始皇的一己之私,而是集中了大量的学者进行考证,竟然发现,秦国的籀文最是正统,最能代表华夏文明,这才通行天下。原因在于,秦国所在的关中就是周室的祖地,周室就是岐丰之间发展起来的。周灭商后,继承了商朝的文字。周平王东迁后,这文字又由秦国继承了。
“车同轨这事我想不必再问了,只要离开过邯郸的人都知道,天下道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尺度,一辆车难以通行一国之地。”公孙龙子大声,道:“能用一辆车通行全国各地者,七大战国中,唯有秦国。”
山东之地实行的是分封制,因为层层分封的关系,造成关卡众多。要想让关卡最有利于自己,最好是修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道路。如此一来,一国之中的道路千奇百怪,就不必惊奇了。就说赵国,虽有全国统一的道路标准,可是,到了平原君封地里,就是另一回事了,他的道路他说了算,与赵国的标准不同。
“好采”
道路之苦,只要是战国人都知道,压根儿就不必再让秦异人来解析了,人们又是一阵叫好喝采。
“度同衡这事,我想也不必再问了。”廉颇接过话头,道:“我是将军,对大赵的山山水水颇为了解。同样的,对度量衡不同造成的不便,深有感慨。”
说到这里,眼中精光一闪,道:“七大战国各有各的度量衡,诸侯封地内又有各自的度量衡,豪强世家又有各自的度量衡,一层一层下来,放眼天下的度量衡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不说他处,只说邯郸,在邯郸城里通行的度量衡不下于二十余种,七大战国的度量衡在使用、世家大族的度量衡在使用,诚让人叹也。”
“好采”一片叫好声响起,观战人群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