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正是好算计。
“不行,不行。”秦异人摇头,道:“最多给你两万金。”
“两万金公子,还有六万金啊,你一并给我啊。”黄石公很是诧异。
“还有一件事我没有告诉你,这就给你说。”秦异人挥手,阻止他说下去,道:“我在邯郸城外秘密训练护卫,这有一百多人,每月花费就要上万金。我要是全给你了,他们怎么办”
“训练护卫”黄石公大拇指一竖,赞道:“公子好眼光,什么事儿都做到头里去了。此次抡材大典过后,公子必然是身价百倍,会有人不利于公子,公子是该早做准备。”
略一停顿,话锋一转,道:“如此一来,这秘兵一事就难办了。”
“先给你两万金,你先用着,后面的金我再想办法。”秦异人一拍额头,眼中精光一闪,笑道:“有办法了。等到百强产生后,我就卖门票。嗯,百强可以低些,最后的论战就卖高价门票。”
金,看着是多,其实压根儿就不够用,秦异人守着金山却是在为金不够用发愁。
“哦。”赵雄看着金灿灿的金,眼睛都晃花了,好不容易稳定心神,仿佛记起什么事似的:“贤婿,徐夫人到了邯郸。”
“徐夫人太好了。”秦异人护卫的兵器就要着落在他头上,秦异人一直在等徐夫人的消息。
“贤婿,你莫要欢喜。我去求见徐夫人,他不见我,更不可能为你打造兵器。”赵雄狠狠打击秦异人的信心。
“这事,岳父就莫要操心了,我自有妙法。”秦异人一招手,孟昭附耳过来,秦异人在他耳边嘀咕一阵。
“什么找铁匠铺”孟昭一脸的诧异,仿佛在听天方夜谭似的:“要铁匠铺何用”
xxxxxxxxxx信陵君府上。
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三人正在对饮。
信陵君脸色铁青,闷声不响,一爵接一爵的狠灌。
见识了拍卖会的成功,信陵君这个抡材大典的发起人,他能痛快吗若是他当初不是被秦异人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把抡材大典的主办权转交给秦异人的话,这巨大的好处就该他得到。若是秦异人操持抡材大典失败,他只有欢喜,不会郁闷。偏偏,秦异人操持得很成功,原本唯一能难住秦异人的金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
不仅解决了,还会剩下好几万金。若这几万金落在信陵君手里,他就不用如眼下这般苦恼,为金不多而犯愁了。
“真没想到,这个秦异人是如此了得,竟然能如此捞金。捞得名正言顺,正大光明。”平原君感慨不已。
“金倒是小事,更让人难受的是,拍卖会之后,读书人、士子争相前去秦国,司马梗招揽到的人才越来越多。”春申君大是不爽,道:“我派人查了一查,在拍卖之后,愿去秦国的士子、读书人增加了两倍。”
“这么多”信陵君和平原君大是讶异。
“秦国雄视天下,以一敌六,越战越强,长平大战后,一强独大,天下大势尽操于秦手。若这些人才去了秦国,秦国就会更强,这是存亡大事,一定要想法阻止人才去秦国。”春申君看得很明白。
“要如何阻止呢”平原君愁眉不展。
“我也无策呀。”春申君虽然看得明白,却是没办法。
“我有一策。”信陵君中光芒一闪,道:“秦国在胡风酒肆设有论战台,宣扬秦国的好,若是找人前去论战,把秦国狠狠贬损一通,就不会有人入秦了。”
“妙计妙计”春申君大是赞成这话。
“可是,王绾一张利口,少有人能屈啊。”平原君又犯愁了。
“公孙丑、万章已到邯郸,他们可使”信陵君说出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孟子学生”
平原君和春申君大喜,几乎是唱出来的:“孟子周游列国求仕,独不入秦,在孟子眼里,秦是虎狼之国,残暴不仁,他恨秦国,他的学生如他一般恨秦。”
“再者,公孙丑、万章深得孟子真传,一张利口少有人能屈,王绾虽是了得,难以招架啊。”春申君欢喜不已。
“我要公孙丑、万章狠狠贬损秦人,最好是把抡材大典拿回来。”信陵君咬着牙,从牙缝里迸出一句话。
第九十七章张仪第二
邯郸城南,一间小铁匠铺,传出密集的金属撞击声。
秦异人挥汗如雨,挥着铁锤正在锻打一块烧红的铁块,孟昭在打下手。两人你一锤,我一锤,不住锤打铁块。
“砰”门被人开,只见司马梗阴沉着一张脸,一步跨进来。
“公子,你好大的闲心,你竟然在打铁亏你还是王孙。”司马梗大声埋怨一句。
秦异人是王孙,他亲自动手打铁,这有失身份,由不得司马梗不埋怨。
“国尉,你说错了。秦不分贵贱,王孙亦可打铁。”秦异人却不认同他的话。
“算了,你爱怎么就怎么。”司马梗说不过秦异人,忙道:“公子,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何事”秦异人放下铁锤,打量着司马梗,只见司马梗额头上直冒冷汗,一脸的气愤之色,大是惊讶。
要知道,司马梗是秦国国尉,位高权重,胆量见识远非常人所能及,可以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他如此气愤,必是有大事发生。
“还能有什么事”司马梗气愤愤的道:“万章、公孙丑来我们的论战台论战”
“孟子学生”秦异人好一阵惊讶。
孟子大名传于后世,为读书人所重,他有一大批名垂后世的学生,公孙丑和万章就是其中的代表。
“没错”司马梗阴沉沉的,道:“他们前来论战,大肆贬损大秦,把大秦损得一文不值,仿佛天下间最不耻的就是大秦似的。”
“不是有王大人在吗”孟昭很是惊讶,插一句嘴。
“王绾虽是一张利口,却是说不过呀。”司马梗的声调有些高,几乎是吼出来的:“万章、公孙丑深得孟子真传,一张利口少有人能屈,二人联手,你一言,我一语,王绾就是再能说也是说不过他们呀。”
孟子一张利口千古流传,他的言论被他的学生收集成书,这就是孟子一书的由来。
gu903();孟子一书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孟子治国思想的体现,迂腐不堪,若用来治国,必然遗祸无穷。不过,若是光从文采来说,真的是让人叫绝,文采斐然,千古有名,少有人能及。公孙丑和万章是孟子的得意弟子,二人的口才极为了得,深得孟子真传,二人联手,王绾纵然了得,也是难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