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5(1 / 2)

秦皇纪 殷扬 2208 字 2023-10-05

“呵呵”一片笑声响起,众人大是好笑,不住摇头。

名家学说就是这样,多奇谈怪论,让人发笑,众人佩服的是公孙龙子的口才,却不信他的论断。

“啊”秦异人却是手一抖,差点把酒爵打翻,一脸的惊讶。

“哦。”赵孝成王兴趣大起,笑着问道:“先生可有说法”

公孙龙子笑着剖析:“物无穷尽,一尺之箸本身有尽,然不断分割,便成无尽也。”

“高见高见”赵孝成王压根儿就不信这话,不过是礼节性的恭维一句。

众人紧抿着嘴唇,强忍着笑意,没有叫好喝采。

很明显,他们打死也不会相信公孙龙子这话,当然不会叫好喝采了。

这种情形,公孙龙子见得多了,也不以为意。

“好采”就在这时,却是有人大声叫好喝采。

这声音来得突然,众人大是诧异,寻声望去,却是秦异人双手不住轻击,大声喝采。

“秦人疯了,这等诡辩之词也会信。”立时有人窃窃私议,讥嘲秦异人。

就是司马梗也是不住摇头,认为秦异人不该。

“哦。”赵孝成王眉头一挑,颇有些讥嘲:“异人公子,公孙龙子先生虽是高见,却是人所皆知的谬论,你何故叫好喝采”

他在秦异人手中吃过大亏,好不容易抓住机会奚落秦异人,连带的把公孙龙子的命题斥为谬论。

这话有些过份,却是让众人大是赞赏,不住点头。就是一向欣赏秦异人的司马梗、乐毅也是不住点头。

“你们以为这是谬论,你们却不知,这是真知灼见”秦异人仿佛没有看见赵孝成王的嘲笑脸色似的,掷地有声道:“有些事儿,眼睛看不见的未必不存在,只是你没有这等认知罢了。有道是冬虫不可语夏,尔等便是如此。”

公孙龙子的命题,对于战国时代的古人来说,那是谬论。不过,对于现代人来说,那是真知灼见。只要学过初中物理的人都知道,公孙龙子这一命题是无比的正确。

秦异人一句话把赵孝成王僵得无话可说,唯有生闷气的份。

“谢公子。”公孙龙子对秦异人的好感大增,冲秦异人抱拳行礼。

他虽是名动天下的大家,然而,能真正认同他命题的人却是不多,可以说非常非常少,秦异人如此赞扬,他立时把秦异人引为知己。

“先生客气了。”秦异人抱拳回礼,道:“异人愿聆先生高见。”

别人不清楚,秦异人却是清楚公孙龙子的命题很是高深,已经涉及到物理学理论。说到物理学,那是中国古代的短板,最有成就的就是墨子的“小孔成像”了,自墨子以后,物理学没有多大发展。

公孙龙子在这方面的造诣不凡,虽然他的论断有些偏颇,若是让他接受现代物理学的影响,说不定他能提出更加正确、高深的物理学理论。若真如此的话,会极大的促进中国物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酒宴过后,赵孝成王要安排公孙龙子和荀子去驿站住宿,公孙龙子一口拒绝,他要与秦异人多盘桓。

荀子一见此情,也拒绝了赵孝成王的好意,与公孙龙子一道,去秦异人府里同住。

赵孝成王费了这么大功夫,却是白费了,没能留住二人,却是无可奈何。

荀子和公孙龙子是名动天下的名士,他们要去秦异人府上共住,这说明他们对秦异人格外欣赏,放眼天下间,能有几人能得到这两人的赏识

第九十三章李斯拜师

自从荀子和公孙龙子住到秦异人府上,秦异人就有事儿做了,整日里与二人论战,不仅口才大有长进,就是见识也是大有进步。

秦异人对战国时代的了解,多是从书本上和前任的记忆得来,荀子和公孙龙子的足迹踏遍天下,见闻是何等的广博,远非书本所能比。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果是如此”秦异人大是感慨。

这天,秦异人正与二人论战,孟昭前来禀报:“公子,李斯求见。”

自从李斯接过调度之任后,兢兢业业,做得很好,秦异人大是满意。不过,李斯甚少有事,他前来求见,必是要事。

“叫他进来。”秦异人吩咐道。

孟昭领命,大步而去。

“李斯何人”荀子问道。

“是这次前来参与抡材大典的士子。”秦异人为荀子解释,道:“他本是楚国一小吏,却是识见不凡,目光远大,是个可造之才。”

“哦。”荀子大感兴趣道:“公子何以如此盛赞”

李斯是未来的大丞相,多有创新,秦异人这般赞扬不过是小小的夸赞,何来盛赞之说

“他到了,先生一瞧便知。”秦异人知道闻名不如见面,他说得再好,不如让荀子亲眼瞧瞧。

孟昭领着李斯回转,李斯忙见礼。行礼间,中规中矩,没有丝毫失礼,展现了良好的个人修养,荀子看在眼里,大是欣赏,微微颔首。

“李斯,你有何事”秦异人问道。

“公子”李斯瞄了荀子一眼,欲语又止。

“说吧。”秦异人笑道:“若是需要帮助,我一定尽力。”

“谢公子。”李斯不再犹豫,直道来意,道:“斯想拜荀子为师,又恐荀子不收,还请公子多多美言。”

拜荀子为师你不就是荀子的学生么

秦异人好一通诧异,笑道:“这是好事啊,我自当成全。”

“谢公子谢公子”李斯大喜过望。

荀子名动天下,若能拜入荀子门下,李斯就是前途美好,不可限量。

“先生,李斯求学之心甚坚,还请先生成全。”秦异人当然要为李斯说话了,此时不拢络更待何时

这是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

“我一身所学非儒非法非墨非名,你要学何术”荀子一双眼睛睁得老大,打量着李斯。

荀子的学术虽是归于儒家,是儒家六大儒宗之一,其实,他的学术与儒家截然不同,既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他是自成一家。

众所周知,儒家在成立之初,孔子带领他的门人,周游列国,欲要求仕,却是不可得。最后在他的父母之邦鲁国被重用,却是被人赶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