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之地,他的大军也在这一带活动。这让周武王钻了空子,突然起兵伐纣,纣王的军队调不回来,不得把奴隶武装起来迎战,而这些奴隶战场倒戈了,这就是“牧野之战”的由来。
这些奴隶为什么会战场倒戈因为史料的不全,难以说得清,很可能并不是如周天子自我粉饰的那样,是受不了纣王的。很有可能,这些奴隶就是东夷之民。因为当时是奴隶社会,纣王征服了东夷之地,肯定会抓大量的奴隶,这些东夷奴隶肯定会对纣王怀恨在心,周武王开出好条件,他们倒戈就是必然的了。
西戎又是谁解决的呢是秦穆公解决的。
秦部族本是陇西河谷的一个游牧民族,应周平王之请而出兵关中,大破西戎之兵,收复镐京。周平王眼见镐京残破,而洛阳宫室完好,就放弃了镐京,迁都洛阳,东周春秋战国由此开始。
秦部族进入关中后,一直在与西戎作战,取得的战果不俗,然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到秦穆公,任命戎人由余为军师,灭西戎二十余国,秦国由此坐大,成为当时的大国,秦穆公也因此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北狄,一直为患,中原不能讨。
南蛮,主要是荆楚之地,最后发展成楚国。楚国占地很大,敢与周天子叫板,周天子怒了,南征南蛮,楚国最后以供祭祀用的茅草而收场。几经演变,楚国为中原承认,成为七大战国之一。
楚国并不是最南之地,在楚国之南还有一个部族,这就是“越族”。在战国时代,越族所在之地就是五岭以南的地方,主要是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越南之地。
越族向楚国称臣,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只是名义上是楚国的属国,楚国无法有效控制越族,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一些贡品。
当时的越族心慕中原文明,不时就有越人出现在中原,一个越族王子前来参与抡材大,这也不稀奇。
“还有浑邪、休屠、楼兰、胡林的读书人,他们都来了。公子,抡材大典已经广为人知了呀。”马盖几乎是唱出来的。
异族读书人的参与,是抡材大典广为人知的最好明证,能不欢喜吗
“是呀。”秦异人点点头,道:“你有没有查过他们的身份”
“公子放心,我查过了,没问题。”马盖是精明人,自然会把事儿做到头里。
“那就好。”秦异人也就放心了。
第八十三章群英聚上
胡风酒肆,张灯结彩,照耀如同白昼。
秦异人、司马梗、王绾三人正在迎接士子、读书人。
秦异人今晚宴请尉缭、韩非、李斯、蔡泽、庞煖、姚贾、顿弱、乌孙落、山戎复、博格牙,以及一些有名望的士子读书人。
之所以把乌孙落、山戎复、博格牙这些异族读书人请来,主要是秦异人想见识见识。在当时,中原文明向蛮夷之地传播,需要这些读书人,能拉拢就拉拢,不能拉拢就打压,这就是秦异人的目的。
司马梗之所以跟着前来,因为这是宣扬秦国国策的一个良机,也是招揽人才的一个良机。秦异人邀请来的读书人、士子,都是经过筛选的,他们中有不少人有着不错的才干,若能招揽的话,对秦国有着莫大的好处,司马梗当然不会错过。
上百士子大步而来,脸上泛着喜色,大是欢喜,他们能被秦异人邀请,这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马盖为秦异人引介,道:“这是魏国国尉之子尉缭。”
秦异人把尉缭一打量,只见尉缭非同凡响,身材高大,英气勃勃。
在秦异人打量尉缭之际,尉缭也在打量秦异人,眼中光芒闪烁,大是赞叹,上前一步,冲秦异人见礼,道:“尉缭见过公子。”
“异人见过先生。”秦异人回礼。
“贤侄,令尊可好”司马梗是秦国国尉,与尉缭之父的交情不错。
知交好友往往是生死大敌,这是战国时代的特殊风景线。
“尉缭见过国尉大人。托您的福,家父安好。”尉缭冲司马梗见礼。
“那就好,那就好。”司马梗点头笑道。
行完礼,尉缭在使女的引领下,进入里面。
“这是韩国公子韩非。”马盖指着一个童子,为秦异人引介。
“韩非”韩非大名传于后世,谁个不知,哪个不晓秦异人一直好奇,睁大眼睛一瞧,大觉好笑,好不容易才忍住。
韩非还是那般另类,天气已经转暖了,他依然还是一袭狐裘,仿佛不知道热似的。狐裘就狐裘吧,可你用得着整得那么皱皱巴巴的么
“真另类要是在现代社会的话,说不定能引领时尚潮流。”秦异人在心里嘀咕。
以韩非另类的穿衣法,若是生在现代社会,以他的名声,说不定真能引领时尚潮流,只可惜,他生在战国时代。虽然礼崩乐坏,也还没有现代社会这般开放的程度。
“韩韩韩非,见见见过公子”韩非的话绝对说不利索,结结巴巴半天,吃力万分,方才把一句见面的话说完。
“听你说话真累。”秦异人很是惊讶,在心里嘀咕:“比打仗还累。”
这才一句话,韩非结巴了半天才说完,若是长篇大论,你会不会累死
即使你不累,听的人都会累死。
“要是存心气韩非,就和他理论。他有很多话要说,却是说不出来,就象便秘一样,让他万分不通畅,肯定难受。”秦异人在心里转歪念头。
“噗哧”有不少读书人、士子听韩非说话,大觉好笑,忍不住笑出声来。
韩非听在耳里,波澜不惊,脸上没有一点儿变化,仿佛这些嘲笑声不存在似的。
以他的性格,压根儿就不会把这些嘲笑放在心里,他如此另类,嘲笑他的话他听得太多了,没心情去计较。
“异人见过公子。”秦异人还礼。
司马梗与韩非见过礼,一招手,一个绿衣使女飘来,领着韩非进去。
又引介了几个,马盖冲一个瘦高个的年轻人一指,在秦异人耳边轻声,道:“公子,此人是楚人,是个了不得的人才,切莫错过了。他叫李斯。”
“李斯”李斯大名垂于后世,当然是了不得的人才,秦异人又有些好奇,问道:“你怎生知道他是了不得的人才”
“公子,他初到邯郸时,整个人瘦得跟竹杆似的,却是英气逼人,如同出鞘的利剑,让人不敢小视。如此人物,岂能不是人才”马盖的回答信心十足。
秦异人打量李斯,只见李斯很瘦,却是透着精明,英气不凡,一瞧便知不是池中物,此人迟早有化龙的一天。
“楚人李斯,见过公子。”李斯快步而来,冲秦异人见礼。
gu903();中规中矩,没有丝毫失误,展现出了良好的个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