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廉颇还是反对秦国的旗手,冲他这个王孙下跪认罪,那就更难了,不比登天容易多少。
廉颇这胸怀、气度,人所难及,由不得秦异人不大起钦佩之心。
“谢公子不罪之情”廉颇在秦异人的搀扶下站起身,虎目中精光暴射,打量着秦异人,突然仰首向天,大笑起来:“公子一席话,令廉颇茅塞顿开,痛快痛快”笑声震天动地,极是爽朗。
“廉颇将军胸怀气度,天下少有,异人钦佩无已。”秦异人也是仰首向天,大笑起来:“能识廉颇将军,此生无虚也”
两人同时打量着对方,又同时伸出手,紧紧握在一起,顿生惺惺相惜之感。
“走痛饮一番”两人异口同声的道。
“不醉不休”又是同时说出来。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一笑中,执手而去,进入廉颇的雅间。
“哈哈”秦异人和廉颇的大笑声兀自在耳际回荡,苏代、吕不韦和士子们如同在做梦似的,谁也想不到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苏代摇摇头,仿佛要把让他吃憋的秦异人从脑海中甩出去似的。
吕不韦一脸的惋惜,多好的机会,原本以为廉颇会杀了秦异人,没成想,两人竟然一笑泯恩仇,相携痛饮去了。
“廉颇将军真豪杰”孟昭、马盖和范通三人对视一眼,大声赞叹。
秦赵死仇,廉颇更是让他们痛恨的敌人,可是,他们也不得不佩服廉颇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和不凡气度。
瞧他们那钦佩样儿,真的是心悦诚服了。
“恭喜二位”秦异人和廉颇一进入雅间,就给黄石迎个正着,冲二人道贺。
“这位是”秦异人打量着黄石,只见此人身材高大,极为健壮,眼睛灵动有神,如同夜晚的繁星般明亮。
头戴竹冠,身着一袭布衣,朴素整洁,没有丝毫奢华之气。
然而,其人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让人亲近的气质。
“此人不凡”秦异人对黄石的第一印象此人了得,不是寻常人。
当然,寻常人能成为廉颇的座上宾吗
“这位是黄石,隐世兵家。”廉颇为秦异人引介。
战国时代的隐士太多了,最为著名的是鬼谷子,遇到一个隐世兵家也不稀奇,秦异人见礼道:“赢氏异人见过先生。”
“公子多礼了。”黄石还礼,礼节周到,没有丝毫失误,展现了良好的个人修养,笑道:“二位一笑泯恩仇,定当传为佳话,不可不痛饮。来,干此一爵。”为廉颇和秦异人斟上酒。
“干”三人手中的酒爵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青铜颤音,极为悦耳。
一仰脖子,三人喝干,把酒爵一亮,哈哈大笑,极为爽朗。
第五十六章异人谋国
第五十六章异人谋国
廉颇豪爽,黄石不凡,秦异人的气量也不小,三人一爵饮尽,大是欢愉。
黄石再度为三人满上,笑着对秦异人道:“适才闻公子言天下大势,极为精当。然,眼下论长平之战者多在得与失,少有论及战后大势者,不知公子可有高明见解”
明亮的眼中精光闪烁,盯着秦异人。
“哦。”廉颇一拍脑门,大是恍然,笑道:“是呀。眼下多论得与失,少有论及此战之后的天下大势变化者,公子,你可说说”
秦异人眼中精光暴射,盯着黄石,笑着赞叹一句:“先生果非等闲,目光深远,已虑及战后之事了。”
略一停顿,接着道:“以我之见,长平大战前,秦赵两强鼎立,天下大势难知。然长平大战,秦胜而赵败,天下大势已定,秦将一宇内。”
“一宇内”廉颇耸然动容,浓黑的剑眉一挑,神态威猛。
“据我所知,战国百年,能有一统之力者先有魏,后有齐、楚,三国国力雄厚,疆域辽阔,口众多,却先后衰败,难以一宇内,为何公子断定秦将一宇内”黄石却是不动声色,立时反诘。
百年战国,七大战国力征,都想统一天下。然而,在战国初期,最有实力统一天下的并不是后来成就大业的秦国,而是魏国。一代贤侯魏文侯在位五十余年,启用李悝、吴起这些贤臣良将,魏国版图扩大了一倍有余,国力雄厚,广为天下人看好,以为魏国可以一统华夏。
魏国衰败之后,齐国得渔盐之利,积累了雄厚的国力,再加上地理位置极好,进可攻,退可守,又为天下看好,以为齐国可以一统天下。
最为天下看好的是楚国,号称“五千里之国”,疆域辽阔,口众多,财富堆积如山,曾经一度,时人认为统一天下者必是楚国。
在当时,楚国的疆域从理论上说是现代中国的一半,简单的说长江以南全是楚国的领土;楚国实际控制的疆域是长江以南到五岭以北之地,这占了当时华夏疆域的一半,相当于另外六大战国疆域的总和。
黄石这一问极有见地,要回答的难度非常高。
“能问出如此问题者绝非等闲,这个黄石很了得。”秦异人好一通讶异,打量着黄石,赞道:“先生不仅是隐世兵家吧还博古通今,深明天下大势呀。”
“小兄弟呀,黄石所习兵道与一般的兵道不同,重在谋划。”廉颇为秦异人解释一句,脸上尽是亲切的笑容。
竟然称秦异人为“小兄弟”了,不再叫公子,两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前任好读书,读过不少兵书,就未有一部兵书重在谋划,这让秦异人略感惊奇,笑道:“长平大战后,秦国再无抗手,放眼天下,六国已无法阻挡秦之兵锋。”
这是不争的事实,廉颇和黄石微微颔首。
“我之所以断言秦将一天下者,不在眼下之势,而在秦国之国势与山东皆不同。”秦异人眼中精光一闪,剖析起来,道:“山东六国骂秦为虎狼,残暴不仁,实则大谬矣。秦国法令森严,政治清明,即使国君亦不能乱秦法,得依法办事。即使秦国出一二昏弱之君,亦不能乱秦之根基。”
这是秦国能够统一中国的根本原因所在。山东六国奉行的是“人治”,国家的强盛与否与国君的圣明与否息息相关,若是出现一个精明的国君国家将异常强盛,一旦出现一个昏君,国家就会急剧衰败。
而秦国是“法治”,一切依法办事,即使秦王也不能坏秦法。正是因为如此,在秦昭王之后,秦国一连出现两个昏弱之君,还有权相吕不韦坏秦法、把持朝政,最终仍是没能把秦国怎么样。
“长平一战,秦国必然消耗极大,一旦秦国恢复国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