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回陛下,殖民地确实能为帝国和商会带来巨大的利润。但是臣这些年在经营殖民地时,亦觉得殖民有时候就象鸦片,刚开始吸它的时候很兴奋,到后来养成依赖性后,未必对帝国本土的经济有好处。这一点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是帝国的前车之鉴。”陈家明想了一下,向女皇说明了自己这些年在殖民地的心得。
“卿家说得没错。葡、西两国经营殖民地的手段确实失败。那英国和荷兰呢”孙露进一步追问道。
面对女皇的提问,陈家明不慌不忙的分析道:“陛下,英、荷两国在殖民经营上确实都比较成功。但是此二国本土的人口与疆域都不能与天朝相提并论。其实无论哪儿一个国家开发海外殖民地说到都是为了本土的发展。正如早年陛下您开拓殖民地,使原本因战乱滞留在沿海地区的货品有了倾销之地。对外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又装备了天朝大军,这才驱除了靼虏光复了华夏正统。不过这些年来我中原天朝国泰民安,对商品的需求量早已超越了海外诸国。臣在马六甲时便有切身体会,帝国与海外殖民地的关系已从大量出口转变为了大规模进口。因此臣以为帝国未来殖民地发展将会以摄取殖民地资源来满足本土市场为主。而不再是像从前那般靠向海外倾销中原商品来谋取利润。”
第二部137吸教训君臣论治财议金融中华谋霸主
陈家明的一番分析说得龙椅上的女皇是心悦诚服。确实,以中华帝国的人口基数与疆域范围,不可能像英国、荷兰那般靠出口或是经营海外市场来维持本国经济。对一个陆上大国来说,本土的市场才是真正的根本。这一点对于来自后世的孙露来说本不是什么新鲜的论调。但是明白道理是一回事,真要实施起来却又是另一件极其复杂的问题了。正如陈家明所言,早年孙露在岭南之时,由于其地理环境、人口等因素与英、荷两国相仿,故而才能比较成功的引用欧洲人的经验顺利发展。而先今的中华帝国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都不可能再与欧洲的那些弹丸小国相提并论,甚至孙露脑中之后三百年的经验也没有一个相似的例子用以借鉴。如此想来,中华朝名副其实地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庞大帝国。这既是让孙露深感自豪,同时也让她比任何一个人都要为中华的未来忧心。因为这将意味着帝国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任何一项改革,既可能给帝国带来机遇,同时也可能将如日中天的中华帝国推入深渊。
一想到这些,孙露当即收敛起了心中的激动,转而冷静地向陈家明开口道:“卿家所说的问题,朕也曾考虑过。欧洲诸国的国情虽与我朝有诸多差异,不可能照搬全抄。甚至许多在他们身上适用的良策转嫁到中原之后反到是可能成为劣政。但朕以为欧洲诸国的教训于我中华还是极有借鉴意义的。至少他们犯过的错误,我们不应再重蹈覆辙。就拿西班牙而言吧,一百多年前他们称霸海洋之时,并不关心殖民地的市场,而是将美洲的财富原封不动地搬回欧洲藏进贵族的地窖之中。结果这些财富不仅成了他人的嫁衣,甚至还让其本土市场变得萎靡不振。由此可见海外殖民市场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陛下圣明,其实不仅西班牙遭遇过这种富贵病,中原也曾有过相似的经历。前朝之时,由于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购买中原的瓷器、丝绸等商品,致使大量的白银涌入中原。这种冲击丝毫不亚于当年西班牙将白银输入欧洲。而中原的缙绅士大夫、王公贵族在得到白银之后,无一例外的将一坛坛的银子埋进了自家的后花园。结果中原也出现了与西班牙相似的症状,甚至更为严重。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贫富分极,再加上天灾不断以及东虏的侵袭,最终导致了后来的李闯之乱和甲申之变。”陈家明说到这儿,忽然又将话锋一转笑道:“不过说起来,我华夏大地还真要感谢甲申之变呢。如果没有这番惊天浩劫,权利就不会得到重新分配。中原弄不好便会同西班牙一样,因为无法控制的财富,而一直沉沦下去。”
看着陈家明认真分析的模样,孙露这一刻也打从心眼里由衷地感谢甲申之变。正是因为这场惊变,中原的军事家开始反省汉族之前保守的战略思想,文人学者开始质疑沿用千年的天朝体制,而像陈家明这样的政府要员也从开始学着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得失。什么是进步,这就是进步。当一个国家在经历骤变之后,不再将国家的存亡联系在“君子”、“小人”的身上。不再将天下的兴衰归咎于“天道”。而是学会从各个角度系统地分析兴亡因果,这才是一个国家成熟的标志。
只见此时的孙露也跟着颔首微笑道:“卿家对甲申之变的看法朕也是深有同感。其实财富如流水,如若不能将其驾御,则必然会受其祸害。所以对一个国家来说治理金融就如同治理水患一样是每一代都必须要面对的严峻考验,并是靠一朝努力就可以一劳永逸的。”
“治财同治水,陛下您说得真是太好了。”陈家明惊叹了一声后,继而又感触颇深地说道:“不错,战争与朝代的更替只能暂时掩盖曾经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解决之本。无论是李闯得天下,还是满虏得天下,同样的事情依旧还是会发生,差别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而在我中华朝有陛下您的英明指引,对症下药在前朝隆武年间就设立起了一系列金融体系。就算那些土财主、士大夫不懂得如何投资,只要他们将自己的财富存在银行吃利息,银行便用他们的存款代他们投资。正所谓堵不如疏,我朝立国至今从海外所收纳的财富早已远远超过了历朝历代,却并没有陷入富贵病之中。可见陛下您当初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
面对陈家明犹如连珠炮般的歌功颂德,孙露心中虽是喜滋滋的,却并没有就此真的得意忘形。却见她谦逊地笑了笑之后开口道:“朕哪儿有卿家说得这般神奇啊。当初筹办金融系统,说白了也是学英、荷两国的手段,算不了什么惊世之举。正如卿家先前所言,我中华现今已与英、荷两国有了天壤之别。一味顺这他人的道路走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朕听卿家刚才分析了这么多。想必卿家心中早有了对应之策了吧。”
给女皇如此一针见血地说中自己的心事,饶是向来沉稳的陈家明此刻也忍不住尴尬地笑了笑。却听他老实地点头道:“这个不瞒陛下,臣的心中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胆大包天的想法。”
“哦,胆大包天朕自负朕的胆子不算小。卿家就说说你的这个想法怎么个胆大吧。”孙露饶有兴趣的示意道。
眼见自己的话语吊起了女皇浓厚兴趣,陈家明当即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臣在马六甲为帝国经营海外市场多年,对于欧洲各国在金融上的手段也见识了不少。可以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