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5(1 / 2)

命运的抉择 黑色柳丁 2445 字 2023-10-04

起如此骁勇的铁骑实属不易。当年的汉武帝也不过如此啊。”

“是啊,陛下。其实中原人与大漠人之间体质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关键是生活习性与马匹改良。只要有充足的训练和良马配种改良。单兵作战上便不会有什么太大差距了。”博洛说到这儿,不由指着一旁的小皇子举例道:“陛下,小皇子今年八岁不也和草原上的孩子一样擅长骑术了吗。”

“他那是胆子大些,再加上有人教他骑马罢了。哪儿算什么的骑术啊。不过,博洛将军有一句话说得朕中意。那就是练有速度,配合默契。想来这便是职业军人与牧民之间的差别吧。”孙露说罢,回头望了望精神抖擞的儿子说道:“轩儿想不想以后也像这些哥哥那样骑大马”

“回阿母,想。”杨禹轩礼貌的回答道。

“那好,明年轩儿就叫名十岁了。到那时候你就像这些哥哥们一样进入帝国军校就读吧。”孙露信誓旦旦地宣布道。

女皇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在场的众人当场都楞在那里。什么要将皇长子、未来的皇太子、帝国未来皇帝送去军校念书这太儿戏了吧抱着如此想法的史可法等文官的脸上率先流露出了惊讶、不解与忧虑之色。虽然中华朝以武立国,更崇尚尚武精神。可自宋时起便主宰中原的重文轻武风气,依旧让中华朝的士大夫难以接受将帝国未来统治者送入军校做法。有道是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让皇长子去和那些武夫厮混在一起,岂不是在荒废皇子的学业吗。

越想越觉得不妥的史可法头,才想开口,他身后的堵胤锡便抢先一步翻身下马,跪在女皇面前进言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皇长子刚过龆年,正是修习六艺的大好时节。陛下怎能让皇长子去军校学那武夫之道。”

一听堵胤锡当众口称“武夫”,在场的几个将军当即便露出了不悦之色。虽然他们也觉得让皇长子进军校学习有些不妥。但皇长子真要来的话,军部的大员们亦有信心将皇长子培养成才。可在堵胤锡说来,仿佛把皇长子交给军校就像是送羊入虎口一般。这怎能不让这些将军为之气恼。

这时在一旁看出将军们神色有变的史可法赶忙拱手向身旁的女皇打圆场道:“陛下圣明,其实堵大人是忧心会耽误皇长子的学业才会如此顶撞的。依臣所见陛下若是希望皇长子擅长武道,大可将军校的师傅请入宫中教习弓马骑射、兵法韬略。”

“是啊,陛下若有此意。可着海、陆两军学院各谴优秀教员入宫指导皇长子。”海军尚书陈奇策跟着附和道。

“看来诸位卿家是误会朕的意思了。”眼见一干臣子异口同声的反对,孙露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道:“朕让皇儿进军校并不单单只是为了让他学习弓马骑射之类的武道。正如史尚书所言,这些技艺派师傅入宫也能教朕的皇儿。朕让皇儿进入军校是为锻炼其心志,让他学会纪律、节制、勇敢、刚毅。非侠而勇,不怒自威,既军人的气质,亦是一个上位应有素质。至于皇儿的学业嘛。张元帅,朕想陆军学院开设的科目不仅仅只有军事训练吧。”

“回陛下,学院的所设的文理科目与外界普通学院一样齐全。夫将以五才为体,五论为用。五才者,智信仁义勇也;五论者,理备果诫约也。可见自古优秀的军人就需德才兼备,而不是什么大老粗啊。”明白女皇意思的陆军学院总教务长张家玉欣然应和道。无论是帝国皇家陆军军事学院,还是帝国皇家海军军事学院,女皇都是学院名义上校长,并由张家玉等资深将领担任学院的总教务长。因此,女皇的问题更像是在为文官们问的。

“恩,如此甚好。诸位爱卿还有何异议”女皇点头环视四周的文武百官道。却见那些先前还有所顾虑的将军们在听完女皇的阐述后,转眼间各个得意洋洋,对女皇的决定更是心悦诚服。而史可法等文官虽在心中不服气的认为在文官的教育下皇长子也能被培养出相应的品德。但眼见女皇如此坚持,一旁的武将们又个个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也就不好再多言语了,只在心里盘算如何在回京之后说服女皇改变主意。然而跪在地上的堵胤锡可不似周围其他文官那样识时务。却见他依旧不肯松懈地进言道:“陛下,军校的科目再齐全终究也比不上大内御书房。为皇长子了日后的学业着想。此事还请陛下三思考而行啊。

眼见堵胤锡如此坚持,孙露暗自沉吟了一下后决定道:“堵大人说的也在理。不如这样吧,堵大人若真不放心军校的师资,可以随同朕的皇儿一同前往军校授课呐。”

“陛下的主意甚好。若是堵大人能来军校教学的话,军部荣幸之至。”张家玉宽厚地点头道。

见女皇与元帅一搭一唱,堵胤锡也没办法在反对下去。只好叩首谢恩站起了身。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在他看来能继续给皇长子授课也算是一件收获。而女皇则满意的展露笑容道:“恩,既然如此那朕就将轩儿交给军校了。朕希望日后能看见束发之年的轩儿同这些健儿一样果毅坚韧。待到那时朕会将皇儿接回宫中重新安置。毕竟朕想要的是一个皇帝,而不是一个将军啊。”

女皇的最后一句打趣说得周围众将领发出了一阵会心的大笑。骑马伫立在女皇身后的史可法亦发现这些将领此刻看皇长子目光亦有了些许的变化。而身感责任重大的张家玉则当即一个抱拳保证道:“是,臣等定当不负陛下厚望”

第二部103输官司县衙门道歉鸣不平懵书生抗议

gu903();相对于女皇在军校典礼上宣布送皇长子进军校的决定给帝国文官们带来的困惑,留守的帝都南京的官僚们的日子亦不轻松。虽然自八月起皇夫归国、新科放榜等举国欢庆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使人近乎忘记了仲夏时分风靡京畿乃至整个江淮地区的刘富春一案了。然而正当官员们认为此案可以就此在老百姓的视线中淡出之时,有关刘富春状告杞县衙门的最终宣判却将这状天朝第一案又推到了众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