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张将军可别小看了那科尔沁部。他们的实力虽不济,但他们所处的科尔沁东连沃野莽莽的白山黑水,西北毗邻绵延千里的兴安林山地,南面又与辽河平原相接壤,乃是兵家必挣之地。因而也有欲征服蒙古,必先得科尔沁之说。陛下此举不仅是在收服科尔沁部,其实也是在为日后经略蒙古做准备。”一旁的军务尚书萧云一针见血的分析道。
“怕就怕,蒙古鞑子人心不足蛇吞象。到时候拿了我朝的赏赐,还要翻脸不认人。”张煌言摇头冷哼道。其实他的顾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这样事情经常发生。中原的政权一般都会投入大量的财物想要换取北方的安定。可北方的游牧民族依旧还是会侵扰南方。
“张将军的顾虑也有些道理。不过我们现在不是在安抚科尔沁部,而是要让他们归附我朝。其实吴可善目前在草原上的情况并不乐观。作为一个身处四战之地的小部族,科尔沁各部历来都是归附于周围强势部族的。他们曾经依附过察哈尔,也曾依附过满人。总之谁的势力强劲,他们便臣服于谁。如今满人已然倒台,失去了靠山的吴可善正急着找新主子呢。我朝现在向其敞开怀抱,无疑是雪中送炭之举。相信经过这次的事科尔沁部应该会象当初支持满人那般支持我朝。”萧云进一步分析道。
“萧尚书所言甚是。但是科尔沁部是否值得我朝投入如此大的投资呢。他们毕竟不是草原上强势的部族啊。对周围弱小部族的号召力也十分有限。陛下,选择察哈尔等大部族不是更有影响力吗”时任外务尚书的李启新试恭敬地向皇帝问道。
眼见臣下将问题抛给了自己,孙露自然也就不能再坐在龙椅上不发表想法了。却见她悠然地一笑道:“是啊,朕也知道论实力和号召力,察哈尔部远甚科尔沁部。但正如萧尚书所言,我朝接受科尔沁部乃是雪中送炭。至于实力颇强的察哈尔部,在满人控制漠南蒙古之前便已经是那里的霸主了。而今满人失了势,漠南蒙古群龙无首。估计察哈尔部现在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应该是在忙着重拾霸主地位呢。朝廷若想在这时候招抚他们估计付出的代价将远甚于现在。而且还要时刻提防那些草原狼反咬一口。相比之下科尔沁部虽然弱了一些,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还是比较可信的。况且科尔沁部对于周围弱小部族的影响力还是有一些的,也不算是一无是处。”
“原来如此,陛下的意思是要扶持科尔沁部,让其纠集其他弱小部族来对抗实力较强的察哈尔部。让蒙古人来对付蒙古人,这样一来鞑子们自相残杀,我天朝的北方边境就可永享太平了。陛下您真是英明啊。”陈子龙恍然大悟道。
面对陈子龙的说法,周围的群臣也跟着附和称颂起来。然而孙露本人却显得颇不以为然。却见她欣然起身渡到了窗边,背手望着北方的天空,意味深长的说道:“光这样是远远不够的。那些草原狼都十分凶残狡猾,只有将他们驯化成狗,再栓上粗大的链子,我朝的北方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
第二部第四节中华悍龙心系大漠北极恶熊指染东土
“将狼驯服成狗”御书房中众臣异口同声的惊讶道。世人均知这狼是一种野性十足,难以驯服的动物。而狗则是一种忠良温顺的动物。两者虽极其相似,但在性情上却是天差地别。因此在众臣看来将同样性情野蛮的鞑靼人驯服也是一桩难以实现的事情。事实上,中原历代的汉族政权都曾尝试过用各种方法来驯服这些蛮族。像是汉朝选择了用武力来征服驱散蛮族,当武力不适用时就改用和亲来安抚。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将匈奴驱赶出了中国的北疆。而唐朝则是使用武力威吓与文化同化来征服西域。让突厥等部族最终臣服于中原的政权。
然而无论中原的政权使用何种手段,来自草原的威胁始终都如影随形地笼罩着中华大地。因为草原上的蛮族就像草原上的野草一般,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匈奴覆灭了有突厥,突厥臣服了有蒙古,蒙古驱赶了有女真。中原的政权或许能用武力征服一个草原民族,能用自己的文明同化一个蛮族。可是用不了多久一个更为凶残,更为野蛮的蛮族又会在草原上兴起。与之相对应,中原政权征服同化一个蛮族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极其沉重的。因此当众臣听到孙露想要驯服蒙古的打算时,绝大多数的人都皱起了眉头。却见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史可法头一个便向女皇进言道:“陛下有马踏匈奴的雄心壮志,实乃巾帼不让须眉。不过如今中原刚刚平定,百姓尚未安居乐业。正是我朝百废待兴、休生养息之时,实在不宜再起兵事。还请陛下为民着想,三思而行。”
史可法的一席进言让在场的其他几个大臣也跟着点头附和起来。千百年来同草原民族周而复始的车轮战让中原的政权劳民伤财,疲于奔命。因此对待来自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中原政权的态度亦发生了急剧的转变。由秦汉时期的强硬态度,变化成了唐宋时期的妥协态度。到了明朝,朱元璋更是让汉民族龟缩在了自己铸造的长城之中。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大臣都是如此保守妥协的。实际上,火器的完善以及军制的改革,让中原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原先汉民族在军事上面对游牧民族的自卑感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直斩楼兰的傲气。于是身为陆军尚书的张煌言,马上站了出来反驳道:“史尚书怎么尽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不就是打几个蒙古鞑子嘛。我天朝大军只要一年便能横扫科尔沁草原。什么科尔沁、察哈尔,到时候还不是要乖乖的来京城朝见我们的女皇陛下。”
“张将军的一年之说,未免有些夸张了。从集结军队到后勤准备至少也需准备一年左右。不过,史尚书您也多心了一些。以我朝目前的国力想要在不影响百姓生计的情况下征战蒙古还是可行的。但正如张将军所言,此战必须速战速决,直捣黄龙才行。一旦战事拖延,必然会影响到中原百姓的生活。到时候民心浮动,臣恐我朝重蹈汉武帝时的覆辙啊。”陈邦彦结合中华朝目前的实际,不偏不倚的分析道。
作为首相的陈邦彦即认同史可法的建议,又理解女皇陛下的想法。征服草原的游牧民族并使其臣服于中原朝廷,是任何一个中原帝王都想追求的极至荣誉。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圣明的皇帝都曾有过这样的功绩。甚至在不少帝王看来没有征伐过草原,就是自己执政生涯的一种缺憾。因此无论是开国太祖也好,中兴之主也罢,只要一有机会,总想来几次远征大漠,用以彰显自己的武勋。因此女皇会有征服蒙古的想法本也无可厚非。甚至在众臣看来这也是一种英明神武的表现。
但用武力征服草原民族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是难以估算的。秦、汉两朝为此均付出过沉重的代价。于是一方面是中原政权与游牧民族长期拉锯难占上风;另一方面帝王为了追求个人荣誉,不顾自身情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