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南安伯郑芝龙始终不敢就此发难。失望之极的郑芝魁只好联合郑鸿逵来个先斩后奏了。反正只要是成功了他俩就是郑家的大功臣了。
“咳,不是老夫不相信郑将军。只不过众所周知孙露那女子强于水师。不知郑家水师是否可以与之抗衡呢就算郑家水师能胜过义勇军的水师。但郑将军也别忘了义勇军在陆上还有十几万的人马呢。我等若是就此举事,弄不好今天才称王,明天就被人剁成肉泥了。”黄道周觉得在这时候还是把丑话说到前头的好。
黄道周咄咄逼人的气势与那日同苏观生等人在一起时简直判若两人。郑芝魁不禁暗自骂道:扮猪吃老虎的老滑头,还没见货就先谈价钱。于是郑芝魁不动声色的说道:“郑某承认,我们郑家在陆地上确实没多少实力。可是要是加上这个人应该可以了吧。”说罢他拿出了一封信朝着黄道周晃了晃。
黄道周疑惑着接过了这封信。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封信的落款上竟然写着“平西侯吴三桂”。吴三桂不是已经投降靼子了吗。难道这郑芝魁还同靼子有瓜葛。想到这儿黄道周的心猛的一颤将信狠狠的抛在台子上厉声呵斥道:“老夫虽然不满孙氏目无朝纲,要挟天子。但要老夫为此做出背叛大明投靠靼子的事是绝对办不到的”
“黄大人误会了吧。在下何时要大人投靠靼子了”见黄道周反应如此强烈郑芝魁不由一惊连忙问道。
“郑芝魁你就别再狡辩了。这信分明是吴三桂那贼写的。若是让老夫同此汉奸合作不就是投靠了靼子吗”黄道周冷笑道。
“原来如此,都怪在下没有解释清楚。这信确实是吴将军写的。但不是要大人投靠靼子。而是要同大人一起合作光复大明的江山。”郑芝魁听罢微微一笑道:“吴将军当年放靼子入关也是情势所逼。况且当时朝廷也有让他弃山海关破贼的旨意。只是没想到靼子如此居心叵测竟想吞并整个中原。吴将军也为当初的选择悔恨不已啊。所以他在信上自称平西伯。而不是靼子封他的平西王啊。为了将功补过才会来找大人一起起事。谁都知道潞王才是大明的正统。大人就给吴将军一次机会吧。”
郑芝魁的一席话让黄道周很是受用。既捧了潞王又让黄道周觉得就连吴三桂也要主动来和他合作。更让黄道周心动的是吴三桂的实力。三万关宁铁骑放在哪个势力都是能小窥的。孙露的人马虽然也不少。但其主力目前还在湖广同闯贼和左逆纠缠。如果真能举事成功甚至诛杀孙氏。那么割据江南是没问题的了。越想越得意的黄道周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却听一旁的郑芝魁突然问道:“如今可谓是完事具备了。但在下也听说潞王好象并不同意我们的事”
“郑将军多虑了。潞王向以仁义著称。殿下他是不会看着百姓身处水火之中而袖手不管的。”黄道周将一边将吴三桂的信收进了自己的怀中一边不置可否的回答道。其实他心里也清楚一向懦弱的潞王更本没胆量做这事。不过黄道周倒并不担心这点。只要他们夺权成功到时候就由不得潞王同不同意了。忽然黄道周想起了白天朝堂上所发生的事。于是他低声向郑芝魁说道:“郑大人可知道城里的驻军大概又要有变动了孙露这次要调城里的一个旅去太湖剿灭赤脚张三等贼寇。”
“哦,可有此事我怎么没听靖虏伯谈起过这事啊”郑芝魁眼珠子一转问道。
“这是今天早上孙露那女人亲自向皇上提起的。”黄道周一笑道:“知道吗。那女人就要结婚了。皇上今天给了她大笔的赏赐。还给她的男人封了爵位。”
“什么时候的事”郑芝魁听罢眼中闪出了异常的光芒不禁问道。
“婚礼就定在六月二十六日。而南京的驻军六月十六日出发去宜兴。”黄道周想了一下回答道。
“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郑芝魁忽然兴奋的大叫道。结合现在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一个大胆的计划在郑芝魁的心中冒了出来。
“郑将军的意思是”黄道周疑惑的问道。
“难道黄大人不觉得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一次天大的机会嘛。”郑芝魁做了一个格杀的动作反问道。
“可,可是。时间会不会太仓促了些啊。”黄道周当然是明白了郑芝魁的意思。可是这在黄道周看来无疑是仓促了些。毕竟只有十来天的准备时间。文人出身的他可不敢冒太大的风险。
“大人此言差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出其不意。估计到时候孙露那女人同他的老公风流快活。那里想得到我们已经把刀架到她脖子上了呢。”想到这儿郑芝魁淫笑着说道:“不管怎样这次都要红红火火的热闹一场”
第五章第十八节红月
即使在许多年之后头发花白的孙露依然会在不经意间想起这个炎热的夏日。想起张夫人一边给自己梳一边叨念着:“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的情景。按照传统的习俗作为新娘的她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上头仪式”。给孙露充当“好命婆”的是王兴的夫人张氏。上头后新娘便不准落地走动。于是凤冠霞帔,珠围翠绕的孙露由大妗姐背着上了花轿。
此时南京的长街上锣鼓喧天,鞭炮声震耳欲聋。婚礼壮观到了极点。在这一片吵嚷声中,迎亲队伍足足跨越了两条街。走在队伍最前头的举着“喜”字和华盖的仪仗队,后面跟着的是乐队。然后是分成两列的十二个喜娘。再就是八个轿夫抬着的大红花轿。大红色的花轿上扎满了彩球和珠花,轿子的帘幕上也全是描金绣凤。显得异常的华丽极。花轿后面跟着的是两列眉清目秀的丫头。丫头带喜娘均是一身的红,还不时的朝天撒着花瓣。在六月灼人的阳光下,使人目不暇接。
迎亲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许就是身穿红衣,骑着白马的新郎倌杨绍清了。此刻他从来没有如此的风光过。对他来说婚礼是否隆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身后的花轿中有着他心爱的女人。但对杨开泰等人来说婚礼的隆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方面体现了香江商会的财力,另一方面则是向世人揭示了香江商会同孙露之间劳不可破的关系以及朝廷对他们的恩宠。所以这次的婚礼无疑是下足成本,华丽异常的。惹得南京城的百姓们纷纷驻足围观。也使真个场面更加的壮观起来。
花轿里的孙露喜帕蒙着头,正襟危坐。轿子虽然很稳天气却很热。经过一个多小时下来轿子里早就热得象个蒸笼了。凤冠霞帔下的她理应早已是香汗淋漓了。可是孙露有流一滴汗。她象老僧入定般的坐在轿中倾听着这一路上吹吹打打的鼓乐声,心里是七上八下,思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