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同孙露一样感慨万分的还有户部侍郎沈廷扬。能亲自见证如此大规模的军港在自己家乡建成沈廷扬也觉得很自豪。这也使得他异常的佩服站在自己身边的这个女子。义勇军大型远洋军舰确实给沈廷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难想象前些日子自己所看到的那支庞大的舰队是由眼前这个女子一手建立的。不过这几日沈廷扬也反复思量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义勇军的军舰确实厉害可就是太庞大了。根本不能在内陆的水道里航行。想到这里沈廷扬恭敬的问道:“孙总督,有个问题下官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大人太客气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对于这个300多年前的老乡孙露还是很有好感的。特别是那久违的乡音。沈犹龙虽然也是松江人但和孙露一样他们的官话说的太好了。已经听不出多少原本的乡音了。
“这个广东的水师确实不错。可是孙总督也清楚这些战舰进不了内陆的水道。这样一来只能负责外海的安全。岂不是很可惜”沈廷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点沈大人放心,待回儿等第三舰队来了估计能解答大人的问题。”孙露嫣然一笑道。
见孙露如此的自信满满沈廷扬也很好奇那个第三舰队究竟有何特别。待到他再象进一步提问时一个中年文士走上前对着孙露行礼道:“阎尔梅见过总督大人。”
“原来是阎先生啊。怎么史督师今天不来吗”孙露连忙扶起了那文士。眼前的这个中年文士正是史可法的幕僚阎尔梅。
“回大人,史督师赶回南京去了。特命阎某前来通会孙总督即日回京。”虽然语气是恭敬得很可阎尔梅的神态却显得颇为不屑。在他看来孙露和那江北四镇都是听封不听调的一路货色。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争地盘根本就不把朝廷和史督师放在眼里。特别是眼前的这个女人还同马士英等人颇有瓜葛。
“哦史督师又有什么新的部署了吗”孙露并没在意阎尔梅的表现。她只是在想史可法此刻要她回京究竟有什么事。现在李自成和清军在潼关闹得正欢呢。难不成史可法想乘机北上想到这里孙露一阵兴奋脱口问道:“是否史督师打算北上了”
阎尔梅脸色微微一变显得略微有些尴尬不过他还是恭敬的回答道:“朝廷的事在下不知。相信大人到了京城自会明白的。”
看着阎尔梅的样子孙露也不想争辩于是说道:“那里,阎先生这么远来送信真是辛苦了。”
阎尔梅刚想客气几句。可就在此时沈廷扬忽然大叫了起来:“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孙露和阎尔梅向着沈廷扬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长江口上出现了点点白帆。很快的这点点白帆就连成了一条线。为首的两艘舰船上分别飘扬书写着义勇军三个大字的红旗和“郑”字的狼牙旗。来的正是陈奇策的义勇军第三舰队和郑鸿逵的福建水师。和福建水师传统的沙船不同义勇军第三舰队的军舰显得特别的引人注目。除了拥有船帆外船弦两侧还有着两排船桨。船身狭窄象是一条梭鱼一般。而且在体积上也要比福建水师的军舰要来得小。这和义勇军以往大型的军舰有着天壤之别。熟悉水军的沈廷扬立即就看出了这种船的好处。如此小而灵活的军舰十分适合在江河湖泊里航行。就算是没有风也可以靠着船桨继续航行。沈廷扬不禁感叹道:“孙总督真是奇人啊。竟能想出如此利器。怪不得大人一直都那么胸有成竹。”
“沈大人过奖了。这可不是我发明的。这是阿拉伯船。”孙露解释道。其实她原本想造蒸汽轮船的。不过蒸汽机的研制过程一直不顺利。到目前为止样机只能用来抽抽水。
一旁原本要走的阎尔梅也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吸引住了。水天一线间突然出现如此多的船确实给人已一种震撼的感觉。而那些船很快的就到了他们的面前。随着一艘艘的军舰入港两个中年军官来到了他们面前。
“报告司令,义勇军第三舰队向您报道。”
“福建水师提督郑鸿逵见过孙总督。”
“两位将军辛苦了。这位是户部侍郎沈廷扬大人。这位是阎先生。这样吧大家也都累了先到指挥部歇息歇息吧。”孙露一边介绍着一边将众人引到了吴淞港指挥所。
一进指挥所一张巨大的地图立即就引起了陈奇策和郑鸿逵的注意。仔细的打量着这张地图郑鸿逵激动道:“孙总督这,这该不会是”
“不错,郑将军这是江淮流域的航道图。”未等郑鸿逵说完一个年轻的声音接口道。
郑鸿逵一回头只见一个白衣书生正必恭必敬的行礼道:“学生杨绍清见过列位大人。”
“哦,原来是杨公子啊。杨公子太客气了。什么时候吃你和孙大人的喜酒啊”郑鸿逵哈哈笑道。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