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孙将军所言极是。如今当小心为妙。”一旁的张总管附和道。
“恩,”朱聿键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让后起身对着孙露正色道:“孙将军仗义相助。日后孤王继承大统将军定是开国之臣。但此事事关重大。不如击掌为誓。”
“好,就击掌为誓”说完孙露毫不犹豫的和朱聿键击了三掌。
见大事已定在场的人都轻松了不少。在大体的谈了一下现今的局势之后孙露便起身以公务繁忙为由告辞了。朱聿键客气了一番后让张总管送孙露等人出了院子。不过这次的轿子却是停在了后门。起轿之后孙露深深的舒了口气。只要朱聿键上了船那这件事就好办了。到了广东还不是她说了算想到这里孙露扳指算了算其他几个藩王。惠王在张献忠攻陷长沙后便逃入衡州投靠桂王。后来衡州失陷。义勇军在解围永州后找到了惠王并将其迎入广东。桂王和吉王却就此了无英迅。孙露知道对于这些明朝宗室必须要小心处理。但只要义勇军在湖广进展顺利那么自己心目中的那张网才算真正拉开了。至少自己能掌握一半的局势。可此时的孙露并没想到几个月后的一个惊人的事件几乎打破了她所有的布置。
第四章第十五节
在与朱聿键会面后的第二天,孙露终于等来了久违的补给舰队。舰队不但带来了大量的军需物品同时还从广东运来了一师配备的火炮。由于福建多山地,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孙露并没将火炮带在身上。而是让补给舰队直接从海路运到了杭州。补给舰队的到来给杭州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虽然杭州也是重要的海运港口之一。可如此大型的军舰驶入杭州湾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许多百姓都争相跑到码头观看这难得的盛景。当看见大量的火炮从船上被卸下时,还以为这是用来防守杭州城的老百姓们不禁欢呼雀跃起来。
不过现实情况却要让他们失望了。义勇军在得到补给与火炮之后立即表示要继续北上。虽然当地的官府以及乡绅代表们再三挽留义勇军但孙露还是以圣命难违等诸多理由婉言谢绝了。不过义勇军也给当地的民团留下了五百支前装火枪以及两门6磅火炮来加强实力守护杭州城。同时孙露还命人贴出榜文表示现在在杭州的难民只要愿意就可以随舰队一起去广东。并承诺广东政府会无偿提供食品、住房和工作。孙露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难民着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快速发展着的两广地区急需大量的劳工。榜文一经贴出就立即引起了轰动。不少难民拖家带口的到码头登记要求南下。由于人数众多到最后义勇军不得不派兵维持现场秩序。在忙活了四天之后补给舰队满载着一千多难民离开了杭州。其中当然也包括乔装成商人的朱聿键等人。
送走了唐王朱聿键孙露觉得自己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算落地了。于是整装待发的一师离开了杭州城并于农历十二月初二日抵达了六朝古都南京。当年朱元璋在此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下令以应天府为“南京”,南京的名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直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却仍保留着皇宫,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中央机构。而位于南京城东部的皇宫更是宏伟壮丽。据说明成祖迁都北京,建造北京皇宫时,就是以南京皇宫为蓝图的。
当然现在的孙露还没有机会见识那宏伟的皇宫。没有皇帝的允许军队是不能擅自进城的。于是由沈犹龙独自一人先入城复命。而孙露则率领义勇军在离南京30里地开外的一个废弃的村庄中驻扎了下来。并将附近的一座破庙整理成了临时指挥部。也就是在这座破庙中孙露与马士英进行了第一次会晤。
“首辅大人请。”一身绿色戎装的孙露将马士英引进了临时指挥所。
“孙总兵请。”马士英客气的做了个请的姿势然后大步跨进了门槛。这次他亲自接待孙露一方面是因为香江商会同福王的关系非同寻常。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马士英急需一个能巩固他地位的伙伴。虽然他帮助朱由崧登上了皇位也得到了兵部尚书和大学士的头衔。可都是有名无实的职位,实际上他仍只是凤阳总督。一个掌握兵权的盟友在此刻无疑是宝贵的。
“马首辅请坐。这地方确实寒酸了些。下官并不想骚扰乡里啊。也只好找了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真是委屈了大人。”孙露解释道。和她想象中的不同马士英并不是那种尖嘴猴腮的“奸臣”相。相反他给人以一种儒雅洒脱的感觉。
“哦,孙将军都不介意,本官怎么会介意呢。将军所率领的不愧是传言中的仁义之师啊。”马士英微笑着坐下了。
“大人过奖了。下官现在才到达京城。这件事还没向大人请罪呢。”孙露施礼道。
“不妨,不妨。广东离京城路途遥远。期间的原由沈大人已经向万岁解释过了。万岁并没有怪罪。倒是孙将军你辛苦了。”马士英客气的摆了摆手。
“那里,这是下官该做的。”
“孙将军还真是谦虚啊。听闻将军这次带来的都是火铳兵。可有此事啊”早就听说这次从广东来的兵丁都装备了火铳。起先马士英还不相信。但先前这么一路巡视过来他发现这里的兵丁确实都带了火铳。而且无论官、兵都没有穿戴盔甲。
“是的,大人。义勇军确实是全都配备了火枪。我们是纯火器的部队。”孙露直言不讳道。
“这个孙将军,恕本官愚钝。你们没有枪兵或刀牌手做掩护吗本官以前也检阅过火器营。要知道火器营不能单独行事的。”马士英担心的问道。虽然不懂军事。但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吧。这些日子他和阮大铖没少安抚过江北四镇的那些人。对于军队也是有一些常识的。
“回大人。我们不同于普通的火器营。义勇军所使用的火枪已经经过改进了。在没有其他兵种的保护下也能单独作战。这点请大人放心。”孙露保证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不知孙将军这次带来多少人马啊”看孙露如此自信的保证马士英不再怀疑而是关心起这次义勇军的人数来。毕竟前些日子义勇军在杭州附近的表现已经证明他们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回大人,义勇军到达南京为一个整编师。共一万余人。”孙露如实报告道。
“一万人”马士英楞了一下。才一万人吗是不是太少了一些。刘良佐、高杰等江北四镇哪个不是一上来就十几万、几十万的那样报。她怎么才报这点儿按照江北四镇的“缩水率”来换算的话。这才多少人啊。
“大人放心,下官说有一万人就有一万人。绝不打诳语。这一万人都是训练有速的军人。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就能立即上战场。孙露不喜欢拿什么大妈大婶、厨子家丁之类的来凑数。”对于当时明军大肆虚报人数的做法孙露有着另一种理解方式。打仗是要虚虚实实自己现在可不也是以实为虚啊。
“好孙将军真是爽快。本官会立即奏明万岁。相信过不了多久粮饷就会发下来。”马士英慷慨的保证。
孙露却摆出高姿态道:“如今国家危难。还是不要麻烦朝廷了。义勇军的粮饷我们自己解决吧。”
“孙将军如此替朝廷着想。真是让本官感动。不过将军若是有什么要求就尽管提出来吧。本官一定尽力而为。”孙露的话让马士英不禁感到感激万分。
gu903();看着马士英不自然的样子孙露微微一笑:“大人,其实下官还有一事想请大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