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2 / 2)

命运的抉择 黑色柳丁 2335 字 2023-10-04

gu903();“听陈政委这么一说。我倒觉得我们象是来游山玩水的。”梁权可苦笑道。原本以为会有大仗可打。没想到进了湖广之后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见。

“啊,梁师长。虽然没遇到张献忠的部队。不过我们也不能大意啊。毕竟人生地不熟的。还是小心为妙。”陈谷子一脸严肃的告诫道。丝毫没意识刚才象游山玩水般拽文的正是自己。

“陈政委说的是。”对于陈谷子梁权可还是很尊重的。虽然在他看来陈谷子只是个文弱书生动不动就在那里拽文。但他也知道陈谷子是个有学问的人心思缜密。自己这个大老粗还真要有这么一个搭档才行。

忽然一旁的粟铁花对着他俩大叫到:“梁师长、陈政委。快瞧下面有一个侗寨。”

“哦”梁权可连忙拿起望远镜一看果不其然。只见山下炊烟了了确有一个寨子。不禁赞道:“粟团长好眼力啊。”

“那侗家的吊角楼我再熟悉不过了。”粟铁花得意道。能在这里遇见侗寨她也很高兴。

“命令部队小心前进不得滋扰周围的乡里。”收起望远镜后梁权可命令道。

“师长,我这么多人大摇大摆的从寨前走过。寨子里的人不紧张才怪呢。再说汉人和侗家和侗家有些误会。我看还是让我先下去和寨子里的头领谈谈吧。”粟铁花原本想说有过结。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投靠义勇军了。这句话就硬深深的吞了下去。

“粟团长不必讳言。汉人的军队和官府过去没少欺压过岭南湖广等地其他民族。从大藤峡起义到荆襄起义都是因此而起。但就象我们孙司令所说的汉人从汉朝起便陆陆续续来到了这里。如今已经过去数百年了。汉人夷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那么多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兄弟啊。如今更应该同舟共济,荣辱以共啊。”陈谷子语重心长道。

听了陈谷子的话粟铁花不禁一阵感动。多少年来汉人总是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他们这些少数民族。可如今陈谷子这样一个汉人官吏竟然以兄弟相称。回想义勇军进入广西后的所作所为更是让粟铁花觉得这些汉人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于是她抱拳道:“陈政委放心。侗家人对兄弟最讲义气。”说完便带着几个随从下山去了。

于是当义勇军来到侗寨时已经有不少人围在门口了。许多人都好奇的打量着义勇军战士。还不时的指指点点。过了一会儿粟铁花便带着一个穿着短褂,赤足,披头散发的高大汉子走了出来。他们的身后还跟着几个背梭镖的青年。

“师长,这是这里的杨头人。杨头人,这是我们的梁师长。”粟铁花指着那汉子介绍道。

“杨通见过梁将军。”那杨头领知道梁权可是个将军连忙要行叩拜之礼。

“杨头人,不必行此大礼。”却被梁权可一把给扶住了不让他行此大礼。

那杨头领见梁权可确实象粟铁花所说的那样同一般的汉人大大的不同。其实在装束上也有很大的差距。于是便将众人一起迎进了寨子。寨子里的乡民也热情的欢迎着义勇军的到来。虽然不少汉族士兵同他们语言不通。但互相用手比画一番后也能了解各自大概的意思。于是战士们有的送给他们鞋子,有的送给他们盐巴或糖等等礼物。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而梁权可等人则被引到了寨子中最大的吊脚楼中。

梁权可仔细的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寨子。虽然没有粟铁花的寨子大但规模也算不小了。在同那杨头人一番客气后梁权可拿出地图指着芷江问道:“杨头领不知你们这里离靖州还有多远”

那杨头领一听他们打听靖州不由的眉头一皱道:“梁将军可是要去靖州那里的人可不好惹啊。”

“杨头人说的是张献忠的人马吧。”陈谷子插口问道。

“这我不清楚。只知道他们自称是大西。怎么大明没了吗”那杨头人一脸糊涂的问道。

“杨头人,大明还在。只不过遇上了些麻烦。我们就是大明的军队。”陈谷子解释道。

“你们是大明的军队粟土司不是说你们是义勇军吗”

“义勇军就是大明的军队。杨头人,靖州的那些人对你们怎样”梁权可想了一下问道。

“不好,”杨头人摇了摇头道:“整天的抢东西,抢女人。我们都不敢去哪儿了。”

“杨头人放心。我们就是来将那些强盗赶出去的。”梁权可保证道。

“这你放心。我们可是有法宝的。”粟铁花神秘的笑道。

一旁的梁权可听她这么一说知道她又想看炮火表演了。于是便让炮兵在寨子外的空地上摆上了一门6磅炮。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乡民来看热闹。他们都好奇真个黑色的有轮子的大家伙是干什么用的。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只听一声巨响。烟尘过后乡民们惊讶的发现寨子前的那个土丘竟然缺掉了一个角。当下又是拜神,又是祭祀的以为山神发怒了呢。当粟铁花向他们解释过后。侗寨的乡民便将义勇军奉若神明。而那杨头人更是拍着胸脯保证周围的寨子一定会助义勇军一臂之力的。

襄阳城外炮火已经持续了三四个时辰了。让张家玉觉得难以想象的是在炮火停歇时他依然能看见城墙上有人影窜动。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义勇军对襄阳城发起了总攻。虽然已经得到白旺部被歼灭的消息但襄阳守军异常顽强的抵抗着义勇军的进攻。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依托着残余的水军襄阳城竟然顶住了猛烈的炮火。义勇军的炮火一度轰塌了部分城堞,但城中守军立即率兵民填修。不少襄阳城的老百姓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