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2 / 2)

命运的抉择 黑色柳丁 2409 字 2023-10-04

“不,我很喜欢这名字。从今天起我就叫李海了。谢谢,孙姐儿。”

“先别谢我。我可是有要求的哦”

“要求”

“就是要你成为一个伟大的船长。你是否有决心让你的名字在这海洋上传唱。”

“让我的名字在海上传唱”

“就象那些伟大的船长一样。”

“让我李海的名字在海上被传唱。是的,总有一天我会让李海这名字在海上传唱。”李海的心中燃起了熊熊烈火。

看着李海的样子孙露发现自己并不用为缺乏海上人才的事担心了。只要有象李海这样热爱大海的青年存在就不怕没有海上的勇者。

在孙露下桅杆时,她忽然又问了李海一句:“李海,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今天是冬月初九啊。孙姐儿怎么了”被孙露这么没头没脑的一问李海也不知所以起来。

“李海,你知道吗。按照詹母斯他们的历法。今天是12月31日,是1640年的最后一天。”孙露幽幽的说道。

“那就是詹母斯他们的新年咯。孙姐儿,想给他们过年吗”

“啊,算了。你还是早点下来吧。晚上港口里很凉的。”孙露挥了手下了船。留下了一头雾水的李海。

是啊,李海或许不晓得这即将过去的1640年是多么的重要。就在这一年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是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水岭。过了今天世界将跨入近代史。也就是从这时起欧洲各国开始将中国远远的甩在了后头。

呼,第一章终于写完了。写的有点象rg游戏。很对不起,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许多地方都不成熟。谢谢,大家的支持。恩,下面的第二章主要是讲发展的。柳丁现在正在努力找资料但愿在第二章里别有太多的bug。还有就是柳丁在第一章里只研制了纺纱机并没有研制其他东西。有大大说第一章里出现了无线电那纯属误会。如果说是问两条船怎样联系的话。我可以告诉大大那用的是旗语。

第二章第一节

崇祯十四年的早春,洛阳城被批上了一身银装。隐隐之中透着一股子的萧瑟之气。原本由于连年的饥荒变得冷冷清清的菜市口今天却热闹非凡。虽然所有人都看上去面黄肌瘦,但这些人仍兴致勃勃的顶着寒风来到菜市口。原因很简单今天在这里将有一位尊贵的犯人被处决。这个人就是明王朝的福王朱常洵。当刽子手的钢刀将朱常洵那苍白而肥大的头颅砍下时。刑场上一下子爆发出阵阵欢呼声。一瞬间,“闯王万岁”的呐喊声传遍了整个洛阳古城。

站在城头的李自成冷冷的注视着这一切。他明白在朱常洵人头落地时他李自成在百姓中的声望达到了最高点。李自成扫了一眼身边的追随者们。他们中有田见秀﹑刘宗敏、刘芳亮这样可与韩信媲美的大将。也有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不亚于萧何的谋士。想到自己从一个牧羊娃一路走到今天这一步。李自成觉得接下来的时代将是他李自成的时代。是的,当年朱元璋也不过是个乞丐罢了。他做得了皇帝。自己怎做不得。抬头望着异常湛蓝的天空李自成在心底不禁呐喊道:“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同样是崇祯十四年的早春,同样的一幕发生在了襄阳。当明王朝的襄王朱翊铭人头落地时。相信此时的张献忠望着同样异常湛蓝的天空也在心中勾画着自己大西帝国的蓝图吧。

和李自成、张献忠满怀壮志雄心的心境不同。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在自己的御书房看着窗外异常湛蓝的天空。刚才在朝堂之上面对流寇下洛阳克襄阳连杀两名王爷的情况。满朝文武竟然拿不出个办法。朱由检也早已习惯了那些大臣们每天没有营养的朝堂对质。现在除了流寇作乱之外。关外的清军也从正月起对锦州发起了进攻。锦州城到现在都还被围着呢面对与流寇和清军的两线作战朱由检觉得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想到这儿朱由检不由的狠狠咒骂起来:“这些该死的流寇”忽然朱由检又想起了袁崇焕,那个被自己凌迟了的袁崇焕。如果他还在会怎样呢朱由检很快的打消了这个念头。自己没有做错。朱由检坚信自己是个英明的皇帝是大明的中兴之主。做为中兴之主的自己又怎会错杀忠臣呢

而在遥远的关外胜京皇家狩猎场上骑在马背上的皇太极看着这同样异常湛蓝的天空。锦州被围已经好几个月了相信过不料多久就会被攻陷了。根据线报明朝军队正忙着应付成群的流寇呢。这对大清来说是各千载难逢的机会。自从即位以来这个天聪皇帝就一直小心翼翼的经营着这个年轻的国家。这些年明朝的情况让皇太极看到了入主中原的希望。“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先辈的志愿自己是否能完成呢想到这儿皇太极突然咳嗽了起来,雪白的丝帕上留下了触目惊心的鲜血。

当这个时代的枭雄、皇帝们各怀心事的看着这异常湛蓝的天空时。他们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岭南一个19岁的女孩也在象他们这样看着天空。但现在孙露眼前的天空却阴霾的很。不过在孙露看来只要没有暴风雨就行。不知道今天船队会不会回来。孙露现在的心情只能以喜忧参半来形容了。前几个月詹母斯完成了汉威公司的第一笔生意。从南洋回来的詹母斯不但带回了孙露想要的各种器材和武器。还运回了大量的粮食和种子。这正好赶上了今年的春耕。说到春耕就不得不提起了孙露这段时间的疯狂收购行动。由于这个时期的广东沿海地区受内乱外侮的摧残,田地多荒芜,农民多失业。田地的价钱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于是孙露就乘机收购了大量的土地。再以农村合作社的形式转包给当地农民。要求分十年的期限还清购地的款项。而桃源山庄向农民提供农具和粮食。并保证每块田地的税收由桃源山庄负担。农民只需在收获后将粮食按市价买给山庄一不分就行了。刚开始没人相信这几乎是白送的事是真的。但后来在几个胆大的农民尝试下。发现桃源山庄并没有食言也没有将这些农民变为佃仆。于是桃源山庄有个孙大善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新安县乃至周遍地区。而孙露则成农民口中的转世观音。不少农民还要给她立长生碑呢。

孙露可没心思关心是否立长生碑的事。现在在农民中博得好口碑确实不错。但由于知道了桃源山庄的政策。那些地主们不再以低廉的价钱卖给孙露土地了或是干脆将地价涨了几十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