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3(2 / 2)

牡丹真国色 柔桡轻曼 2325 字 2023-10-04

gu903();接下的日子过的也算顺心,没什么烦心的事儿,转眼就是一个多月后,听闻宴王这会子已经朝着安阳攻了去,牡丹心中甚是担忧,就在这担忧中,她迎来了自己生产的日子。

这两个月虽说养着身子她也没敢胡吃海喝,每日都是定时定量的,运动量也差不多一天一个时辰,且早就安排好了接生婆,等着牡丹这天夜里察觉一阵阵的腹痛,立刻就晓得是怎么回事了,她刚动了子,睡在榻上的抱琴就醒了过来,麻溜的点了油灯,来到了牡丹床头,“夫人,可是要生了”

牡丹没想过阵痛会这么痛,吸了口气,点了点头。抱琴立刻开了房门把丫鬟跟接生婆都叫了起来,丫鬟们虽然慌乱好在再抱琴的指挥下很有序的做着自己的事儿。

沈雁蓉也给吵醒了,晓得牡丹要生了,急的不行,站在院子里都不知该怎么办了。

接生婆进去都快两个时辰了,看了眼天儿,天都快亮了,她心中担忧的不行,问抱琴,“抱琴,你说夫人这怎么还没生出来怎么这般长的时间这生孩子怎么都不叫一两声”她可是听说生孩子疼的很,疼的死去活来的,牡丹姐这都不吭一声,她担忧的很。

抱琴安慰道:“姑娘别急,生孩子就是这样,很慢的,夫人不叫是因为夫人晓得生孩子要保存体力,这一喊一叫的,劲儿都没了,可怎么生孩子是不是姑娘别担心,夫人肯定没事的。”

眼看着天越来越亮,那边的冯君泽跟迟宁沛也晓得了这事儿,都在外院候着在,眼看着就到晌午了,结果还是没动静,沈雁蓉觉得自己身子都快软了,这算算都五六个时辰了啊,她正觉得自己快要受不住的时候忽然就听见房里头传来一阵奶娃嘹亮的哭喊声,她整个人彻底一松,瘫在了位置上。

作者有话要说:生啦

第119章

产婆开了房门,笑眯眯的出来道:“恭喜了,夫人产下一子,母子平安,重六斤六两呢,真真是吉祥的数字”

才出生的孩子见不的风和太刺眼的光线,孩子被另外一个产婆抱在待在房间里头,沈雁蓉和抱琴忍不住进了房饶过屏风,屋子里淡淡的血腥味,两人却全然不在意,先上前看了沈牡丹。刚生下孩子,她满头大汗的,整个人虚脱的不行,这会子瞧见雁蓉跟抱琴进来,只冲她们笑了笑,让产婆抱了孩子过来看了一眼,孩子哭了会,这会子已经闭上眼睛睡着了,看着粉嫩嫩的孩子,沈牡丹心中柔软的不行,她伸手碰了碰孩子的小手,这才让产婆抱着孩子过去给雁蓉和抱琴了,自己沉沉的睡了过来。

虽说已经找了奶娘,沈牡丹最后还是没让奶娘给孩子喂奶,而是自己喂得,她晓得奶娘的奶水都一两年了,没什么营养,遂睡了两个时辰之后就让奶娘抱着孩子过来亲自喂了奶。最开始几天有些麻烦,后来奶水也渐渐多了起来,孩子也能吃饱了。

婴儿时期的孩子除了吃就是睡,转眼就是一个月后,天儿开始冷了起来,也传来了宴王的消息,宴王已经攻打到了安阳,此刻战事正激烈着。牡丹心中担忧,每日都会祈求宴王平安归来。

入秋了,牡丹也不好这时候启程回平陵了,只打算等着孩子在大些启程,这一路颠簸的怕孩子受不了,毕竟这时候不如后世,孩子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可都是大毛病。

转眼又到了深秋,孩子的名字还没起,牡丹只给起了个小名叫九月,因为孩子是九月生的,打算等回了平陵之后见到宴王,在让宴王给孩子起名。

孩子已经三个月了,会抬头了,每日睡觉时间也少了许多,每天都会跟牡丹玩会,这日沈牡丹正让九月趴着床上抬头,外头忽然传来冯君泽求见的消息,让丫鬟们都退了下来,这才见了冯君泽。

等冯君泽进来,满脸都是掩不住的喜悦之情,道:“王妃,殿下大胜,已有捷报传来,另殿下还让人给王妃送了信过来。”说罢,把手中的书信给了沈牡丹。沈牡丹压下心中的激动,拆开信封看了起来,上头的话不多,只有寥寥几句,大致意思是说,已攻下安阳,宣帝和太后已经被困在宫中,他此刻正在宫中处理善后事宜,只怕这段日子都会有些忙碌,不能来看她了,另外说想把上京迁移到平陵去,后面又说很是想念她,想念孩子,问了牡丹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牡丹当然晓得前世宴王胜利后就把京城迁移到了平陵,她自然是赞成了,也给宴王回了信,“殿下大安,我一切安好,于九月三日产下一子,重六斤六两,小名九月,我跟九月都很好,只如今天气转冷,路上颠簸,九月太小,怕路上有什么事,故实在不易这时启程回平陵,打算等开春后,九月大些在启程,殿下以为如何另,上京迁移到平陵很好,只今后事宜很多,殿下肯定很是繁忙,要多注意身子,不必担忧我与九月,我与九月盼着日后与殿下的相见。”

写好回信,封上火漆,牡丹就把这信交给了冯君泽,这才让他出去了。

不到一个月,宴王称帝,此事昭告天下,年号改成太初,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头三年各种税收减免二成,帝都迁移至平陵,各处的百姓都是一片欢喜之意。对于老百姓们来说,谁做帝王跟他们根本没有关系,只要不加重各项税收就好,如今头三年减免二成税收,大家心中自然欢喜的很。

太初二年三月十六日,宴帝回到平陵,百官相迎,平陵城内人头攒动,都是一睹宴帝风采的老百姓们,辰时三刻,只瞧见一高头大马踏进城内,身后跟着一队队穿着黑色盔甲,佩戴兵器,井然有序的侍卫。最前头的高头大马之上坐着年约一二十五六,面容俊朗严肃,穿着一身龙袍的男子,这人正是当今新帝宴帝。

随着高头大马入内,文武百官叩拜迎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身后的老百姓也都跟着跪了下来,声音激动的跟着喊着。

宴帝和侍卫进了城朝着王府而去,文武百官也都跟随而上,只留下熙熙攘攘的老百姓们,激动不已议论纷纷的。

“宴帝勤政爱民,如今成为帝王真是咱们的福气啊。”

“可不是,这场战事总算是安定了下来,虽之前咱们平陵城的老百姓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