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5(1 / 2)

鼎宋 草上匪 2207 字 2023-10-03

王冲暗叹,孙羲叟真是怎么说呢,猪撞了树上,天降大运

可这运气,又怎么会落在自己身上他才十七岁啊,十七岁的官人满地走,十七岁的安抚司书写机宜,大宋什么时候见过这事可跟西南形势变化没关系,连征辟他的孙羲叟都直言,这事肯定成不了。

王冲看向江崇,难道是他说动了赵佶

江崇踌躇一番,叹道:“我便有心,也居不了此功。如你之前所言,我们只求归来州成事,守正你个人之事,我是作持平论。否则与孙安抚太一致,会惹得官家不满。”

那到底是谁在这事里起了作用呢靠孙羲叟自己当然不可能,他只有建议权,赵遹也不像。与赵遹相处虽短,王冲却感觉得到,赵遹对自己并不纯是好感,何况他在朝中也无大能量。

再算算跟自己势不两立的邓家,以及听过很有恶感的王家女婿郑居中,王冲真找不出能替自己说话,压下满朝文官议论的大人物。那么梁师成高俅不可能,这两人虽权势熏天,也不是事事都能沾的,尤其是他这个十七岁少年任官安抚司要职一事,关系到大宋文官体例,宦官和宠臣可不好参与。

难道是蔡京

王冲就觉一股恶寒自心底升起,下意识地打了个寒噤。可再细想,之前在华阳与卢彦达一系对敌,那时他就抱住了许光凝的大腿,偏向旧党阵营,蔡京怎么可能替他说话为他这么个小人物甘冒士林汹汹非议

想得头痛,王冲无奈地道:“廉访径直说吧”

见王冲这个似乎无所不知的家伙也头痛了,江崇颇为得意,低声道:“是王宣和,王将明。”

王宣和王将明这是谁

王冲依旧茫然,江崇再道:“西北事有童相和蔡太师在,王宣和有心锐进,无地伸张,便看中了西南。朝廷议孙安抚的奏章时,大臣都责孙安抚生事,王宣和却作异议,不仅护孙安抚,还为守正你说了一通好话”

见王冲还没明白,江崇道:“王宣和背后便是梁师成,得官家青睐,年初又得大用,便是蔡太师,也不能抑其锋芒。”

王冲再一品,心中的恶寒转为沸腾的岩浆,他失声道:“王宣和,莫非是王黼”未完待续。。tddgt

第一百三十六章周公王莽皆未显

沿着车水马龙的汴梁马行街,西面尽头就是皇城。本文来自华灯初上时,街道两侧酒楼纷纷支起彩灯,有如仙境霓虹,又一个不眠之夜即将到来。

一头骡子载着一个绿袍官人行在道上,来往行人没谁往他身上投去一眼,这里是东京汴梁,别说绿袍子,就是红袍子行在街上,也引不出多大动静。

这官人不到三十,颧高额宽,看上去很是刻板。一边行着一边默默注视街上的盛景,跟在左右步行的随从该是习惯了他的脾性,没人开口出声。

不多时,骡子转入小巷,马行街的喧嚣渐渐消散,代以货郎吆喝,街坊闲聊,夫妻打骂和小儿吵闹等杂声。

来到小巷深处一座不大的院子前,官人下骡入院,还没进院门,就听后院妇人的呵斥声透到院门:“张家的鸡子是什么样,我还认不出来你这贱婢,敢拿其他家的便宜货充数,胆子哪里来的滚去柴房呆着,再哭闹就把你的身契转给刘花牙由得他随处卖”

官人微微叹气,循声到了后院,温言道:“娘子何必盯得死硬,小节而已,不要太往心里去。”

后院里,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妇刚把丫鬟打发走,听得这话,都没顾着起身相迎,薄薄的嘴唇又翻动起来,如吐瓜子皮一般数落道:“你若是朱紫在身,我又何苦在意这些零碎一个太学学正,能养起这个家今年你都二十七了,二十七了,秦桧你是一点也不急现今门路这么多,没见你去探过谁连我们王家亲戚,你都不去走动。你要身正影正。我也知道,可太学也没谁巴结过你,你还真一门心思学包龙图不成”

秦桧伸臂由侍女更衣,劝抚道:“娘子你也说过,现今朝堂变幻不定郑居中、邓洵武已势衰,蔡太师么,与你们王家又不合。找谁都不合适,还是立稳己身要紧。我才二十七岁,还年轻。”

秦桧妻子王氏哼道:“二十七岁还年轻王黼才三十七岁现在已是尚书左丞。你十年后能作到宰执”

秦桧无奈地道:“王将明就是个异数,哪能与他比不过”

他很有信心:“十年后就算不得宰执,侍从两制却是有望的。”

王氏哼道:“王黼终究大你十岁,也不好比,那就用小你十岁的比。华阳那个王冲。吏部已经差注了,迁他为修职郎,泸南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官比你大一品,差也比你重许多,他今年才十七”

秦桧失笑:“那只是选人,我是京官”

王氏却道:“选人又怎么了那少年在蜀中学名远扬,现在又有了官身。两三年后考个太学上舍出身,那时再得用是什么出息到你这个年纪,你还在枝上,人家已在顶上了。”

秦桧叹道:“娘子。那少年你也说过,苏黄外门子侄,还差点成了你们王家人,是个非凡人物。怎么好拿来比”

接着他蹙眉:“吏部已经差注了”

王氏没好气地白他一眼:“我是去郑家串门时听的,为了你的前程。我一面管着家,一面还要与贵人家眷来往,你能早些出头,也免得我整日在外流连,被人翻嘴皮子说闲话。”

秦桧却没听下去,摇头道:“言官都没说话十七岁便任实差,还是安抚司重职,这有违百年体例,大坏本朝吏治”

换了轻薄的大衫,秦桧却觉浑身燥热,扇子跟脑袋一并摇着:“朝廷越来越不成样子,后事堪忧啊。”

王氏自不理会秦桧之忧,再道:“正是王黼说的好话,当日邓洵武批驳孙羲叟的奏章,说到辟举王冲之事,就以一句太过年少,不合体例带过,没想把王黼挤了出来。王黼新晋,炙手可热,言官都是群顺风呱噪的鸦雀,哪个愿触霉头”

王黼任尚书左丞,也即以前的参知政事,还不满四十,如此年轻的宰执,旧时也不合体例。蔡太师以此由进谏过,怎奈官家用王黼心切,这事也就轻飘飘过了。邓洵武又拿来说事,正戳中王黼之心。

gu903();“这便是党争争起来,连官制体例都不顾了,这个王将明,我看也长久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