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2(2 / 2)

一品富贵 午后方晴 2444 字 2023-10-03

gu903();北宋立国时诸将士轻视他,让他对这些将士不放心。

安史之变,藩镇割据,五代更替,给国家与百姓带来了沉痛的教训。

军事上赵匡义一直是短板。

应当来说,也不全是坏事,举宋一朝,武将没有形成国家危害,至少内部比较安定。

让宋九感到惊讶的是他发现赵匡义非是想黜武重文,朝廷拨出更多的钱帛用于豢养兵士,制造武器盔甲,赵匡义本人时常检阅禁卫军,又刚刚在城南建阅兵台,由崔翰指挥,检阅所有京畿地区军队,看到长达二十里路的军队号令如一,阵型整齐,赵匡义十分高兴,将他的黄金衣带赐给崔翰。

但是,但是

有军队,没有得力大将能成么或者大将积极性不高,又能打好仗么

强行劝阻是不可能的,为了这件事,宋九想了许久。

看着赵匡义,宋九道:“陛下,臣以为一个人想要成功,一是天运,二是努力,三是智慧。青年有作为的唐明皇造就了明相姚宋二张,晚年昏庸安于享乐的唐明皇却造就了李林甫的专权,杨贵妃艳名史册,杜子美的悲凉诗篇,唐朝的衰落。若是臣不遇到陛下,也不可能坐在政事堂议事,这同样是臣的天运。”

宋九对后来一句名言很不耻,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九十九的汗水,然而若没有运气能成么若是爱迪生跑到工匠为下品的明清,他能不能有那样的成就

所以一个人的成就七分打拼,三分天注定,这个七分打拼里还包括了努力与智慧,运气在一个人作为当中占的比例不低。

当然,宋九在这时说这句话,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不过赵匡义古怪的看着宋九,不知道宋九说一个人能不能成功,与削节度使之权有何关系。

第三百四十四章矫正下

宋九徐徐说道:“同时要努力,若是臣不努力,谦逊,兢兢业业,就是陛下包庇臣,其他人不认同,纷纷弹劾,陛下也不得不将臣的官职拿掉。”

赵匡义额首。

“但不能忽视智慧,臣年少时不知事理,一心想考取进士,然诗赋非臣之所长,屡屡落第,若是臣不改变方向,从此定会泯然众人矣,甚至此时会十分落魄。然而臣改变了方向,发挥臣之所长,渐渐进入先帝与陛下法眼,这就是智慧。”

“决策也需要智慧,臣首先说节度使由来,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前期唐朝强大无比,往往多次以少胜多,伤亡也不大,因此每次出征所获足以弥补军费赏赐抚恤费用,将士积极性高,又有充足的耕地安置府兵家属,故造就了一支强大的府兵。后来唐朝自高宗晚年,武则天渐渐掌权薛仁贵兵败于大非川起,伤亡越来越大,纵观武则天掌权时起,在她手中唐军就被契丹与吐蕃伤亡了近五十万之众。”

前世宋九对武则天褒大于贬的。

这一世看了更多史书,认真反思,却是贬大于褒,虽然在内治上武则天还可以,但在军事上太差了,诛杀诸多名将后,每战每败,大非川之战,青海之战,寅识迦河之战,罗汗山之战,黄獐谷之战,东硖石谷之战,往往一败就伤亡多达十万军队,若放在三川口之战,仅伤亡数千军队就震动朝野的宋朝。简直不可想像。

不能因为武则天是一个女人做皇帝很了不起,就将武则天无限地夸大。

“伤亡巨大。赏赐不足,耕地紧张,产生恶性循环,再加上府兵征调速度的缓慢,由是府兵制度崩溃,唐朝这才设置节度使制度。才开始是比较好的,对外数次战役,胜多败少。国家也渐渐强盛起来。但因为唐朝武将也入相,李林甫为了专权,剥夺汉人为节度使领兵作战的机会,多任胡人为节度使掌兵。不一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例如党进将军,唐朝的黑齿常之。哥舒翰,高仙芝等人。然而唐明皇越来越昏庸,无限放大节度使之权,安禄山一人兼带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有行政权,有兵权。有财权,还允许他铸钱币,其管辖面积胜过了北汉数倍,几乎囊括了河东河北大部分地区,比吴越面积还要更大。由是尾大不掉,这才产生了反心。若是他仅有一镇节度。敢不敢谋反”

“未必”卢多逊想打断宋九的话。

“卢公,我知道,唐朝后来许多藩镇管辖面积不大,可也不听朝廷调动,五代时更糟糕,但那是国家衰微的产物。我也非是反对朝廷此举,仅是说节度使的由来,以便决策。”

“有两点,这些年边防军对契丹始终占据着上风,有诸将的功劳,也有政策上的便利,他们可以独立调动地方赋税,可以多商盈利,也有了钱帛招募勇士,收买密探,奖励将士,若是全部收回去,那会造成什么后果”

不但如此,赵匡胤还善待这些大佬,郭进修的豪宅超过皇家规模,大臣弹劾,赵匡胤反而大骂,让郭进有事急速造来,无使复言。

所以马仁瑀敢孤军深入,将幽州西北数州抢之一空,再加上田钦祚三千打六万,契丹人才寒了心。

不然契丹岂能坐视宋朝平安的将南唐收回去

这个就不能说了,赵匡义会很不快的。

“其次一旦全部取消节度使,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大战来临,如何保证胜利”

“那你认为如何”赵匡义眼中略略闪过冷意,沉声问道。

“节度使制度危害严重,此时取消,上下赞同,这是天运,也是天时。但臣以为还需要智慧,与努力。”

“何为努力与智慧”

“努力与智慧就是聪明的定位,吸其长,去其短,以便正确的决策。这些天臣一直在考虑其优弊,始终还没有完全想明白。但臣以为可以取消,也要保留部分。首先是中原与南方危害不大,这些节度使可以取消,让官员正常治理,以便政权集中,利于国家统治与安宁。但西北与北方的边区却要甄别出来,未必设节度使,但可以设置一些观察使与团练使,而且这些边区百姓耕地少,多是兵士屯田,朝廷可以将财政税权继续下放给诸将士,以便他们灵活机动的对付来犯敌人。不过管辖范围要进一步缩小,好使一些将领不会产生野心。”

赵匡义脸上阴冷终于去除,出现犹豫之色。

“再者,人有所短,也有所长,文人长于治理,武将长于领兵作战,固臣以为这些观察使与团练使必须由武将来担任,文官莫要干涉。最后就是轮戍制度化,诸将士轮戍三年一换,分成三班,以便让各个团练使与观察使了解大部分下属,弥补轮戍制度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一些缺陷。”

“诸卿,你们意下如何”赵匡义看着薛居正、沈义伦、卢多逊、曹彬、楚昭辅、潘美与王仁镐问道。

薛居正与沈义伦沉思,曹彬习惯性的沉默,潘美与王仁镐权利稍小,这是很大政策的变动,不好插言,并且潘美还需要避讳,倒是楚昭辅说了一句:“若是这样,臣以为可以。不但扬长避短,而且避免了矫枉过正。”

“那就这样吧,卢卿,你来草诏。”赵匡义道。

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雷霆般地通过执行,以免产生意外。

卢多逊写草诏,还不能称为诏书,必须由知制诰再誊抄后,才能称为真正的诏书。

宋九又道:“臣刚才说的是将,还有兵问题同样未解决。”

“说来听听。”

“先帝有惩唐朝府兵制度与藩镇制度的弊端。固将禁兵养于京城之中,然而这个弊端更严重。”

“继续说。”

“若陛下想听

gu903();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