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现,自己其实很适合这种场面,因为他不但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反而感到非常兴奋。
骑兵近距离短刀突刺,这是当初他参加军训时就学过的技巧,虽然短刀不能像长刀那样肆意劈砍,但在这种近距离作战的时候,却远远比长刀好用,清兵的马队早已停滞不前,而他们却开始加速,在对方还没有醒过神的时候,雪亮的短刀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对象。周鲤甚至看到那个家伙如梦方醒,发现敌人来袭的惊恐眼神,以及那种对生存的强烈渴望,可这并不能成为阻止他的理由,因为如果这家伙活着,和他对阵的自己就要死,自己所守护的百姓和国家就要死。
所以,无论对方是有高堂父母,妻子儿女,还是有什么其他的理由,他都必须要死
狭路相逢,勇者胜
短刀壁上血槽中喷溅出来的鲜血,洒了周鲤满头满脸,他顾不上去适应这种让人有些恶心的味道,伸手摸向腰间的短铳,冲着另一个已经猛醒过来,正满脸狰狞冲他扑来的家伙快速举起,瞄准,发射
看着缓缓倒下去的尸体,周鲤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没有一丝怜悯,这是国战,不是江湖好汉们惺惺相惜的时候,上阵杀敌,问心无愧。
“那小子是个皇族,腰上系着黄带子”正当周鲤沉浸在自己逐渐升起的杀道中时,不远处的马大山却像突然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视自己身旁的对手如无物,神情亢奋的指着已经失去马匹,正在乱阵中狼狈走动的固泰,大叫道:“抓住此人,大伙儿都能连升三级,跟老子杀”
他这么一喊,其他的顺军似乎也反应过来,固泰的打扮其实和其他清军没什么两样,最多穿了身好些的盔甲,表明他是个军官,但军官大家伙儿见多了,虽说杀了能赚取不少军功和赏银,但终归也就那么回事。可固泰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在上阵杀敌的时候还在盔甲的腰腹处系了一条黄带子,大顺和满清不是第一天打交道了,何况先帝在的时候,出于孙子那句知己知彼的明言,曾经特意在军中开展过学习班,给所有的军官和士兵讲授满清的历史、作战方法,以及各种习俗,顺军中人都知道黄带子表示着什么,这厮无论什么官位,至少也是个皇族。
的确,固泰可能想表明自己是一名皇族,拥有皇族应有的一切骄傲,以及肃亲王府的高贵血脉,可这些东西在顺军看来,只是闪闪发光的银子,或者是将军们颁发的军功章,简拔令。
听说这里有一名满清皇族,顺军都像久旷怨女遇到流氓一般,发疯似的围了过去,争先恐后的要和这位皇族来一次亲密的身体接触,固泰似乎也发现了不妥,尽管在乱军之中他没有听清马大山喊了什么,但看顺军那几乎发出绿光的眼神,以及那种想要将其生吞活剥的模样,突然没来由的感觉到一阵害怕。
满清已经不是当年的后金了,他们作战虽然依旧勇猛,但已经不复当年的野性难驯,就好像北宋时候的辽国,南宋时候的金国,他们的确从部落变成了国家,整体实力逐渐强大起来,但这种强大所付出的代价也显而易见,在占据了辽东一段时间,并且在汉官们循循善诱下建立了还算不错的典章制度后,他们逐渐的被汉化了。
固泰就是被汉化的典型例子,他武艺不错,同时识文断字,胆量也算是比较大的,但他却再也没有祖先们那种挨一刀换俩烧饼的野蛮气质,相反这个在温室中长大的小王爷很在乎自己的性命,当顺军向他张牙舞爪的杀过来时,他果断的选择了逃跑。
第一百一十二章一扫光
更新时间201212108:57:56字数:2165
无论是顺军还是清军,乃至于从小将固泰照看到大的蒙克巴亥,谁都没有想到,但遇到这种还算不上非常危险的境况时,固泰竟然转身就跑,以至于正要围拢上去,却因为怕这名满清皇族暴起反抗,所以减慢推进速度,打算用技术型方式将其拿下的顺军都呆住了,一时间竟然忘记了要去追赶。
“娘的,看什么呢,追啊,那厮就是个软蛋”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周鲤,县保大人乃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手,眼看着一条大鱼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滑走,哪里还忍耐得住,手中短刀猛挥,将挡在面前的对手撞开,纵马向前追去。
清兵显然也感觉出了顺军的异常,随即发现他们的目标正是自己的首领,一位非常尊贵的小王爷,肃亲王府虽说在豪格死后就已经失势,但毕竟还是皇族,对于普通的满人来说,属于高不可攀的存在,是他们共同的主子,若是这位小王爷出了什么事情,其他人恐怕全都要面临被处斩的命运,家人后半辈子估计也要被送去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对前途命运的担忧,加上还没有完全丧失掉的血气,让这伙儿清兵迅速向固泰靠拢过去,用圆阵将小王爷包围起来,以方便他逃走,可他们却没有想过一点,这种逃亡方式本身就是个极大的破绽,尤其在他们人数还占优的情况下,足以将原本的优势彻底转化为劣势。
大顺那边也都是百战老兵,非常善于抓住机会,很多人趁这个时间点将火铳重新装填,加上之前一直做佯攻的那五十人也还没有发射,一时间上百支火铳再次打响,无数铅丸向围拢在一起,目标非常明显的清兵飞去,瞬间便将圆阵打穿,据周鲤目测,这次的效果比之前好得多,至少干掉对方二十多人,可能还会更多。
其实即便到了这个时候,清兵那边人数依然占优,若是他们能够发觉自己的错误,果断转守为攻的话,其实并非没有一搏之力,奈何固泰小王爷此时已经铁了心要走,那些一心死拼的也只能跟上保护。其余胆子略小些的本来就被两次火铳齐射打懵了,这会儿正琢磨着是逃走还是反击,见那些熟悉的勇士们都已经开始撤离,自然也果断选择了跟随,两百多名清军骑兵顷刻间撤离战场,跟着固泰向北方逃窜。
士气这种东西真的很奇妙,此消彼长绝不是说说而已,之前两军相遇,顺军虽然并不像前明那样害怕满清,可也丝毫不觉的轻松,毕竟汉人对这种北方游牧民族来说,在战斗方面有着天然的劣势,这种劣势体现在骑兵方面则更加严重。前明的九边军大多只是据城而守,唯一有些反击能力的辽东铁骑,最多也只是用精锐和对方常规部队打个平手,而大顺军队虽说比前明强了不少,无论装备还是胆气都有了质的提升,但在骑兵对攻方面却依然讨不到什么便宜。
所以在最初交战的时候,大伙儿还是非常谨慎的,充分利用手中的火铳来抢占先机,哪怕将对方打蒙之后,除了周鲤等少数人使出了短刀冲锋之外,其余人也没有靠的太近,而是拿着弓弩在旁边境界,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暴起发难。
可现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