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乃是冬日,热茶凉得很快,不过一时半刻,茶盏上就没有了蒸腾飘荡的热气。但她还是将茶盏拿在手中,借着茶盏的遮挡,偷偷地瞄着屋子里伺候的青姨娘。
青姨娘也记挂着自己的女儿,不是地将视线递过来,注意着这边的动静。
这时,上方绣茹略皱了眉头,问:“母亲,策哥儿可寻着老师了”
他家祖上世代在民间行医,到了她父亲时,考入太医院,如今二十多年兢兢业业,也就只是一个正六品的殿前太医,勉强避开宫闱争斗,明哲保身。但下一代,父亲却是不愿意他们再入宫中的了。
故而虽然大哥在精研医学,以承祖宗衣钵,但策哥儿,家中却是想着他能参加科举的。
策哥儿本身就在读书上有些灵气,如今也就缺了一个好老师而已。
李夫人听得一向懂事乖巧的女儿这般问话,鼻间陡然一酸,眼睛都有些晕红,只有声音一如往常:“已经有些眉目了,只等过些日子,策哥儿上门见过,差不多就能定下来了。”
下方绣芷听着上头母女二人的对话,心中嗤笑一声,但过后却又想到了自己,不由得也有些自伤,暗中念着要早早谋算。
绣茹听着母亲这话,又想起这几日吹过耳边的大大小小消息,心中有些酸涩。
沈澜这人,她其实也不太清楚,她知道的,就只有沈侍郎府庶出二子,养在嫡母身侧,自小入宫为三皇子伴读,别的就不太清楚了。但有一点,她还是知道的,这个沈澜,如今还未满十四,身上没有功名。
便连童生,他也不是。
李夫人低头看了看怀中的女儿,稍稍一想,便知道缘由。
她微微低叹一声,却只搂紧了女儿,不说话。
要说些什么呢说为了儿子,为了家族前程,要将你定给一个庶子还是处境艰难的庶子
她根本说不出来,只能搂着自己的女儿。
绣芷抬眼看了看上方,正对上李夫人森然的目光,内中意思明显。
她低头将手中茶盏放到一旁的几案上,无人注意的嘴角微微勾起,抬头却是平常。
“母亲,女儿身体有些不适,便先回去了。”
她姿态恭顺,李夫人有些满意,直接点头应了。
“嗯,你且回去吧。路上注意些。”
绣芷点头,站起身,对着上方一礼,领着自己的大丫鬟转身就走。
绣芷一走,李夫人手在绣茹身上安抚地轻拍,目光却扫视过屋中众人,没一会儿,屋中就只留下了她的心腹伺候。
李夫人低头,手上动作不停,语气淡淡。
“茹儿,你父亲与我,替你相看了一个人家。两家已经议定,再过不久,就要正式交换庚帖了。到了如今,母亲要没想要瞒着你,就是朝中沈侍郎府上的二子。如今虽未考取功名,但他自小入宫伴读,读书用心,日后想来前程不差。另外,沈府张夫人也透了口风,你们二人成亲后,就会分家出府,你嫁过去,只要在沈侍郎府上住上一个月,就能做当家夫人了。旁人轻易拿捏不得你。”
成亲一个月就分家出府自己做当家夫人
这是欺负她年少还是怎的居然拿这话来欺她
分家出府那沈澜只是一个庶子,上头有嫡兄,下头弟弟嫡出庶出的都有,他分家出府,又能得到沈府多少东西
沈澜如今也就十四岁不到,听母亲的意思,沈侍郎府似要尽快成亲,不说仓促的婚事,就说成亲后,沈澜也不过十四岁,十五岁还不到。他还只是一个少年,当家这是在说笑么
他年纪小,身上没有功名,沈侍郎府更是撒手不管,这样的家主,怎能在这京城中撑起一个家
她做当家夫人她是家中嫡长女没错,自小在母亲身侧耳濡目染没错,但这不代表,她就真的能自个儿将这个家管起来
绣茹越想越是气愤,但她越气愤,面上便越是平静,只有一双褐眼通透如琥珀。
她默不作声,李夫人也说不下去,只能搂着绣茹静默。
绣茹静了一阵,抬头冲着李夫人笑:“娘,我知道了。”
自教导规矩后就少听见的这声娘,更是催得李夫人眼眶通红,眼中有水珠晶莹。可那水珠,到底没有溢出眶来。
绣茹偎着李夫人又坐了一阵,便告辞回去了。
李夫人看着女儿远去的背影,心头酸涩,可想起自己的儿子,那点子酸涩便被欢喜盖了过去。
绣茹一步一步走回自己的院中,神情安静。
身侧的丫鬟妈妈面面相觑,不敢多言。
回了院子里,绣茹坐在自己的绣房中,安静地继续自己昨日尚未完成的针线。每一针每一线绣过,绣茹的眼底就越加沉淀,内中风暴酝酿。
因着前段时间沈澜要议亲的消息传了出去,京中就很是关注沈侍郎府,故而没过多久,沈侍郎府替庶出二子定下了正六品殿前太医嫡长女的消息,就传了开去,可谓是人尽皆知。
众人好奇之下,也花了一番力气寻问其中究竟。
毕竟沈澜虽然年幼,身上没有功名,似乎又不得府中重视,但他的血脉出身摆在那儿,甚至可以追索到忠勇公,又是三殿下自幼的伴读,总有几分情面在,怎么就定了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
虽然是嫡长,但这殿前太医在这满是高门贵胄的京城中,还真是太不起眼了。
京城中人的眼力饱受考验,已经很明亮了,虽然沈侍郎府和张太医府上极力声明,但两家商议的条件还是透了出来。
这下,京城民众就越加躁动。
这沈侍郎府是怎么着的这不是要将庶子扫地出门么
难道是沈府中的当家夫人容不下这个庶子
不对不对,这个庶子可是养在当家夫人身侧的,要容不下,他早就不在了吧再说,沈府里可不只是这么一个庶子呢也不见其他的庶子庶女怎么样了
那,就是沈大人容不下自己的这个儿子了
这个猜测一出,众人便有些恍然。
也对,前不久不是才有人说,这沈侍郎府的二子与这新出来的嫡长孙有些相克
嫡长孙的地位众人都明白,那可是名正言顺的第三代传人。本朝还曾出过直接从皇上手中接过皇位的皇太孙呢。
再说了,似乎也有人说过,这嫡长孙命格兴旺,是个有前程的呢。
是了,这就说的清了。难怪了啊
众人联想往日间的传言,不由得你挤眉我弄眼,大家心照不宣。
既然想明白了,自然就要与他人说说,这可是好谈资呢
所以,过不了三五日,这样的流言就在京中流传了开来,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为了这事,沈明锦在上朝的时候着实招了不少的眼睛,更有人上本参奏。
穆帝虽然将折子留中,却还是招了沈明锦去问话。
三皇子齐暄和端妃娘娘在穆帝心里也有些份量,穆帝因此也对齐暄的一干伴读有些印象。而沈澜作为齐暄的伴读入宫进学七八年,虽然低调不出头,但在宫中口碑很是不错。
算起来,沈澜还真可以说是穆帝看着长大的。
认真、踏实、努力、不生事,这就是穆帝的印象。
而且,近些日子,齐暄还在穆帝面前提起过沈澜。
沈明锦本来被穆帝留在御书房,心中很是高兴,却不想,竟是问起了这事,心中霎时一冷。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