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船。
飞机降落在游船的甲板上,游船左右船舷各停着一架水上飞机,将云妮莎安置到其中一架飞机的机舱里,罗亦安叮嘱了驾驶员几句,便与飞行员各自登上飞机,载着云妮莎的飞机向北飞,直到印度。而罗亦安向西飞,直抵美洲。
也不知飞了多久,罗亦安只记得不久前他挂上了最后一个副油箱,长时间的飞行让他耳朵里尽是飞机的轰鸣声,终于,罗亦安看到了南美洲大陆,与此同时,他也收到了一个简短的信息:“期待你的到来”
第六卷隧道历险第142章辐射
厄瓜多尔,在西班牙语中就是“赤道”的意思,所以厄瓜多尔也可以译作“赤道国”。赤道横贯厄瓜多尔国境北部,安第斯山脉纵贯厄瓜多尔中部,将这个国家分成三个部分: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和东部。
由于安第斯山脉地存在,厄瓜多尔国内热带雨林与火山交互出现,地震频繁。著名的科托帕希火山,海拔5897米,为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
1969年7月21日,一个名叫莫里斯的阿根廷人,将一份上面有着许多见证人、并且已获得厄瓜多尔共和国承认的合法地契公诸社会,立刻引起轰动。因为这份地契讲述了一个令世人难以置信,莫里斯在安第斯山脉中印第安人的摩洛拿圣地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有记载,但不知为什么,此处现在拒绝游客访问发现了一条地下大隧道。
这条隧道在地图上标注为“圣地亚哥大隧道”。
这个大隧道在厄瓜多尔和秘鲁的地底延绵几百公里,特别是从洞口经过连续下垂三个万米的平台后总深度为225米,发现一座140米x150米的中央大厅,在这个大厅内有许多具有极大文化与历史价值的珍品,大厅中央有一把桌子,桌子的右边放着7把椅子。在7把椅子后面毫无规律地摆放着许多动物模型,有蜥蜴、象、狮子、猴子、豹、狼、蜗牛和螃蟹。
最令人惊异的是这些动物都是用纯金做成的,在桌子的左边摆放着金属牌匾和金属箔。金属箔仅几毫米厚,96厘米高、48厘米宽、这些金属箔看起来很薄很脆弱,但竖起来却不弯曲,它们像一本对开的书籍那样摆放着,一页连着一页,每块金属箔上井井有条地排满像用机械压上去的文字。考古学家法兰士估计金属箔至少有两三千块,在这些金属箔上的字体无人知晓。他认为这间金属图书室的创立者肯定想把一些重要的资料留传给遥远地未来,想让这些资料永垂不朽。
由于这条隧道内黄金数量多得惊人,故而它又被称为“黄金隧道”。
罗亦安一行是从秘鲁方向进入安第斯山脉的,他首先见到的是临海的悬崖石壁上那个著名的大岩画。
“这里,就是安第斯大烛台吗”罗亦安观察半晌,问随行的薇薇安。
“是的,这里就是安第斯大烛台,它似乎是黄金隧道出口处的标示。从大烛台往东南走数公里,就是纳斯卡高原,著名地纳斯卡高原”,薇薇安解释完,又补充说:“你来得很早,我们还有时间,要不,我们往东走几里,看看纳斯卡高原的情况”
罗亦安叹了口气,回头看了看自己的队伍。复摇头否决了薇薇安的建议。
在纳斯卡高原上。那些由许多奇怪线条组成的一眼难以望尽的鸟兽及几何图形,好像是巨人之手勾画出来似的,只能从300多米的高空才能俯视全貌。例如:一只苍鹰身长达900英尺。蜂鸟身长165英尺、兀鹰长达400英尺。
纳期卡高原上的图形一直是世界未解之谜,几乎每一幅神秘的图画都规模宏大,而且全都是使用艰难地方法制作,以一根连绵不绝地线条,小心翼翼的描绘出一个动物的轮廓。这类似地精细手法也显现在几何图形上,有些图形采用的直线超过5英里长,看起来如同古罗马的公路,穿越沙漠、伸入干涸的河床,翻越乱石,从头到尾保持笔直。
最让人惊异的是那些动物图形。当时没有飞机,不能从空中检视创作的进度,艺术家如何完成如此庞大、如此完美的图形站在地面上观看,这些图形只不过是镂刻在沙漠上的一条条杂乱无章的沟痕,只有从数百英尺的高空俯视,才能看到它地直正形貌,而附近并没有一座山丘可以提供这样的观景点。
纳斯卡高原的巨画虽然神秘,但罗亦安却不敢拖着队伍前去观看。因为,他的队伍是在太庞大了。
说罗亦安的队伍庞大。不是在于人数,而是他的补给物资实在数量庞大。
罗亦安的整个队伍只有15人,都有佣兵界最精干的人手组成,每个佣兵都有一个绰号,表明他的特长或者性格。
接受上次地底探险地教训,罗亦安这次有针对性地带起了补给,光是照明用的可充电高能锂电池,就做到人手一块。此外,由于传说中“黄金隧道”长达数百公里,为此,整个队伍备足了食物。至于各种地底探险所需要的辅助设备更不能少,每个队员背得东西都压弯了腰。
这还不够队员们所携带的这些随身物资只够应付十余天的普通探险工作,而圣地亚哥山谷又是一个放射性污染极为严重的地带,为此,防化服等设备也必不可少。综合算起来,需要的物资远远超过了人的负载能力。为此,罗亦安不得不制定了一个滚动式前进的方式。
他所带领的这支小队,将首先在圣地亚哥山谷建立一个前进基地,然后召唤运输机低空潜入,将他们所需要的后续物资运载到前进基地。而后,这个小队将轻装前进,等扫清前方障碍后,在采用蚂蚁搬家式的方式,把前进基地里的物资挪到前方安全地带,重建新基地。
考虑到圣地亚哥山谷的放射性污染,薇薇安准备了三支这样的小队,以备轮换。她许诺每组队员在前方待的时间不超过十天,每十天轮换一支小队,以便防止队员遭受过多的核辐射。
精密的行动计划、繁杂的补给方案、恶劣的探险条件,让这支队伍没有时间走弯路,罗亦安必须尽快赶到“黄金隧道”入口,以便实地观察,修改补充他的行动计划,所以他拒绝了薇薇安的建议。
最后瞥了一眼“安第斯大烛台”,罗亦安挥手指挥队伍前进。
纳斯卡高原,是罗亦安梦魂缠绕的地方。虽然不能目睹神秘的巨画,但罗亦安倒想起与纳斯卡高原相关地一则信息,在前往“黄金隧道”入口的旅途中,闲极无聊的他向薇薇安讲起了故事。
与纳斯卡高原相对,越过太平洋,在中国连云港市西南九公里锦屏山马耳峰,有一个将军崖。在将军崖的岩壁上有四组岩画,中国研究者称之为天书。其中一组岩画。有破译者声称,岩画上说的是:在巨蛇座的星团,狮子座的66星系,船底座的3372星系,这三个星体上居住着与我们相同地人类。
gu903();破译者声称:古代图腾神话蛇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等等说的就是这三个星系的天外来客。其中,蛇身人面像如中国的天神女娲、伏羲,印第安民族的天神维拉科查,中美洲的羽毛蛇神奎札科特尔等,都是来自“巨蛇座”的外星人。埃及狮身人面像则表述的是来自狮子座的外星人。所谓狮身、蛇身。就是我们标注外星人的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