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中品丹,比我第一次成功炼制筑基丹的时候,强多了,我当时可是失败了一百一十七次才成功。而且第一次成功,也才炼制出来一枚中品的筑基丹。”
秦之初讪讪一笑,“郭姑娘,其实在四方岛上,我也开炉练过两次筑基丹了。”
郭贞娴说道:“那也不错了,加起来,还是比我少了两次。好了,你抓紧时间,再炼两炉筑基丹吧,如果还能成功,就不要继续练下去了,要好好地总结一下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这对你提升炼丹制药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秦之初对郭贞娴是言听计从,谁让郭贞娴的水平比他高出那么多。他马上开始准备炼制第二炉筑基丹,没想到第二炉也成功了,当他打开炼丹炉,把这次成功炼制出来的中品筑基丹拿给郭贞娴看的时候,才发现郭贞娴已经走了,她在他专心炼丹的时候,悄悄地走了。
秦之初有些怅然,却也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个事实。今日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郭贞娴。希望下一次相见的时候,自己还是能够让她不失望,能够感受到惊喜。
秦之初一连成功炼制了四炉筑基丹,一共炼制出来六枚,其中有两炉是一炉双丹,秦之初决定按照郭贞娴所说,不在继续练下去了,而是停下来,好好地总结一下其中的经验教训,形成一种提升炼丹术的积累。
这一次闭关,他花了三天的时间,等到他结束闭关的时候,他赫然发现在不知不觉间,他的修为境界竟然也提升了,从旋照期五层,提升到了旋照期七层,他已经是旋照后期的人了。
秦之初又惊又喜,他这时候才知道炼丹之术和修炼之道也可以是相辅相承的,在炼丹术上获得突破,也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积累,反过来推动修为境界的增长。当然,这次能够一举提升两层,跟他这段时间的辛苦以及凤凰岛上的经历也是分不开的,要不然的话,他最多提升到旋照期六层就不错了,不会一下子就突破到旋照期七层,而且还是不知不觉间地提升。
当秦之初破关而出的时候,有一个人在等着他,是从京城而来的一位太监,自称是太子府出来的。这位公公带来了一封信,说必须要要让秦之初亲自看。
秦之初从那位公公手中接过信来一看,发现是智屏郡主写给他的,信里面的内容很简单,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夫君,皇爷爷,命在旦夕,请速来京城。妻智屏字。”
秦之初这才想起来顺德帝到现在还没有驾崩呢,他一回到宁清县,就连轴转,忙完了一件事,又有一件事等着他,倒是把顺德帝的病情给抛到了脑后,这可不是一个合格臣子的做派。他没有多少诚意地对顺德帝在心中说了声抱歉,然后就对那位公公说道:“请公公稍候片刻,我交代一下,就跟你走。”
第二百九十八章赐丹
秦之初让人给那公公奉上上等香茗,请他稍候,那公公却说道:“秦大人,杂家这次奉了太子爷和郡主的命令而来。郡主特别交代,让杂家不要和您同行,免得耽误了你的行程,郡主还说让你有多快的速度就用多快的速度,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往京城。”
秦之初点了点头,取了两张千两面额的银票出来,“公公,大老远的劳烦你跑了一趟,些许银子,你拿去喝茶。”
那公公喜滋滋地接过银票,跟着下人下去了。
秦之初虽然也很想尽快赶往京城,他和智屏郡主分开月余,也有些想念了,不过在离开之前,有些事情还是要交代一番。于是,他把奚一松、关志文、龚秀珍、演宁、老姬夫妻还有关东神丐、孙得龙等这几个贴己人召集了过来,虞美惠也在场。
秦之初说道:“我现在必须要去一趟京城,有要紧事办。在我不在宁清县的这段时间里,有几件事让你们办。
第一件,要继续我们原来制定的政策,继续为宁清县的百姓做好各种实事。
第二,就是关兄要对外散播消息,为咱们宁清县公开选拨新的县主薄、六房典吏还有捕头等职位,简单一句话,就是你们现在担任的什么职务,都要做好卸任的准备。”
演宁喜道:“太爷,您这次进京,是不是吏部要升您的官呀”
秦之初摇了摇头,“我这次进京,跟让你们准备卸任,是两码事。今天,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宣布,就是我已经成功炼制出来了筑基丹,我将带着你们一起修炼,助你们踏上修真之路,这才是让你们卸任的主要原因,只有卸掉世俗中的杂务,你们才能专心地修炼。”
“太爷,真的您真的炼制出来筑基丹了您真的打算把筑基丹赐给我们吗”演宁和关东神丐是最热衷修炼的人,关志文、龚秀珍、老姬夫妻、孙得龙等虽然不是特别期盼,但是能够修炼,他们也是非常高兴的。
秦之初点头道:“我要筑基丹又没用,不给你们,还能给谁。不过你们也要有个心理准备,宁清县的事务,你们不能一下子就甩手不管,我将会分批次地赐给你们筑基丹。
先得到的不要骄傲,后得到的也不要着急,都会有的,而且我还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们筑基成功,你们将来会修炼到什么程度,我不敢保证,但是绝对可以让你们过一把仙师瘾。”
见秦之初说的如此坚决,关志文等人都是大喜过望,唯有奚一松露出一丝担忧来,想说几句话提醒一下秦之初,但是终究没有说出来,免得扫了大家的兴。
秦之初之所以说要分批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手里面没有几枚筑基丹,他一共就炼制出来六枚,第一枚给了郭贞娴,第二枚给了虞美惠,剩下的还有四枚,相对于等着筑基丹用的人来说,四枚的数量有些太少了。
秦之初取出了两个核桃大小的玉盒,这玉盒所用的都不是什么好玉,不过用来暂时保存筑基丹,却也可以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保证它药性不散。
关志文、演宁等人都盯着那两个玉盒,都盼望着能够成为第一批得到筑基丹的人。
秦之初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一扫,然后缓缓开口道:“演宁,你出来。”
演宁的心猛地提了起来,有些不太确信地站了出来,短短的几步,他却觉得走的格外的沉重,“太爷,演宁随时恭候您的吩咐。”
秦之初把一个装着筑基丹,用纸符封着的玉盒递了过去,“在所有和你一起修炼的同僚中,你是第一个产生了气感的,这说明你在这方面要比常人有一些优势。
另外,自我到宁清县上任以来,你自荐追随,在吏房典吏的职务上,也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忠诚肯干,值得嘉许。
所以,我将第一枚筑基丹赐给你,希望你能够借助这枚筑基丹,一举突破后天之桎梏,踏入先天之境,早日修炼成功。”
演宁激动地道:“谢太爷厚赐,演宁愿生死追随太爷,愿为太爷肝脑涂地。”
表完忠心后,演宁上前几步,从秦之初手中接过了装着筑基丹的玉盒,然后退了下去。
“老聂,你过来。”秦之初又把目光盯向了关东神丐。
gu903();关东神丐一开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说来,他跟秦之初的关系,并不如关志文、龚秀珍与秦之初之间的关系亲厚,更遑论和孙得龙进行比较了。直到坐在他旁边的老姬推了他一下,他才晕晕登登地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