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58(2 / 2)

草清 草上匪 2346 字 2023-10-01

要让这块大饼有真实的说服力。不管是家族关系,还是福兴银行的官方渠道,都还不够,至少要把这事弄出个轮廓。钟三日说服贝拉斯克斯的关键还在于此事的政治微妙性。之前贝拉斯克斯听钟三日说这事时,讥笑钟三日是癞蛤蟆打哈欠,说这事至少得赛里斯外交大臣来谈才稍微靠谱。当时的口气颇有些哀怨。

这哀怨正来自此事的政治敏感度,赛里斯不太可能自官方渠道推动此事,毕竟犹太人问题是纠缠欧洲人千年的老问题,赛里斯在此事上太过主动,就算对欧洲各国都有好处,但各国都会怀疑赛里斯的用心,后世欧洲的赛里斯阴谋论就建立在这样的心理上。

尽管贝拉斯克斯没有明说,也没有确凿的史料佐证,但可以相信,犹太人上层找过赛里斯官方人士,做过这样的试探。结果也很明显,赛里斯还无意插手这么深,至少不想主动插手。

如果有来自民间的力量,例如福兴银行,先完成底层的方案摸索,将商业上的利益找清晰了,这时候官方再出来运作,就有一定的基础了。而且到了那时候,恐怕不止是赛里斯会感兴趣,不列颠这种正渴盼改变欧洲旧格局的新兴霸主会更感兴趣。

事实上,日后也是俄罗斯驱赶犹太人造出了契机,不列颠率先入局,赛里斯才遮遮掩掩跟进的。百年后欧洲人叫嚣赛里斯阴谋论,不列颠一是心虚,二是不愿承认自己跳了赛里斯挖的坑,只好沉默以对。

整件事情看上去像是阴谋,但如果分拆为前后两段来看,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来往上升为政治运作,是两个阳谋组成的。

而此时的钟三日,正扮演着以第一个阳谋推动第二个阳谋的操盘手角色,为此他必须回本土一趟。

圣道四十二年,1760年10月20日,钟三日办妥前期事务,登上六合号,踏上了迢迢万里的回航之旅。

这趟回程可远不止万里,圣道三十年英华颁布了皇英度量衡准新制,以公制替代旧制单位,里程也由里变为公里。而每公里等于一千公尺,每公尺等于通过东京的子午线周长的四千万之一。这么算下来,钟三日从里斯本回航到南京的航程足有两万八千公里,等于绕了大半个地球1。

作为一艘超级快速三桅横帆船,排水量两千公吨的六合号集英华造船大成,是帆船时代的终极产物,类似于另一个位面的终极飞剪船,但用途却不是运输鸦片,而是从英华向欧洲运送高档丝绸、瓷器以及机械和军械,再从非洲运回黑奴。六合号船籍在西洋公司,却受雇于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既能避开不列颠与英华的贸易协定。又能避开英华的禁奴法令。

自里斯本出发,向南一路经由拉斯帕尔马斯、佛得角,再到西非的蒙罗维罗、阿克拉、马拉伯以及中非的罗安达,六合号的船舱渐渐被黑奴填满。到好望堡时。船上已装有近六百个黑奴。

英华西洋公司参与黑奴贸易由来已久,最初没有跟欧洲黑奴贸易搭上线,而只是由东非僧砥摩加迪沙方向输入零星黑奴。后因国中反奴情绪高涨,南洋土人与华人关系盘根错节,再难随意奴役,对“昆仑奴”的需求猛增,罪恶资本推动西洋公司也跳入了全球奴隶贸易大潮中。

南洋、南洲的种植园和农场对黑奴需求非常旺盛。马六甲也成为一个黑奴中转地。英华开往欧洲的商船,因为欧洲没有提供足够价值的回贸商品,都纷纷装上了黑奴,运到马六甲,卖给黑奴中间商,再由中间商转卖。

因为这条路线跟欧洲黑奴贸易没有冲突,甚至还因英华资本的加入,非洲黑奴“资源开发度”也不断攀升。各国都乐于与英华在此事上携手。荷兰人敢冒欧洲之冒大不韪,允许英华在好望堡设立煤站,就基于这样的背景。

过了好望堡。再停靠马普托一站,尽管英华的航海医疗水平一流,对待黑奴也比欧洲人稍微仁慈些,但这一路下来还是病死不少,马普托就成了最后补货的地方。之后一路北上,直航到摩加迪沙。

到达摩加迪沙已是12月,钟三日的回乡之路才走了一半多一点。在摩加迪沙待的几天里,钟三日拜会了红海都护岳胜麟。这位陆军上将会盛情款待每一位到港的英华商人,既是一展地主之谊,也是自商人口中了解欧洲的最新局势。仅仅是只言片语,就够品味良久了。

钟三日能体会到岳胜麟那种思亲之情,他的前任兼侄子岳靖忠正在欧洲大陆上作战,老一辈的两岳已经故去,现在是新一辈的两岳崛起,肩负着英华布武全球的重任。

“犹太人建国。好啊,巴不得这事能快点上马。这事光走民间不行,得给上面吹风,我跟不少翰林学士很熟,给你推荐几位,你回国后可以跟他们吹吹风。”

岳胜麟对钟三日的谋划非常感兴趣,很热情地伸手相助,钟三日也能理解。英华对东非的辽阔土地可没兴趣,承包摩加迪沙的殖民公司一家家亏,没谁再愿接手,国家不得不出手接盘。不仅是为未来的苏伊士运河作铺垫,也是为东西方海贸路线维持一座前进基地,同时给西洋舰队提供一处落脚点。

岳胜麟这个红海都护,职责不过是守住摩加迪沙,区区四五千人的城市,还包括他麾下两千红衣,还不如本土一座小镇,着实苦闷。如果犹太人建国这事能上马,那就意味着埃及会有大动作,埃及一动,奥斯曼土耳其不得不动,这就是另辟一个战场,红海都护也就有用武之地了。

告别时,岳胜麟提了要求:“再来时带点日本或韩鲜姑娘吧,昆仑女实在入不了口,天竺女味道太重,我的部下不少都染上了龙阳之症。”

英华在摩加迪沙的驻军,包括红海都护,都是三年一轮换。对常人来说,这三年几乎就是流配,而英华军人已经习惯了。英华现有红衣接近三十万,一半以上都在本土之外。

大多数红衣官兵三分之二的服役期都在本土之外,剩下三分之一时间才有机会调回本土松松气,当然,这个“本土”,也包括已成为直辖省的吕宋、扶南和蒲甘。

海军就更不说了,尤其是西洋舰队,香港和吴淞两家海军学院的毕业生一旦被西洋舰队选中,那就意味着起码五年离乡背井,每年毕业典礼上那些哭声都是由此而发。

本土之外的驻地各有各的苦,西域、辽东环境虽恶劣,但终究是驻守要地,那方面的需求也容易得到满足。女人多,不是蒙古人就是突厥人,不会太考验审美观。

而海外就麻烦了,以摩加迪沙为最,在英华军中,红海都护府被戏称为“龙阳府”。在这里呆过的官兵都会多一个称号:“龙阳军”。岳胜麟非好色之徒,这是在为他的部队讨女人。

钟三日不是贸易商,这事搭不上话,徐善这个船长有很大的业务自主权。他踌躇道:“日本和韩鲜女的价码可比较高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