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啪的一声立定行礼,肃容道:“如果我们能再在战场上相遇,我会用最猛烈的炮火表达我对你的敬意。”
施廷舸也肃穆回礼:“我也一样,到时你可不能再跑了。”
安森就此离去,看起来他得到了很多,可施廷舸在他身上也获得了丰厚的报酬,光是从南洲到北美的航线,就让英华的航海事业又获得了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
施廷舸的任务就此结束,之后在葡萄牙逗留了半年多,一面休养,一面为通事馆与不列颠的交涉充当证人,一面还发卖大批商货。而他满载金银返回英华,完成环球航行的壮举,要等到1742年了。
在这期间,汪由敦领导通事馆,借此事向不列颠再度发难,从而在之前的“英不印度和约”草案上再增加了更有利的条款,这也是李肆在未央宫收到修订后的和约文本后,心怀大慰的原因。
新增的条款源于不列颠的恐惧,赛里斯海军在巴尔的摩的出现让伦敦方面大为惊恐,尽管此事掺杂着乔治安森的个人原因,使得加勒比海分舰队没有尽心拦截,但赛里斯海军至少证明了他们有能力派遣足以侵袭殖民地的舰队远航到北美东海岸。
将赛里斯仅仅视为东方强国的心理惯性猛然刹车,伦敦不得不承认赛里斯有在全球挑战不列颠的力量,除了苦涩地将和平协定中关于停战范围的描述删掉,明确双方追求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和平外,伦敦也明确地将印度大陆确认为赛里斯的势力范围,同时要求赛里斯确认不列颠在非洲、加勒比海以及北美的殖民地权益。
施廷舸三年追击,所获的最大一项收获就是这一点,继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兰西之后,不列颠终于承认英华是跟欧罗巴列强居于同一棋局,拥有殖民全球实力的对手,在这项认知之下,双方的来往,乃至英华与欧罗巴的来往,也将步入一个全新时代。
证明这种转变的一个细节是,除非再度处于战争状态,否则不列颠不再有权随意禁止英华货物进入不列颠,只能采取高额关税的柔和手段进行管控。而之前不列颠联合荷兰,压迫葡萄牙,甚至还拉上了西班牙和法兰西等国,一直阻绝英华商船直航欧罗巴的行为,也将被视为严重挑衅,英华有权在北美和非洲采取对等手段回应,而不列颠却无法将此事上升为东西方冲突的性质,再纠合其他欧罗巴国家一同行动。
对英华来说,欧罗巴之门,在1740年之后才全面大开,而这也意味着世界之门正式开启。未完待续。。
第十七卷第八百九十八章天道普世
泡书吧更新时间:2012122523:29:38本章字数:4911
导致伦敦作出如此程度的让步,原因还部分来自于安森。不列颠当然不会容许英华审判安森,新增条款中的一些细节让步也都是为换回安森。安森回到本土,在朴茨茅斯港下船时,还获得了上万国人的热烈欢迎。伦敦方面虽然对其牵连外交格局而恼火,擅自在巴尔的摩发卖战利品的行为更是犯法,但为了营造不列颠并未输给赛里斯的气氛,不得不把安森渲染为一位与赛里斯巨龙搏斗的英雄。
安森回国后,在质询会上道出的各项消息让伦敦大惊失色,原本的屈辱感也减轻了不少。得知赛里斯人已控制了东方那片辽阔大洋的西岸和南方大陆,从首相到海军大臣都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让步是无损尊严的,这样的强国,怎么也得当作西班牙和法兰西一般平等相待。想想跟西班牙和法兰西之间的利益交换都是基于实力和平等原则,伦敦的老爷们也都心平气和了。
只是在俯视那张由安森补充过的世界地图时,大家还是忍不住唏嘘不已,为什么没能及早动手呢多么辽阔的疆域,蕴藏着多么丰厚的财富可现在却已经有了名分,殖民全球的原则是先来先得,后来动刀,跑到那片大洋去动刀,三次锡兰海战就是前车之鉴。
亚洲乃至太平洋毕竟太远,就算是赛里斯人买了西班牙的上加里福利亚,跟十三州殖民地同处一个大陆,但中间还隔着法兰西的殖民地和印第安人。赛里斯终究不是压在不列颠眼前的强敌。
对不列颠来说,野心虽大,两臂却还未长到能包揽世界。日不落帝国才显雏形,跟本土在世界另一头的东方强国杠上,实在没有必要。
远景如此。不列颠所面临的近景也很严峻,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半途而废,欧罗巴本土上空的战争阴云依旧没有消散,法兰西暗流汹涌,普鲁士崛起,腐臭的哈布斯堡王朝还在继续发酵。
经过痛定思痛的思考,不列颠上层终于开始转换思路,认真考虑驻赛里斯公使劳伦斯爵士的提议:没必要通过武力从赛里斯那获得利益。尝试和不列颠友好相处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伦敦经过审慎分析后认为,赛里斯的殖民极限就是印度和上加里福利亚,本土的辽阔疆域,以及一亿五千万的庞大人口,决定了赛里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资源主要放在对外殖民上。不列颠和赛里斯没有战略利益上的冲突,只是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商业竞争。而后者完全可以通过关税和尽快山寨赛里斯的特产商货加以控制,甚至可以通过友好谈判和利益交换来解决。
安森将施廷舸告诉他的防治坏血病方法和盘托出,这为他又挣得了一份荣誉,同时也让伦敦对赛里斯这个国家的定位进一步向守序善良的阵营靠近,好人啊。虽然有些傻,但跟这样的好人走得更近一些,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么。
只是跟安森一样,伦敦方面,从国王到首相,从议员到普通官员,都没想明白,继牛痘接种技术后,赛里斯为何又要主动传播意义如此重大的技术。
1740年9月,当施廷舸的副手驾驶弱水号巡航舰,载着修订后的和平协定踏上回国之路时,被欧罗巴诸国称呼为“赛里斯第二外交大臣”的汪由敦在里斯本发表了赛里斯关于共谋人类福祉的倡议书,史称“里斯本宣言”,此时安森和不列颠才明白赛里斯人为何要免费传播两项技术的原因。
这一宣言出台,举欧震惊。
汪由敦在宣言中表示,赛里斯皇帝和赛里斯人民心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