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太虚,李香玉虽为李肆所言的智愚之分而羞惭,也明白了英华大义只为堤坝的真谛,但依旧不能慰籍她心中的沮丧和苦楚。天国之梦破碎,多年所学和所坚持的似乎都成为虚妄,泪水骤然夺眶而出。
此时就听李肆道:“瞧啊,这就非是智者之为。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虽知此生无望,却还依旧执着,他们求的是尽本心之责。小香玉,不要太贪婪,这话朕也经常对自己说,当你作得太多,后人无所作为的话,就只能捣蛋了。”
便是梨花带雨,李香玉也噗哧一笑,心境也因李肆的小小玩笑而开朗了不少。
接着两人又沉默了好一阵,李香玉像是坚定了心志,两眼还挂着泪光,却跟李肆坦然相视,语气似玩笑似认真:“妾已明白了,就希望陛下日后能提防着,当心妾寻着了什么漏洞,到未央宫来撞天钟。”
李肆也感应到了她的心意,之前那丝压下的憾意又闪了出来,略显担忧地道:“之前你贤娘娘师傅跟你提的那些话自不必放在心上,但你自家的事就没什么想法吗你看啊,克曦就是因为你才老是不嫁人,你也二十二了,若是还挂着曹沾,朕也可用法外之权,逼他娶了你”
李香玉挡不住羞意,臻首低垂,却又摇着:“表哥若是去不掉心中贼,又何苦两人心煎,妾”
她抬眼看看李肆,眼中含着一丝眷恋,对她过往那蕴在理想光环中的少女春思的眷恋,再道:“妾只憾无福,不能伴君左右。”
李肆轻喟,女儿家情事,他的确是难再相涉了,就不知香玉会有怎样的未来。
小宅,枯树,落叶满地,纤弱佳人如李肆来时那般,依旧扫着,像是皇帝未曾来过,扫帚挥动依旧滞重,只是这前后之间,心中的重却已不一样了。未完待续。。
第十七卷第八百八十五章曹沾寻希望
泡书吧更新时间:2012121523:38:38本章字数:5024
经历了近两月风潮后,原本略显寂寥的大观园再度熙熙攘攘,而绕着大半月的一圈酒楼茶馆也喧闹重现,黄昏时,更是一派繁华之景。红男、红灯,绿酒、绿女,佛心都难持静。
一行头戴凤翅纱巾,身着锦衣褶裙的丽人进了茶馆,顿时惹来茶客们纷纷瞩目,有人甚至已经端茶挥扇,准备去搭讪,却被亮眼的拦住。看她们腰间都缀着金银鱼袋,竟都是有品级的女官,非大观园戏子。
女官们落座后,莺莺燕燕低谈,不经意间吐露的言语,更让旁桌听者一颗心又惊又痒。
“是金陵十二钗”
“头钗的状元娘不在,真是遗憾。”
早年江南刚复不久,状元娘还是个小丫头,领着金陵女子学院的一班同窗为祖父公堂应诉,好事者就将这十二丫头称呼为金陵十二钗。
那时还只是随口一称,传得不广,而后英华开女子科举,这班同窗都中了举,虽多是师范科,可傍上圣道二十年的明法科女状元李香玉,这名声一下就响了,国中之人既知状元娘,就知十二钗。
说到金陵十二钗,角落里一人猛然抬头,原本充斥着阴郁颓废之色的面容生出期待,再听到状元娘不在,又转为沮丧,同时还有三分庆幸。
“香玉那表哥无胆不说,还总是低视咱们女儿家,难不成还要陛下赐婚,他才觉得有台阶下他算哪门子人物啊。”
“别说她那表哥了,香玉已经想通了,没见她在宅子里堆了个落叶墓么,香玉要自待新春。只是看今日人物,还真没几个配得上香玉的”
“也不能这般说啊,要文,翰林院和通事馆里满是朱紫俊彦,学通中外。游历天下,要武,黄埔和香港两军学里出来的好男儿可不少,不乏年未而立就升到了中郎将的翘楚。”
“你倒是心热眼宽。怎不说说香玉所处那律法一脉我看房公子倒不错,十九年的明法状元,在讼师会里一直默默帮扶香玉”
句句话飘入角落里,那人苦涩地埋下头,眼中再生浓烈的不甘。
一杯茶仰头饮下,像是酒一般,熏得曹沾胸口燥乱。
身为这两月来国中声潮的最早引领者之一。曹沾现在已湮于舆论。倒不是遭了钳制,纯粹是他自我放逐。
短短两月,曹沾就经历了两次剧烈的心路煎熬。第一次是朱一贵的背叛,曹沾本全心相信朱一贵会在贩奴案上穷追工商到底,却没想到,朱一贵在汪士慎遇害后,虽对他口口声声说初衷不改,转头就丢开前论。一心去接汪士慎的道路。而他找朱一贵几次理论,最初是冷淡敷衍,之后更径直拒他于门外。
当时曹沾已灰了一半心。他舍弃仕途,就为心中的公平正义,为求穷治一国资本之害。可连朱一贵这样的民意领袖,都视他之所求为晋身之阶,名望之梯,不惜与敌人妥协,他再不相信英华还有心坚志远的名望君子。
接着朱一贵遇害,不仅让曹沾感慨国敌的猖獗,朱一贵的无智,还将他心中最后一道堤坝冲垮。禁卫署在这一案中暧昧难明的手脚。海军的痕迹更被截然抹去,对略知上层运作的曹沾来说,一只大手的操弄隐约可见,而国法在此间已荡然无存。
当李香玉心中的理想国崩塌时,曹沾的感受更为强烈。居延堡袍泽的热血,从军三年自己的热血。似乎都枉费一场,只觉从古至今,无论中外,“肉食者鄙”都是真理,什么今人世,什么圣道明君,也概莫能外。
当国中讨满声潮到了顶点,激进派提限满令,要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