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52(2 / 2)

草清 草上匪 2266 字 2023-10-01

想到自己暗中去罗浮山摸查化学研究院,却被守卫绑去了官府,坐了三天牢才被通事馆放出来,夏尔菲就觉无比沮丧,对伦敦的国会议员老爷们更是牢骚满腹。他写给国内,请求议会尽快通过与赛里人关系正常化乃至结盟法案的建议书,如一颗小石子丢进了大海,毫无反应。

想跟赛里斯人在技术上有所交流,不列颠就得伸出友谊之手,而不是让东印度公司在赛里斯人的后院继续徘徊。

可惜,牛顿爵士尽管已经去世了,但在他的影响下,不列颠人根本不觉得还有对外交流技术的必要。浑然不知,牛顿爵士的诸多知识,已经是赛里人十来岁就要学习的基础教材。而赛里斯人更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不列颠,乃至法兰西诸多伟人在理性和科学上的成就,同时融汇自己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认识,正推着他们的国家日新月异。

赛里斯人已经把那神奇的蒸汽机用在了船上,据说还有可以让人飞到空中的巨大气球正在试验,他们还在用水泥大规模翻修和扩建他们的城市,工厂的烟囱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赛里斯的科学家们还在琢磨一些匪夷所思的课题,比如化雷电为己用。

“虽然赛里斯人不怎么会琢磨定律和公式,可他们把定律和公式变作现实的本事,真是太可怕了”

夏尔菲翻开笔记,赛里斯国中已有格致、万相衍化和天工等科技类刊物公开发行,他雇了翻译,把这些刊物转译为不列颠语,虽然无法看到赛里斯人的科技内幕,可这些刊物还是能给一些概貌性的参照。

离教堂不远处的礼宾馆里,另一个不列颠人也在抒发着感慨,“这个新的赛里斯,占领土地的欲望和速度,真是太可怕了”

桌子上是一份亚洲地图,不列颠王室海军特使莫顿上校正用圆规在丈量什么。

圆规的支点插在黄埔,上面标注着“fiteace”,另一支脚正划过缅甸,擦过乌斯藏,掠过青海甘肃的边角,将东亚大陆的腹地纳入圆中,一直向东,落到了朝鲜。

“不,现在该叫hanchow。”

莫顿上校用着蹩脚的赛里斯语念着,完成了这一道圆弧,而在这份地图上,新的圆弧之中还有一个小小的圆弧,那是赛里斯人在三四年前的统治疆域。

不列颠军官的心弦也随着这一道圆弧拉得紧紧的,从旧的圆弧到新的圆弧,赛里斯人所展现的战争,难道真如克林顿少校所说的那样,不仅已经超过了欧罗巴,赶上了不列颠,甚至在有些地方,不列颠都要望其颈背

“陆地就算赛里斯人领先了,也只能是在陆地的战争上。”

莫顿上校如此评判着,他觉得这不是自我安慰。

朝鲜,仁川外海,船帆林立,大批小船正拉着条条白浪,扑向不远处的海滩。如雷炮声不止,一溜儿海鲤护卫舰在左右两翼的海道上发炮护送。

“老郑啊,还真让你办成了大军直接由海打上陆,从没见过这样的盛况。”

一艘巡洋舰上,志愿军都兵马使韩再兴拍着英华海军伏波军都统制郑永的肩膀,满脸兴奋。

“这是冯一定和白正理他们琢磨出来的,更有赖罗中郎事前掌握了仁川的潮汐水文,但最终还是”

郑永很谦虚,更没忘奉承一下最大的功臣。

“还是超勇你的谋划领着大家啊。”

被授了超勇将军的韩再行哈哈大笑,坦然受下夸赞。

“汉城,我们来了”

韩再行眺望陆上,豪情满怀。未完待续。。

第十四卷第七百八十二章绝望的结束和开始

泡书吧更新时间:201292623:51:29本章字数:4704

修长战舰护卫着七艘高干舷,宽船身,至少三千料的三桅大海船,能载二三十人的小船正由船舷两侧的低矮吊车缀下海面,渔网般的绳梯挂在船身上,步枪、毛毯、水壶、弹药袋的士兵挤在船边,借着绳网换乘小船。

“每条子母舰载四百兵,搭八条小船,三个波次就能把所有兵和四门四斤炮送上岸。最多两个时辰,仁川岸上就有齐装满员的两个营,加上舰炮的掩护,就算有两万敌军阻击,也能轻松当面打垮。”

韩再兴已换乘小船上岸指挥,郑永对留在战舰上指挥补给运送的副帅张应这么介绍着。

“海军这几年没造战舰,就造这种运兵船了”

张应对这种运兵船赞叹不已,就靠这种船的高效率,登陆仁川才从纸面计划变成现实。

眼下是圣道十二年七月底,六月时,接报锡保所部“联军”入朝,同时年羹尧也在调度兵马,准备渡海参战,韩国崇道皇帝有些发慌,韩再兴和张应两帅也认为,继续这么由北向南平推划不来,毕竟“韩军”还不堪大用。

于是登陆仁川的计划就浮上水面,但根据之前罗五桂所掌握的仁川水文来看,这个计划很难实现。

由海到陆,即便还不是机械化时代,要运的只是兵丁、火炮、枪弹和粮草,事情也没那么简单。仁川海道狭窄,潮汐落差大,行船靠岸的窗口时间短。要成建制地送上大军。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只是送两个营的先头部队上岸就要至少一整天,而守军因前次福华公司船队登陆的经验已有所准备,这种上岸速度,难以及时形成战力。驱逐可能多达两万的守军。

仁川就在朝鲜的腰眼上,离汉城不过六十里地。从仁川上岸,直逼汉城,这是刚出炉的参谋都能给出的必选方案。但鉴于陆军上岸的速度,以及仁川复杂的水文,韩再兴的方案最初还被不少部下暗中置疑,乃至怀疑韩再兴这员宿将的能力。

罗五桂的仁川水文资料解决了第二个顾虑,而第一个顾虑。则由海军的运兵船和登陆方案打消了。

郑永道:“萧老大说了,咱们海军不仅要管海上,所有舰炮能轰到的范围,也都归我们管。现在海面上没什么威胁。海军的另一桩工作,就是在最快的时间里,用最直接的路线,把尽可能多的兵和辎重由海送上陆地。”

他的话语里还含着发自肺腑的期待:“香港船厂还在琢磨宋代的子母船,想让小船直接从大船的肚子里吐出来呢。”

张应欣慰地点头。这下他总算能在朝鲜拿到战功了。他这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