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汪瞎子视为同志后,朱一贵再道:“至于外事,汪兄你看”
汪瞎子态度鲜明:“依国法来看,范四海无罪。我英华一国既是以法行天道,就不能靠人心随意定罪。而范四海之事,另一面是朝鲜和满清劫掠我英华国人。就事论事,东院应该附议西院。支持出兵,讨回公道。”
朱一贵笑道:“还以为汪兄要谈止战呢”
汪瞎子也笑了:“那是古墨,汪某也赞同战有义和不义之分,卫我国人,这是义战。”
朱一贵点头道:“汪兄不愧是大家,在下佩服。”
短短交谈,朱一贵就拉近了两者关系,在汪瞎子心中,朱一贵虽还说不上是同道之人。却已算是可合作的院中伙伴。
眼见另一名院事正纠合其他人,要将惩治范四海列为议案,朱一贵赶紧大声道:“我跟汪兄不赞同此案可议”
跟其他反对这一案的院事不同,朱一贵是压根就不要这一案成为议题。这话顿时引得大家侧目以对。已在东院呆了两年的院事。甚至还有呆了六年的,目光满是鄙夷。这个不知道从哪里蹿出来的暴发户,还不准别人开口
朱一贵朗声道:“在下以为。范四海是无德之人,该遭天谴。可诸位好好想想,我们是东院,代一国民人发声,范四海之事,还牵连着我们一国体面的大义。西院拿着了这大义。争的也是一国之利,若是我们东院不去护大义。反而自相攻吁,这不是落了下乘么”
这话说得太端正,院事们只当是门面话,大多不以为意,正要鼓噪,朱一贵却话风一转:“就算咱们拿出了惩治范四海的谏议,国法也处置不了他,这与我东院何利之有”
何利之有
一个利字,让众人沉默了,他们恍若梦醒,是啊,大家虽然争吵不休,可终究是一体,面对西院,面对朝廷,甚至面对皇帝,都有“公利”呢。
什么公利那当然是说话的份量。相比有审核工商税,监察金融运转的西院而言,东院的权力可小得多了。西院院事的薪酬都是从工商税里出,算起来是自己养自己,而东院院事还要靠朝廷转拨地方田物税供养,田物税是地方税,国院院事可定不了,两相比较,东院院事总觉低人一等。
东院院事都是人杰,一点就醒,有人就道:“没错范四海之事还牵着大义,我们东院不与一国同心,反而揪着范四海不放,落在朝廷眼里,民人眼里,都道我东院成了东林”
另有人道:“附议西院,卖朝廷一个好,也有益于其他议案嘛。”
朱一贵赶紧接话道:“是的我们东院之前推着朝廷立了禁毒法,将范四海之事分为内外,修订禁毒法就是内务,我们东院若是在此事上拿到话事之权,那不就是大利所以在下有此一议,议定是否附议西院,出兵朝鲜后,在下附骥汪兄,以我们东院一己之力,重修禁毒法”
大堂沉静下来,众人都在思忖利害关系,汪士慎看了看朱一贵,感激中夹着一丝不安,这个人好像是把权术用在了东院之事上,按道理他该高兴才对,可为什么总觉得不是滋味呢。
接着他摇头失笑,暗道自己还是太迂腐了,就如营运生意一般,这东院也需要营运才对,否则怎么能如自己理想中那般,可以渐渐承载法权这个方向,也该是皇帝所愿。
屈明洪身为主持,计较了一番,决然拍木道:“先议是否附议西院,敦请朝廷出兵”
这一案议起来颇为艰巨,不少人依旧认为,贩运鸦片天理不容,范四海有罪在先,按照通商法,福华公司已经自己去讨公道了,朝廷没必要再出面。这会让天下人觉得,朝廷赞同鸦片贸易,为此不惜以武力维护这桩生意。
还有人认为,英华继华夏正朔,朝鲜就该是英华藩属,若是这么打上门去,有损英华天朝颜面。
再有人道:“要打也是年羹尧,据说年羹尧正瞩目朝鲜,有吞其为后院之意,就该让朝廷敲打满清,绝了年羹尧的念头,平定北面局势”
当过官员的人考虑的是现实问题:“朝廷要打也力不从心啊,海军主力远航西洋,陆军裁撤不少,精锐都备着西域战事,咱们怂恿出兵,会让朝廷,让陛下为难吧。”
反对之声一浪浪拍下来,“这是东院表明态度,打不打还是陛下说了算”
“就该趁驱逐年羹尧之机,让朝鲜尊奉我英华为天朝上国”
出身红衣兵,伤残后另立华善会,以救济孤苦闻名天下,更是段国师侄孙的段林栋话语铿锵:“便是国人有罪,也该我英华自己处置小小朝鲜,安敢杀伤国人,劫掠财货此事放在大明,难道不降诏问罪难道不兴兵讨伐”
是啊,抛开鸦片之事,放在往朝,这都是要找对方问罪的大事,打不打就看对方认不认罪,自己能不能打。
段林栋环视众人,一言定调:“此事还不言打,那就是卖国之论,是汉奸”未完待续。。
第十四卷第七百七十六章朝鲜风云:浮躁的黎明
泡书吧更新时间:201292223:57:36本章字数:5341
汉奸卖国论这杆大旗一树起来,还在坚持要将惩治范四海作为议案的院事赶紧放弃了,这是大是大非,是英华十多年来积淀下来的民心,更是段国师一干士人反思明亡诸祸,在民间播传最广的共识:外敌当前,不容内争。
两院每项议案,每位院事的票决都要公开,每个人是什么态度必须明明白白亮出来,这是功绩,也是立场,大家推选你出来代言,自然就得明白你的言行。
朱一贵推动,段林栋引申出汉奸卖国论,绝大多数院事都在盘算自己的利,然后得出了理智的答案,内外有别,对外一面,绝不能站错队。
附议西院的谏议案被修改为敦请朝廷施压,为国人讨回公道,而不强调出兵。谏议案跟审定案不同,半数人同意就算通过。而票决结果异常鲜明,一百八十名院事两人病假里,一百六十三人赞同,十人弃权,七名死硬派反对,在其他人眼里,这十七个人的东院之旅,估计很快就要结束了。
“接下来议禁毒法修订,汪院事,你是否有草案”
屈明洪对汪瞎子这一案也抱有很大期望,如朱一贵所说,附议西院,是给朝廷卖个好,让其可以不受民心约束,自在地处置朝鲜事务。而由东院推动禁毒案,则是在朝廷和西院之前争夺法权,关键就在于是不是有足够详尽完备的草案。
汪士慎道:“在下确有详案”
身边朱一贵招手,一帮东院文办涌进大堂。将一张张“大字报”贴到了墙上,这是汪士慎早就拟好的禁毒法草案。趁着刚才票决附议西院案时,朱一贵让汪士慎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