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了好一阵,彭依德无比感慨地道:“什么时候,东院也跟咱们站在一起了”
原因也很简单,毕竟鼓噪而起的反对者,不足以代表一国民人。东院院事虽多出自乡绅和读书人,却都看到了蒸汽机对民人生计的好处,他们不可能只单纯跟工商唱反调,不为推选他们的民人考虑利益。
更直接的原因还是,往日都沉在田间地头的人,因蒸汽机大兴,都纷纷出了乡野,来到城市成为工人。东院的很多院事,都由工人所组的西家行推选上来的。蒸汽机将东西两行,东西两院融在了一起,也怪不得两院第一次有了默契。
“这法案的确要大改,比如说,不能光由用蒸汽机和买卖蒸汽机的工商出钱,生烟可跟煤有关。还有,跟蒸汽机的烟害相比,佛山炼焦的焦厂,冶铁的铁厂,那烟害可是十倍于蒸汽机。”
“研究怎么降烟除害,这钱肯定要出,毒烟大作,伤不伤天不清楚,可伤人伤庄稼,甚至毒物排到江河,伤水都是很明显的。”
“补贴之事不能提,补贴哪些人,补贴多少,这太难权衡。之前遭害的人那有什么办法南洋没加盖,完全可以出洋嘛。”
西院的院事们纷杂地议论着,政事堂的法案就此也遭西院否决。至于那些受害的民人,既然没多少人肯为他们代言,大家也都不怎么在意了。
蒸汽机轰鸣着,历史就此碾压而过,牺牲者绝难避免,即便是李肆,也无心为这些人花费太多心力,此时太过注重什么环保问题,那真是太过蛋疼。
就李肆自己而言,一方面确实是因丧子而消沉,另一方面,工业社会已经开始成形,工人、工厂主,以及工业资本的力量,即便是新生,也表现出了引领社会的强大力量,越来越多的责任,已不由李肆来背负,这些问题,该由正向工业时代迈进的社会自己承担。
第二卷第六百二十七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泡书吧更新时间:201261623:38:51本章字数:5463
第六百二十七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官家,断七已过,你得振作起来,今日该去政事堂听政了。别担心妾身,就只怨小四自己没得享人世的福分了。”
晨光洒枕,秀园寝殿,安九秀低声说着,李肆看着眼圈发红的妻子,怜爱地再将她揽入怀中。
四子夭折,对他的确是一个打击,不仅他心痛,安九秀悲痛欲绝,连带其他媳妇都很伤心,萧拂眉更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就觉是自己医术不精,照顾不周。这一个多月来,无涯宫后园是一片萧瑟。
在这种氛围下,李肆自然无心理政。原本他也不再过多盯着内政,这四年来,政事堂已基本接下了内政事务,再健全了省级财税,让内政也由各省分摊了一部分。而东西两院有了财税审核权,精力无比旺盛,跟政事堂和计司成天打架,只到闹得不可开交了,他才出面来作终裁。
从四子病重到现在,两个多月他都没去政事堂,也没对政事运转提过什么意见,但先有大疫,现在春旱又起,似乎是老天爷对他这般怠政有了意见。
捻着颌下的短须,乘车去政事堂的路上,李肆感叹道,三十而立,自己已经三十一岁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自己好像真有些倦怠了。光推转历史就能立稳一国了吗现在不过是两场天灾,就让国中人心动荡,还将罪魁祸首推到了蒸汽机身上,这一国人心的根基,还是不够稳啊,自己还真是不能对内政完全放手。
到了政事堂,见到内阁群臣眼中的欣喜,李肆心说你们这帮家伙,是为我终于出来帮你们顶缸而高兴吧。
内阁的确正无比头疼,农人因春旱而失生计者,广东一省估计就有数十万,再加上福建、湖南和广西,国内受害农人绝对要超二三百万。虽说各省各县都在极力安抚,免田物税,赈济灾民,但要担起二三百万人至少半年的生计,地方之力远远不够。
若是换在满清,内阁、东西两院以及地方可不必背这么大的压力,免掉本就收不上来的税,让灾民自己流离去异地讨生活,有条件的地方供点粥食,注意着不让他们聚众闹事,这样已是仁政,反正黑锅都有老天爷背着,这是天灾嘛。
可现在英华一国,官府掌控地方很深,自然也要背责到底。而且灾民还有乡院、县院乃至省院和东西两国院的院事代言,都眼巴巴地看着官府、朝堂,乃至皇帝,各家报纸也将灾情细细道来,就觉惨不忍睹,各级官员都觉民情如山倾,根本不敢懈怠,李朱绶和刘兴纯两眼发红,他们已是几宿没合眼了。
这种情况下,李肆再不来政事堂,那就真的是怠政了,很多事情还需要他来拍板。
李肆也没废话,深吸一口气道:“有什么预案”
国事已不必他来出主意,内阁该已拟好了各类方案,就等他定夺。
李朱绶身为首辅,心中估计已揣下了数十份预案,他擅调和,自然也擅归纳。
三个预案,第一是老办法,以工代赈,地方修小水利,乡县道路,中央修大工程,将百万灾民纳入临时的基建体系。但这一案的花费太大,需要地方、中央以及工程受益者诸方协商,而且中央肯定要出大头。今年预算的摊子铺得很大,还受南北局势,以及缅甸战事的影响,预算也很紧。
第二是新办法,移民说起这一案,政事堂都在感叹,皇帝见机在先,先南后北,现在有南洋这么大一块地盘,甚至还有南洲那样浩瀚无垠的大地,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人,简直是再理想不过的泄洪之地。将失了生计的灾民转给殖民公司,由朝廷补贴,殖民公司安排灾民在南洋各地定居,既是救灾,也是开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