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这批普遍出自农村的土鳖,当场就崇拜梅木木崇拜得不要不要滴。
梅木木这番话也滴水不漏,全都是现场观察所得,哪怕周围有内务部的人,也绝对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顶多赞一句,这小伙子观察力不错。
跟随大军上了船,梅木木才感觉到战争是何等可怕。
为了避免被轰炸,所有渡船一律不许开灯。
在这个没有夜视系统的时代,一入夜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除了仍在燃烧的城市就再无指示物。
每一个船长都凭本能和经验在开船。
船行驶在河面上,断断续续撞击到某种东西,发出沉闷而轻微的哐当声。有船舷边上的士兵忍不住看了一眼,惊愕地发现,那些居然是漂浮在河面的尸体,全都是红军士兵的。
“呕”有人干呕了起来。
突然,并不陌生的斯图卡轰炸机开始俯冲的嗡鸣响起了。
斯图卡被盟军称为“死神的怒吼”那是有原因的,那种越发凄厉的响声,再配合数秒后的大爆炸,那绝对是震慑人心的。
牛逼的德军飞行员借助船只表面对城市火光的微弱反光,判定了船只的位置,开始进入俯冲状态。
梅木木打了个激灵。他意识到出事了
尼玛啊
看那个俯冲轨迹,对方绝逼是冲着他所坐的这艘护卫舰过来的啊
他这艘护卫舰只有200吨出头的排水量。不过河面上,对比起那些十米、八米长的舢板,护卫舰已经是大鱼了。
今晚月色还要命地算不错。护卫舰在河面上相当显眼。
“握草我可不要在这个气温下河啊”
10月中旬斯大林格勒晚上的气温是零下十度。
这种鬼天气下河,绝对会让梅木木这个天朝南方长大的孩子冻成狗。
不行了。必须要做点什么
那边河面上,前面小船上的红军士兵已经开火了。
可斯图卡的俯冲角度跟地面有80度。在如此大仰角的情况下,要用护卫舰唯一的一门弱鸡机炮去阻止这架时速最高可达410公里的斯图卡的俯冲,简直要撞大运才行。
“完了”护卫舰上几乎所有人都绝望地闭上双眼,静候那一声惊雷似的爆炸声响起。
第86章妖孽啊
梅木木作弊了。
他一手将身边龟缩成一团的伊万那把莫辛纳甘抢过来,快速施法之后,对准天空开了一枪。
“砰”
三秒后,没有投弹,没有拉升,也没有被打爆成火球,那架斯图卡就这样直勾勾地擦过护卫舰,在距离护卫舰不足二十米的水面上,一头撞了到水面上。
“轰”那是十多米高的巨大水柱。
飞机以大仰角撞在水面上,当场就四分五裂,也没有什么冲天火球。毕竟一家飞机所载的油料其实相当有限。而且不是迫降的话,真是三五下就沉了。
护卫舰上,顿时响起一阵“乌拉”的欢呼声。
每一个将士都在侥幸自己的死里逃生。
说真的,斯图卡这种大角度俯冲轰炸,很少有炸不中的。
“干得好波多诺夫上士”船头位置上,一个红军少尉大笑着拍着旁边的防空机炮手。
“不,长官,那不是机炮打的。”那个上士倒是实话实说:“机炮打中的话,飞机在半空中就会变成火球的。”
“那是”少尉显然也是战场萌新。
“是机枪或者步枪扫到飞行员了吧,大概”
德军的空袭仍在继续。德军飞行员的技术不是缺乏训练的苏联飞行员能比拟的,特别是夜战。
渡河的部队除了拉起稀稀落落、没什么卵用的弹幕之外,基本就是单方面挨打。
没有防空导弹的年代,防空就是靠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组成超高密度的弹幕来阻止空袭。
本来红军渡河,就是因为防空不力,外加几乎没空军掩护,才要入夜偷偷渡河。普通冲锋枪什么的对斯图卡这种大仰角俯冲轰炸机几乎是无效的,就算狗屎运打到飞机上,往往也会被飞机的金属外壳挡下来。
今天晚上有点不同。
不知道挨炸挨了多少个晚上的船长们开始发现有怪事了。
“呜呜呜”斯图卡来了。
“轰”斯图卡坠河。
“呜呜呜”斯图卡又来了。
“轰”斯图卡又特么坠河鸟。
前后四架斯图卡企图干掉梅木木所在的护卫舰,全都掉河里去了。
如果真有谁有那么牛逼的黑夜视力和动态视力就会发现,每一个坠机的斯图卡飞行员,都是在俯冲状态下,大概距离护卫舰四百米的高空当中,被一枪爆头。
直接打爆前挡风玻璃,穿透脑壳,脑浆和血液溅得整个后盖都是。
正常白天轰炸,普通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会在距离目标500米左右就丢下炸弹,这样的话,最终炸弹会在惯性作用下炸到目标周围25米范围内。
这在二战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命中率了。
艺高人大胆的德国飞行员在明知苏军没什么防空火力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命中率,他们更喜欢借着夜幕掩护,在伏尔加河上抵近轰炸。
这些天来,他们基本上在300米左右的距离投弹,追求刺激的家伙,甚至会在200米投弹,然后拉机头改出跑路。
这种近乎垂直的俯冲,基本上一丢一个准。
今晚,斯图卡飞行员们显然感觉自己见鬼了。被击坠的飞机,往往从冒烟开始,然后飞机在空中散架。
谁见过烟都没,直接坠机的
一个这样,四个还是这样。
下面的毛子“乌拉乌拉”个不停,被吓得不行的德国飞行员赶忙调转机头跑路。
“苏联方面显然拥有了更新型的防空系统。”回去的飞行员都是如此报告的。
护卫舰上,开枪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