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震东的话让很多老学究目瞪口呆,即使是在西南联大,也有一些老教授在这个问题上和他唱反调,然而就在这一片异议声中,楚震东却把性与生理健康还有恋爱,性,责任这样的两门课程定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而面对那些在自己课堂上公开与自己唱反调的老教授,楚震东的态度更是宽容,他甚至专门为那些老教授在学校礼堂举办讲坛,让他们在校刊上开设专栏,并允许他们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别人都搞不懂楚震东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楚震东却说,“大学就是要有包容一切的气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成其大,在面对争论的时候,对错与选择不应该由我们来决定,我们应该把这样的决定权交到学生的手中,他们在决定的时候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选择,他们也就成长了”
楚震东的这些言论龙烈血是知道的,这也是龙烈血尊敬楚震东的一个原因,但让龙烈血有些哭笑不得的是,楚震东竟然把自己离开军营的原因归结到这方面去了。
“不是的,楚校长,我离开军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和我们的教官有了冲突,在被何强知道以后记了个大过”
楚震东听龙烈血讲完了离开军队的原因后,宽容的笑了笑,然后他就在心里仔细辨别着龙烈血话中每一个字所蕴含的意思,呵呵,这个龙烈血很有意思啊,他能如此坦然的说出自己没有军训完的原因,但整句话里,却没有半个错字,看来,一直到现在他都不肯承认自己有什么错,他对自己很尊敬,但对那个副校长,他却在自己面前直呼其名,没有半点尊重的意思,对自己的那个大过,也没有半分的紧张,看来,这个此刻对自己恭敬有加的少年,在一些时候,也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物啊
楚震东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他只是轻轻的“哦”了一声就表示知道了,楚震东很自然的选择了另外一个话题。
“你也有早上起来锻炼的习惯吗呵呵在这里我还是第一次在这么早的时候看到年轻人呢”
“早锻炼是我从小就养成的习惯了,如果有条件的话,我基本上每天早上都坚持来锻炼一下”
“哦,这个是一个好习惯。”楚震东看了看龙烈血挺拔的身姿,“年轻人,身体好了才能经得起风雨,到了我这个年纪才明白,身体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本钱啊。”
龙烈血谦和的笑了笑,目光停留在楚震东的银发上,“楚校长面色红润,步伐健郎,虽然满头银发却润润有光,想必楚校长也是养生有道啦”
“哈哈也谈不上有道,我这个人有些懒,太极拳太复杂了,没那么多功夫学,就学了一套简单的五禽戏,这几十年下来,却也没生过什么病”
“五禽戏这可不是简单的功夫啊”听楚震东说自己练了几十年的五禽戏,龙烈血亦由衷赞叹。
“你知道五禽戏吗”楚震东目光闪闪的看着龙烈血,然后轻轻的感叹了一句,“现在的年轻人,练国外的那些东西,健美、体操、拳击、跆拳道、空手道倒是挺多的,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大家反而有些看不上了,知道的也不多”
在楚震东的注视下,龙烈血的目光依旧深沉若水。
“南朝陶弘景在其所著养性延命录卷下之导引按摩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礁国华佗,善养生,弟子广陵吴普、彭城樊阿受术于佗,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古之仙者及汉时有道士君倩,为导引之术,作雄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导引。体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戏,遣微汗出即止。以粉涂身,即身体轻便,腹中思食。吴普行之,年九十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这是目前可以确定年限最早的记载五禽戏的文献了,楚校长所练之五禽戏,虽然简单,却也是大有来历,作用非凡的功法”
楚震东笑了笑,透露出一丝老人特有的睿智与狡猾。
“哦,这么说,这五禽戏还真是有一番来历,华佗所创,果然非同小可”
“也不能这么说,在道家太上养生决中也记载有五禽戏,有人认为五禽戏乃是太上老君所创,该书所载五禽戏和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所记载的五禽戏又有不同,因为太上养生决该书为道门所有,生成年份实在难以考究,故后人大多认为五禽戏乃是华佗所创。据后汉书艺文志载,有华佗五禽决和华佗老子五禽六气诀二书,可以原书均佚,没有流传于世,后人已经不可考了”
楚震东笑了笑,看着龙烈血的眼光中多了一些东西。
“我记得你报考的专业应该是西南联大的历史系吧为什么要报考这个专业呢要知道,现在这个专业有些冷门,可不怎么吃香啊”
“吃香”龙烈血也笑了笑,“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要是上学只为了所谓的吃香的话,那也实在是太无聊了,人要吃香有很多种方法,又何必来上学呢”
“哦”楚震东看了看龙烈血,在龙烈血的脸上,他找不到一丝做作的痕迹,“那天你在食堂的回答很有趣,你选择历史系,是想改变什么东西吗要知道,历史是不可能被改变的”
“楚校长说得对,历史不可能被改变但在已经发生的历史中,我们却能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
“找到一些答案”
“是的。楚校长还记得三年前您发表的那篇论文吗论学校本位制与教育的未来”
龙烈血一提这个,楚震东是真正的惊讶了,龙烈血所说的那篇论文正是他的得意之作,可以说,那篇论文是他大半生投身教育事业的心血、经验再加上智慧的总结。在那篇论文当中,楚震东第一次提出了“学校本位制”这样的观点,而这样的观点,在教育界,无异于投下了一百颗氢弹,它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也因此,在当时,乃至现在,这篇论文因为其超前而激进的思想锋芒,一直都没有机会在国内的刊物或报纸上出现过。楚震东当时是用英文把这篇论文投到了国外的一家专业杂志上的,这篇论文在国外的知名度要比它在国内的知名度高出好多倍。让楚震东想不到的是,面前这个少年,居然也知道。先不论他是否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只要能读懂,其水平,那就很了不起了。
“你读过”
“楚校长在论文中提到的学校本位制及与其相对应的学校本位管理读过之后真让人茅塞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