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6(1 / 2)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190 字 2023-09-30

他却深知。这所谓的大扬国威背后,依然是西洋人对远征军的歧视不变,在他们看来,那不过只是运气罢了。

“越是如此,咱们就越得能看得起自己,越得”

打这一仗

在心下如此自语着,这会李子诚反而坚定了下来,这一仗一定要打。无论如何都要打。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国际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只有让远征军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真正打出一支国防军,就像德队一样,一战把德国的四个国王陆军打成了德国陆军,对于中队而言,中国同样需要借助这场战争,将私人军队打成国家军,打成国防军

“可,大总统那边,却没有任何音信”

陈陶遗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来这,就是因为总统府那边传来消息称。在是否打这场战役的问题上,大总统没有给出任何意见

“这个袁项城”

哼一声,不用去想,李子诚都能猜出来袁世凯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打赢了,是大总统圣明。打输了,那是远征军司令部的事情,而远征军司令部到时,肯定要有人负责,谁会负责呢恐怕

“备车,我去拜见段总长”

现在,想要打这场战争,恐怕也就只有去和段祺瑞商量一下了毕竟

段府后花园的凉亭间,端着茶杯,喝着茶,段琪瑞的脸上却未显出任何表情来,从一个小时前,李子诚见了他之后,便不断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礼,可段琪瑞却是一直保持着那种态度一言不发

“芝泉兄”

张张嘴,李子诚还是决定等下去,尽管明知道战场上战机瞬息万变,但是现在,如果不能让段祺瑞出面坚定徐树铮的心思,恐怕这场战役即便是打了,也会打个虎头蛇尾

李子诚的沉默,到是出乎段祺瑞的意料,在他想来,如果李子诚决心已定,恐怕会不停的游说他,最后来个不达目的不罢体,自打从又铮离开之后,对于很多事情,他并不想插手,亦不愿插手,在别人看来,徐树铮的参谋长是他的“谋胜”,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少了徐又铮,他段合肥差不多等于少了魂,要是可以的话,他倒是希望徐又铮能回来,最不济,他也能保他重当个陆军次长。

不过,在收到又铮从欧洲发来的那份密电之后,他同样纠结了很长时间,赌性,对于段祺瑞来说,他并没有多少赌性,他不打没把握的仗,可偏偏又铮中的电报中讲的很清楚“虽无成功之算,但有成仁之心”,换句话来说,连四成的把握都没有,这仗能打吗

不能打

大总统为什么不表态,是不能表态吗

不是

可以说,这正是大总统的精明之处,将在外,军命有所不授,远征军派出后,相隔万里之遥,打与不打,不是北京的大本营能左右的了的,可是大本营却能左右一点责任

一些事情,总需要有人去负责

如果当真成仁了,到时松坡和又铮两人,大总统希望谁去负责,自然是他早就看不顺眼的又铮,可若是瞧一眼李致远,一直沉默不语的段祺瑞却在心里一叹,这个人啊就不能多一点私心吗

说人没有私心,段祺瑞从来不信,可若是说李致远私心精算,他却又是第一个不信,可在很多事上,他却根本就看不到他的私心,甚至精明如又铮,亦看不清他、更看不透他。

一心为公

这种人让人钦佩,可

“致远,你要知道,这仗,打起来可没什么胜算”

见段祺瑞终于打破了沉默,李子诚松了口气,他先是点点头。

“没胜算有十拿九稳的胜算的话,松坡、又铮他们也不会发这份电报可,这一仗咱们必须得打,不是为了赢与负,而是为了国家”

“可,要是输了”

又看一眼李致远,段祺瑞面无表情的提醒了一句。

“到时可是要有人负责的”

负责

谁去负责呢

听着段祺瑞的提醒,李子诚沉默片刻,然后自嘲着说道。

“我,还是大本营的副统帅吧”

听着这句看似极为平淡的话语,段祺瑞沉默了,却是没有超出他的意料,最后,他摇摇头无奈的长叹口气。

“陆军部的电报,我是不会发的”

随后他又抬眼看着李子诚说道。

“不过,我可以给又铮发一封电报”

听着段祺瑞的话,李子诚知道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了,

“如此,致远就谢谢芝泉兄了”

遥望西方天际在苍茫的暮色里,李子诚似乎看见了欧洲旧大陆那缭绕不散的硝烟

第151章官兵初战顾虑重丈夫迎战不回头

凌晨时分,远征军第一阵地与第二阵地之间的炮兵阵地上,一门门四年式15厘米重炮纷纷摘去伪装和炮衣,而炮手们亦开始组装起沉重的15厘米炮弹,精密的瞬发引信被迅速拧上弹体。

四年式15厘米重榴弹炮,是中国远征军最新锐的炮兵装备,与射程仅只有4700米的三年式15厘米榴弹炮不同,四年式重榴弹炮的炮弹威力更大,虽说其重量高达59吨,较之三年式15厘米榴弹炮重了过六成,可是其射程却达到前所未有的15公里。也正因如此,其才会在服役后,成为远征军司令部直属炮兵旅的专属重炮。

对于协约队而言,四年式15厘米榴弹炮或许是性能最为杰出的重炮,此时,远征军司令部直属炮兵第一旅、第二旅的两百一十六门四年式15厘米榴弹炮,却和这支军队一样默默无闻的耸立于战场之间。

在直属重炮旅开始作着最后的准备时,在前沿战壕内,远征军第九师的上万名官兵,却在战壕内默默的等待着,早在两个小时前,他们就接到了“准备进攻”的命令,此时,他们只是默默的等待着,等待着即将来到的出击。这一次战斗与过去不同,第九师将利用德军的多处防御间隙深入德军防线,向其纵深挺进。

“咕嘟”

喝一口酒,站在掩体内靠着木梁的傅作义。神情有些紧张的听着空气中传来的炮声,那炮声是法军的炮声,对于不过二十一岁的傅作义来说,去年,他甚至没有想象过有朝一日会来到法国,不过去的年初时,当时尚在保定军校就读的他被特召入军官模范团,一个月前,通过军官交换被补充进了这支有些陌生的南方部队。

他深知这支属于江苏陆军老底子的部队与其它部队的不同,即便是那些士兵骨子里也带着一股傲气。他们甚至都看不起他这位“中央军官”,对于这支部队来说,军官们要求士兵做到的,军官必须要首先做到。

“我不会强调你们做任何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在他来到这支部队之后,曾不止一次的听到身边的那些未上过正规军校,只不过是在江苏陆军军官教育队出来的同僚们如此对士兵们说着,而那不仅仅只是口头上说说,他们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身作则。

“我会证明我自己”

gu903();傅作义在心里对自己默默自语着。可虽说如此,他的脸上依然显得有些紧张,紧张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个刚上战场的人来说,都会产生这种情绪,军官也好。士兵也罢,战前的紧张情绪,总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