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6(1 / 2)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352 字 2023-09-30

法国人别真的热烈欢迎咱们,不是说,我不希望他们热烈欢迎远征军,我是害怕”

转身将烟蒂按灭于烟灰缸中,李子诚却是长叹一口气,而后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是害怕过于热烈的欢迎,反倒让远征军上下漂了起来,得意起来,欲话说,骄兵必败可还有另一句话,哀兵必胜现在法国人的冷遇也好,歧视也罢,对咱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他越看不起咱们,咱们越要争口气,只有争了这口气,别人才能尊重咱们,而到了那时,咱们的士兵也就知道,那尊重来自于是什么,是告诉着他们一枪一弹、拼死撕杀换来的,而不是列强施舍的”

面对李子诚的这番说词,众人自然不会怀疑,事实上,总理的话可以说极具道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尊重和歧视,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之后数十年的屈辱,中国又岂会有今日诸多国耻,如果没有“胶澳事变”军人的拼死一战,又岂有现在的国际观感大变

“总理,现在我有另一方面的担心,”

从茶几上的铁皮烟筒内拿出一根香烟,萧潇却是有些担心。

“法国人既然看不起咱们,他们又岂会咱们投到决定性的战场,要知道以法国人对咱们中人的歧视,他们可不敢把防线交给咱们,到那时,我估计咱们顶多也就是被派到敲锣打鼓,趁个热闹,或是为法国人作嫁衣的地方去,到那时”

“嗯,心仁,你的担心很有道理,不过,你却没考虑过一点”

说话时,李子诚朝着墙边走去,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说道。

“从马恩河战役之后,未能迅速击败法国的德国人便转身东线,而西线则转入堑壕僵持战,以期在短期内击败俄国以结束战争,现在,东线的战争进行了一年,可还不见俄国投降或者失败的迹象,而英法又多次从西线发起策应怀的进攻,德国人撑不了多长时间,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今年上半年,德国人一定会在西线发起一场新的进攻”

提到西线的进攻,李子诚的唇角微微一扬,事实是,很快,在西线就会爆发一场自马恩河战役之后,西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那场旨在让法国流干血液,可同样也让德国流尽鲜血的战役,而这场战役德国人的准备工作极为充分,尤其是在战略欺骗上更是非常成功,英法军界、情报界,根本没有注意到德队异常调动。

如果,一切仍像历史上的发展,那么远征军,很快就会迎来一场恶战,而这场恶战或许将会给远征军带来很大的伤亡,但同样也会改变许多事情,比如从根本上改变西洋人对中国人的歧视

“到那时,整个欧洲的局势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远征军,也将向世人证明他们的存在”

第69章巨炮

鲁尔区埃森市克虏伯工厂,克虏伯公司这个曾经的钢铁作坊在19世纪中期发明“灌钢”之后,便成长为德国最重要的工厂企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克虏伯公司早已是德国最大的以钢铁业为主的重工业公司,相对来说,整个克虏伯公司在德国往往意味着德国的军事工业,德国70以上的火炮均出自克虏伯公司,不仅如此,即便是造船业,克虏伯公司亦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11

多年来,作为德队最重要的供应商,克虏伯公司支撑着德队的战斗力,而自1914年之后,克虏伯公司更是因战争迅速扩大,一座座新工厂的投产,成千上万门各种口径的火炮,源源不断的从埃森的克虏伯工厂输送到陆军以及海军。

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克虏伯支撑着德国的战争,这一点没有任何人会怀疑,不过与1871年不同,那时没有人会怀疑德国会赢得胜利,而现在,当战争持续近两年之后,对于每一个德国人而言,胜利的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了,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多少会让人绝望,但在绝望的同时,对于克虏伯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而言,他们却必须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准确的来说,是用他们的技术以及德国的工业帮助德国获得胜利,至少获得某种胜利上的希望,而在技术上的突破,往往能够令人产生这种希望。

胡格尔别墅,是克虏伯家族的别墅,从克虏伯公司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修建这栋别墅起,这里便是克虏伯家族的的中心。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在这里成就了克虏伯的辉煌,第二代总裁弗雷德里希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因同性恋丑闻被揭发也是在这里自杀,他的女儿贝塔克虏伯,也是在这里同古斯塔夫冯波伦人翁德哈尔巴黑结婚,经皇帝批准古斯塔夫冠上克虏伯姓氏的古斯塔夫克虏伯,也是在这里宣布成为克虏伯公司第三代总裁。

对于古斯塔夫克虏伯来说。从他出任克虏伯公司的第三代总裁之后,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相信他,相信他可以像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一样,创大克虏伯公司。当然这一点,因为欧战的爆发,使他获得了成功,在过去的近两年间,克虏伯公司的军工产能扩充了数倍,是全德工业中实力扩充最为迅速的企业。

在战前,古斯塔夫克虏伯的工厂。每天最多只能制造十门火炮,而现在,在克虏伯工厂之中,每天却可以制造近超过三十门火炮,过去每天只能制造一万发炮弹,而现在每天却可以制造数十万发炮弹,而且战时制造的火炮口径更大、炮弹威力也更大。

作为克虏公司的总裁,古斯塔夫克虏伯的或许以用非常勤奋。一直尽心尽力地扮演着德意志帝械师的角色。

不过在过去的一年间,古斯塔夫克虏伯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原因非常简单。战争的持久化发展,在影响着德国民众生活的同时,同样也影响着他的生活,面对战线的僵持,参谋部的参谋长们一直希望能够有一种武器可以打破战争的僵局。

而这种打破战争僵局的武器,最终将由这些军工企业研发,而最终,几乎所有的压力都压到了克虏伯公司,这家在世界范围内大名鼎鼎的军工企业之身,压到了古斯塔夫克虏伯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