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你能为我引荐总理,现在国家卫生总署是院方机构”
瞧着眼前这位创造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景观,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文坛、女界以至整个社交界,“惊才绝艳”、“风致娟然”,是真正的人中之凤。身为民国大才女的吕碧城终生未嫁,亦是民国的一大剩女的吕碧城,以后世的眼光看来,她并不是一个美女,但其才学,显然是很多女人无法匹敌的。
或许,她正应着那句话“比她漂亮的没她聪明,比她聪明的没她漂亮。”
李子诚诧异的看了一眼袁克文,是他将这个总统府的前秘书引荐给自己。
“吕小姐”
虽说这个时代,往往称一些有才学的女性为“先生”,但李子诚还是没有这个习惯。
“我听寒云说,你准备组织义务护士队,随远征军前往欧洲”
想到眼这惊才绝艳的女人的命运,竟然因为自己而发生了一些变化,李子诚在心下却是一阵得意,自己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直到现在,袁世凯并没有表露想当皇帝的意愿,中国不仅提前参战,而且还派出了自己的军队,无数个人的命运因为自己这只“蝴蝶”而改变。
“总理,我觉得女人,同样可以为这场战争作出自己的贡献”
吕碧城望着眼前这位年龄比自己还年青的总理,这并不是她第一次见到他,事实上,这是第三次,不过,她和他却没有任何交往,李致远鲜少出入交际场合,如果说大总统是深居中南海而不出,那么李致远就是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工作,似乎对于他来说,除去工作,就没有了其它的事情。
“女人应有的贡献”
沉吟着,尽管一直都认同战争让女人走开的原则,但是李子诚却无意反对吕碧城组织义务护士队前往欧洲。战争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正像抗战改变了中国一样,有时,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事情,也许可以带来良性的改变,就像吕碧城的护士队,也许,护士队的出现,可以进一步改变中国人对于战争的观感,对于国家的观感。而且这种女性的护士队,同时可以激发一起男人的意志,当女人们都投身战争事业的时候,男人还有什么样的理由去躲避呢
“吕小姐,你应该知道,在战场上,枪炮无眼,尤其是野战医院,在战争时亦有可能遭到炮击,红十字标志并不见得是保护伞,爆炸的炮弹可不会考虑护士和军人,这一点你必须要考虑到”
“总理,既然士兵们在前线打仗,都不怕死,那我为什么要害怕”
吕碧城笑了,笑的很是灿烂,她知道,当总理这么叮嘱她的时候,她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总理已经同意她组织护士队了。
“吕小姐,我想,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反对你的爱国之举,作为一名政府官员,除去支持之外,我想我并没有其它的选择”
同意吕碧城的要求之余,李子诚又笑着说道。
“吕小姐即然组织义务护士队,同样需要一些资助或者捐款,如果吕小姐同意的话,我希望可以成为您的护士队的第一个捐款人”
说着,李子诚已经从一旁的抽屉中取出了一本支票薄,随手拿起笔在支票薄上写下一个数字,钱并不多,只有一万元,但却也表示一种支持,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钱是李子诚个人的支出。
“总理”
接过支票,吕碧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着支票,又看一眼李致远。
“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不,不要让前线的官兵失望,才是最重要的”
第62章逃兵的感悟
第62章逃兵的感悟
“战争是什么
“战争”二字就是残忍、悲惨、暴虐、放火、屠杀等等惨无人道的众恶之极的概括xg代名词。本章由网友为您提供更新
所谓战争,就是包括了一切非人道的罪恶无比的巨大的恶魔口袋,它荼毒生灵,破坏良田,摧毁房屋,恣意暴虐,毁灭文化,使人间变成地狱,导致无数的生灵成了孤魂野鬼。这就是战争。
正义是什么
正义即力量,惟有力量才是正义。一切无非是弱rou强食。
人道以及其他所有的美、道德、正义与强力相比,都是弱者。
神圣的屠杀究竟是什么
以怎样的知识才可以认识多种存在的事实
和平之神只能与战争之神同行。”
共和国战争开篇
军人们在大港工业园区建起一片用黑铁盖顶,每座都可以可容纳数百人的房子,在房子的四周用铁丝网围着,大én旁边挂着一块写有“远征军”字样的白地黑字的大牌子,这里并不是他们永久的驻地,只是临时xg的,对于他们来说,最终所有的士兵都要远征,正如那大牌上所说的那样“远征欧罗巴”
在一间铁皮房顶的房间内,挤满了不同岁数的年轻人,他们在房间内徘徊、吸烟、大声聊天,人们的嗓间吐道着各种各样的方言,有河北话、有山东话、山西话,还有安徽话、江苏话、湖南话,总之,各种各样的方言,在远征军的军营中汇集着。
这些人远离家乡,身处军营之中,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出征,而在中央训练场上,从京城来的戏班子正在演着戏,在台下,密密麻麻的挤满了数万名士兵,他们坐在那里,听着京戏,尽管许多人听不懂,可是却还是在那听着。
这些慰问京戏的演出的内容很简单,大都是与军旅、战争相关的剧目,而此时大喇叭中传出的却是六郎探母,而在这个房间内,这些人之所以没有听戏,原因很是简单,他们在等待领取“探亲证”,在出征之前,这些家人在附近的士兵们有四天的时间去探望自己的亲人。
“文得鹏”
“有”
应着军官的喊声,文得鹏从人群中挤了过去,在走到桌前,军官递给他一张薄纸,纸上带着远征军司令部的大印,在远征军接受的扫盲教育,使得文得鹏能够看懂纸上的那句“远征军官兵远征欧罗巴为国添荣,此次返乡探亲望地方给予帮助”,这便是“探亲证”了。
办完手续,文得鹏和其它人一样乘货车离开了军营,在挤满了人的车厢上,望着这片工业区,曾经只是一片海边滩涂的工业区,现在已经进驻了数十家企业,远处的发电厂的大烟囱喷吐着煤烟。而在车厢上出营探亲的士兵们,这会则被冰的直流鼻涕,在这大冬天坐着卡车,显然不是什么得瑟的事情。
不过虽是如此,当卡车驶离工业区后,在经过一个村庄时,村里的小孩还是挤追着卡车,然后大声唱喊着。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孩童们的歌声追着汽车,汽车上这些出营的士兵先是一个,接着又是几人,最后所有人都跟着唱了起来。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威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矜。一呼同志于百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敌寇不顾身。”
这首堪称最有华夏尚武气质和文化底蕴的军歌,最初在“胶澳事变”时出自广播电台,后来传遍整个中国,而在远征军编成后几乎自然而然的成为中国远征军军歌,对于这首歌,这些远征军军人并不陌生,他们每天早晚都会唱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