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4(1 / 2)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228 字 2023-09-30

就会传出消息”

“日人卑劣,可见一般”

一听事情竟然有这种内幕,更让梁启超一阵火大。

“是啊,值此敏感时期,日人yu陷经略使与水深火热之中,其心可诛,其意可恨啊”

“确实”

点头赞同之余,梁启超又看着顾维钧说道。

“少川,你大可放心,日人之野心,意在促我国之内àn,梁某一定执笔为致远明辩,届时,此等妖言自可消于无形”

接着梁启超又把话题一转。

“少川,现在致远伤势如何可是要紧月底,这国会可就要重开了”

虽说梁启超表面是关心李子诚的伤势,但是实际上,任谁都能听出梁启超话里的意思,他话里的本意无非是询问此事之后李子诚会不会来京。

而顾维钧却在沉默片刻之后,语气不无沉重的点点头。

“国会重开,只要经略使伤愈,定会往京,与大总统共商国事”

顾维钧话没说死,也没说活,但梁启超还是听出他在说话时所加重的“伤愈”两字,这两字看似简单,但梁启超多少还能是能品出一些文章。

难道

看一眼顾维钧,梁启超却是在心里嘀咕起来。

一直以来,对于陇海的李子诚,梁启超可谓是颇有好感,有时候甚至会生出,若是李致远早生三十年,也许中国之境将大不同的感觉,这个人虽说年青有才且有能,有德且有术,可谓是难得一见的人物,也正因如此,对于其赴京任国务总理,可谓是乐见其成,而且他还多次在si下对密友称。

“若他日,李致远主政,梁某于国会,当行以在野之责,但绝不行党争之纷。”

虽说并不见得他能左右党内所有人,但以其影响,若是他配合李致远,再辅以国社党,甚至国事研究会,届时,中国之事大有可为,当然,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袁世凯甘愿让权,不过对此,他却一直持以乐观态度。

他早已看出,无论是清末或是民初袁世凯之所以能这样为所yu为,其根本的力量在于袁的手里掌握着北洋军,而现在李致远的手中,也有一支不逊于北洋军的强军,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才会重开国会、重设国务院,他的目的是为民避免两虎相争之局。而李子诚之所以接受这个邀请,同样也是为了避免必有一伤之局,可以说,这两人一老一少,却都是能容之人。

但在返京后从杨度那里得知“府五院五”的分割之后,他多少明白,袁世凯的能容还是有限度的。外jio、司法、财政、陆军、海军这五个要害部én归总统府,而教育、内务、农林、工商、jio通五部归国务院,也就是归李子诚管辖,表面上看似公平,可梁启超却深知这五五分的背后,是袁世凯尽揽中央大权。

且不说军权,单就是说外jio、财政两项,国务总理一无外jio之权,二无财政之权,那这个国务总理能干什么中国之事,莫过外jio,无外jio之展即不展内政,而千政莫过于财,国务总理无财权,如何开展政务

而袁世凯却是集军权、财权于一身,在这种情况下,李子诚既便是来京,也是心不甘情不愿,更何况现在还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从顾维钧话里的意思,梁启超多少明白一些原因,李子诚不愿来京,但却不能不来,因为他不愿背信,现在他受伤了,对他而言,却是一件好事,可于国呢

月底国会重开,如届时李子诚不就任国务总理,那么骑虎难下的袁世凯势必将任命他人作国务总理,以李子诚为人,定会发电祝贺,从此中国必将呈不分实裂之局,李子诚又会重新回到过去他那一套“自发扬其实业,自教育其子弟”的作法。

而这可能是最好的结果了

那最坏的结果呢

未及去想,梁启超却在心里立即阻止了这个念头再想下去,以当今中国之势,一但两虎相争之局一成,不知会有多少人冒出来举兵àn国,而曾被江苏陆军、中央陆军联手痛打一番的日本,为陷中国于内àn之中,势必会竭力扶持各方势力,到那时,可真就国将不国了

沉y片刻后,梁启超却是开口询问道。

“不知致远何时能到连云”

“大约明日吧”

顾维钧略加思索后答道。

“明日、嗯明日”

心下思索着,梁启超便在心下作出一个决定,在他看来是一个再正确不过的决定了。

第367章袁世凯的妥协求月票

第367章袁世凯的妥协求月票

“如何尽可能的争取权力”

坐在病chuáng上,这个问题随着思绪朝北方飞去,问题已经到了不可回避的地步。电子书下载

一个国家如果同时存在总统和总理两个职务的话,那么这两个职务中的其一,必然将是虚设,在总统制的国家,总理是虚设,在内阁制的国家,总统是虚设。

可是在中国呢

强势如袁世凯,又岂可能的甘愿作一个虚设的总统

那么自己呢又怎可能甘心作当一副聋子的耳朵

而现在的约法更是从法理角度确认中国是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国家,这意味着除非自己想尝试大动作,否则就不可能改变这一现实,而且现在任何尝试改变的企图,都有可能导致一场内战,而现在任何形式的内战,都将令中国错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宝贵发展时机,如果抓住不住这个机会,中国将错过历史上最后一个强国机遇。

而且现在按照袁世凯的想法,至少在袁世凯死之前,自己只能接受袁世凯的“二一添作五”的权力划分,也就是以国务院掌握五个部,然后在这个五个部中展开自己的工作。

想到情报中显示的袁世凯准备jio给自己的那五个部,而且其中两个还将作为“讨论还价”的筹码,李子诚便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权力太小啊”

如果自己直接接受袁世凯的那个建议,根本就是作茧自缚,到那时恐怕就是“政令不出迎宾馆”,不对,应该是“政令不出国务院”了。

gu903();内务部、教育部、农林部、工商部、jio通部,这五个部中,权力最大的是内务部,负责全国的民治、警政、职方、考绩地方官的任用、奖惩、土司承袭等,这个部én落入自己手着实超出李子诚的意料,即便是按照最初的计划,内务部也是必争之部。